空无主·其二·调名本意八首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原文

烦恼无本恒清凉。非因非果是真常。

愚徒蠢蠢不能解。断常二见乐闲荒。

戒颠狂。何时觉悟不动智。

返波逆流性情香。坐道场。

心愿相覆慈悲网。罗取诸子集华堂。

诗词问答

问:《空无主·其二·调名本意八首》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三

参考注释

烦恼

(1) 烦闷苦恼

自寻烦恼

(2) 烦扰

那伙鸟男女来烦恼南旺营。——《荡寇志》

无本

(1).没有树根。参见“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2).没有本源,没有本始。《礼记·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宋 朱熹 《答董叔重书》:“ 伊川 所谓其道充大是也,非无本而渐生之谓。”

(3). 唐 诗人 贾岛 初为浮图,法号 无本 。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 无本 於为文,身大不及胆。” 宋 苏辙 《赠张惕山人》诗之一:“故人相见不相识,空怪解吟 无本 诗。”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贾岛》:“ 岛 字 浪仙 , 范阳 人。初为浮图,名 无本 。”

清凉

凉而使人清爽的

清凉的夜风吹拂着

果是

果真是,果然是。 宋 黄庭坚 《减字木兰花·登巫山县楼作》词:“更值清明风雨夜,知道愁辛,果是当时作赋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果是咱飢变做渴,咽喉乾燥,肚儿里如火。”《水浒传》第九回:“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

真常

释道用语。真实常住之意。《楞严经》卷十三:“性真常中,求於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 唐 吕岩 《敲爻歌》:“达圣道,显真常,虎兕刀兵更不伤。” 宋 范仲淹 《上执政书》:“夫释道之书,以真常为性,以清浄为宗,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清 黄宗羲 《<翁元铠禅师语录>序》:“出其语録读之,絶去枝蔓,独露真常。”

蠢蠢

形容愚笨的样子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龚自珍《病梅馆记》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断常

佛教语。断见与常见。《百喻经·梵天弟子造物因喻》:“诸佛説法,不著二边,亦不著断,亦不著常。如似八正道説法,诸外道见是断常事已,便生执著。” 唐 王维 《胡居士卧病遗米因赠》诗:“有无断常见,生灭幻梦受。” 赵殿成 笺注:“《涅槃经》众生起见,凡有二种:一者常见,二者断见。《楞伽经》离於断常有无等见。”参见“ 断见 ”。

二见

佛教指古 印度 对人死后的两种错误见解,即“断见”(谓人死后一切皆无)和“常见”(谓人死后灵魂常住), 唐 实叉难陀 译本《大乘入楞伽经》卷五:“ 大慧 ,无缚无脱。堕於二见,自心分别,有缚有脱。何以故?以不能知诸法有无故。” 唐 李邕 《岳麓寺碑》:“去二见而入流,率一心而办事。”

闲荒

闲置的荒地。《清史稿·食货志一》:“ 同治 中,用都统 瑞麟 言,展垦閒荒,以济兵食。”

颠狂

言谈举止违背常情,放荡不羁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觉悟

(1) 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对道理的认识

(2) 进入到一种清醒的或有知觉的新的状态

逆流

(1) 迎着水流来的方向

逆流而上

(2) 跟主流方向相反的水流,比喻反动的、违反总趋势的潮流

性情

人的禀性和气质;性格,脾气

易发怒的性情

必句性情。——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人之性情

道场

道士或和尚做法事的场所,也指所做的法事

心愿

心中的愿望

慈悲

谓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亦泛指慈爱与怜悯

罗取

搜罗求取。《后汉书·朱穆传》:“ 穆 张理天网,补缀漏目,罗取残祸,以塞天意。”《隋书·王世充传》:“ 充 又罗取杂鸟,书帛繫其颈,自言符命而散放之。”《新唐书·杜佑传》:“ 开皇 时 陈 尚割据,皆罗取俊乂,犹不虑失人以资敌。”

诸子

先秦时期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或他们的著作

诸子及经史。——明· 顾炎武《复庵记》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