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

作者:石孝友 朝代:宋代

玉楼春原文

台门瑞霭光阳动。
人语鼓声沈汹汹。
观风堂迥暗香飘,卷雨楼前寒翠拥。
锋车促入承天宠。
丹诏衔来须彩凤。
五丝宫线日边长,看补岩廊龙衮缝。

诗词问答

问:玉楼春的作者是谁?答:石孝友
问:玉楼春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玉楼春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石孝友的名句有哪些?答:石孝友名句大全

石孝友玉楼春书法欣赏

石孝友玉楼春书法作品欣赏
玉楼春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台门

高贵的门第。

(1).古代天子、诸侯宫室的门。因以土台为基,故称。《礼记·礼器》:“天子、诸侯臺门,此以高为贵也。”《礼记·郊特牲》:“臺门而旅树。” 孔颖达 疏:“两边起土为臺,臺上架屋,曰臺门。”

(2).泛指高大的门。 清 翟灏 《通俗编·居处》:“凡高大之门,时俗漫呼之曰臺门,虽未尝有筑土为基之实,而其名僭矣。”

(3).城门。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城门皆筑土为之。累土曰臺,故亦谓之臺门也。”《南史·朱异传》:“每迫曛黄,虑臺门将闔,乃引其卤簿自宅至城,使捉城门停留管籥。”

瑞霭

吉祥的云气

汹汹

(1) 因争论而引起的喧嚷

而不汹汹。——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2) 水腾涌的样子

(3) 骚乱不宁

天下汹汹,人怀危惧。——《三国演义》

(4) 形容声音喧闹;亦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的样子

观风

替人守望,以便报告

派小王去观风

暗香

梅花的代称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

寒翠

指常绿树木在寒天的翠色。 南朝 梁 范云 《园橘》诗:“芳条结寒翠,圆实变霜朱。” 唐 张仲素 《宫中乐》诗之五:“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 宋 林逋 《山村冬暮》诗:“雪竹低寒翠,风梅落晚香。”

锋车

即追锋车。常指朝廷用以征召的疾驰之车。 宋 陈师道 《贺亳州林枢密书》:“恐坐席之未温,而锋车之迅召。”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刘恭父》词:“衮衮锋车还急詔。满眼 瀟湘 ,总是恩波渺。” 清 吴伟业 《送曹秋岳以少司农迁广东左辖》诗之一:“早晚 酇侯 能荐达,锋车好促舍人装。” 靳荣藩 集览引《晋书·舆服志》:“追锋之名,盖取其迅速也。”参见“ 追锋车 ”。

天宠

(1).上天的恩宠。《易·师》:“在师中吉,承天宠也。” 汉 王粲 《安台新福歌》:“荷天宠,延寿尸,千载莫我违。”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武帝与周宰相书》:“猥以庸薄,遂膺天宠。”《清史稿·布占泰传》:“ 太祖 曰:‘我倚天宠,自少在兵间,遇劲敌,无不单骑突阵者!’”

(2).皇帝的宠幸。 南朝 梁 刘孝绰 《侍宴》诗:“自昔承天宠,於兹被人爵。” 唐 韦应物 《送冯著受李广州署为录事》诗:“州伯荷天宠,还当翊丹墀。”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文章过 晁 董 ,对丹墀已膺天宠。”

丹诏

帝王的诏书。以朱笔书写,故称。 唐 韩翃 《送王光辅归青州兼寄储侍御》诗:“身著紫衣趋闕下,口衔丹詔出关东。” 明 高明 《琵琶记·李旺回话》:“我如今去朝廷上表,奏 蔡 氏一门孝道,管取吾皇降丹詔把他召。”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江城》:“生承命,四体惊悚,若奉丹詔。”

彩凤

即凤凰。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长离彩凤姿,云霄见稀。”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凤凰的美称。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十:“綵凤鸣朝阳,玄鹤舞清商。” 唐 李商隐 《无题》诗:“身无綵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五丝

五色丝。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五丝擅美,独茧称华。” 明 何景明 《寿母赋》:“荐五丝之文履兮,举九醖之芬觴。”

宫线

古代皇宫中用线量日影以计时,称宫线。 宋 黄庭坚 《饮润父家》诗:“宫线添尺餘,朝来日未永。”

日边

(1).太阳的旁边。犹言天边。指极远的地方。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夙惠》:“﹝ 晋元帝 ﹞问 明帝 :‘汝意谓 长安 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 唐 李白 《望天门山》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 陈师道 《和彦詹题远轩》:“开牕得远意,兴出杳冥间。芳草日边路,片云天外山。”

(2).比喻京师附近或帝王左右。 唐 赵嘏 《送裴延翰下第归觐滁州》诗:“ 江 上诗书悬素业,日边门户倚丹梯。” 唐 高蟾 《下第后献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宋 杨万里 《送丁卿季吏部赴召》诗:“吾州 史君 五十年,不曾召节来日边。”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羽书飞上九重天,佇望旌旗自日边。”

岩廊

亦作“ 巖郎 ”。亦作“岩廊”。1.高峻的廊庑。《汉书·董仲舒传》:“盖闻 虞舜 时,游於巖郎之上,垂拱无为,而天下太平。”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堂边廡巖郎,谓巖峻之郎也。”

(2).借指朝廷。 汉 桓宽 《盐铁论·忧边》:“今九州同域,天下一统,陛下优游巖廊,览羣臣极言。” 唐 元稹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端拱巖郎,高居深视,以冕旒自蔽,而秋毫必察;以黈纊塞耳,而芥动必闻。” 明 徐复祚 《投梭记·闺叙》:“卑人緑螘一生,青毡半世,志存丘壑,梦断巖廊。” 清 赵翼 《题周山茨观察老圃秋容图》诗:“君不见 陶 家篱、 韩 相圃,一在岩廊一环堵。”

龙衮

(1).天子礼服。上绣龙纹。《礼记·礼器》:“礼有以文为贵者: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 唐 杜甫 《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五圣联龙衮,千官列雁行。” 闻一多 《红烛·艺术底忠臣》:“无数的人臣,仿佛真珠攒在艺术之王底龙衮上。”

(2).古代上公服。《礼记·王制》“制:三公一命卷” 汉 郑玄 注:“卷,俗读也,其通则曰衮。三公八命矣,復加一命则服龙衮,与王者之后同。” 孙希旦 集解:“卷与衮同,衮冕,九章之服也。三公八命,服鷩冕,加一命则为上公而服衮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