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隐园原文
小隐隐山林,大隐隐城郭。
城郭多纷嚣,山林苦淡漠。
不如隐于酒,适意自斟酌。
屈原不能饮,独醒较清浊。
杨雄虽愿隐,载醪无适莫。
吏部瓮下卧,其隐可愧怍。
翰林市上眠,其隐太落拓。
孰若畸翁园,醺酣得天乐。
风暖凤凰集,霜重梧桐落。
长啸待明月,明月出林薄。
倚杖傲浮云,浮云度寥廓。
虽近市朝路,不为名利缚。
知我尚幽胜,赋诗豫期约。
愿言醉乡游,一驾东飞鹤。
上池沃瑶浆,冲气溢金杓。
当知隐君子,志不在糟粕。
诗词问答
问:酒隐园的作者是谁?答:杨杰
问:酒隐园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杰的名句有哪些?答:杨杰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六部
2. 四库本作大
参考注释
隐隐
(1) 不分明的样子
隐隐的雷声
(2) 微弱的
感到隐隐作痛
(3) 形容车声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山林
有山和树木的地方
山林地区
大隐
(1).指身居朝市而志在玄远的人。 晋 王康琚 《反招隐诗》:“小隐隐陵藪,大隐隐朝市: 伯夷 窜 首阳 , 老聃 伏柱史。” 郁达夫 《舒姑屏题壁》诗:“不知池上 西王母 ,亦忆 东方 大隐无?”
(2).指真正的隐士。 清 黄鷟来 《题毛闇斋采芝图》诗:“大隐不忘世,葆璞天地间。美哉 綺 与 甪 ,采芝於 商山 。”
城郭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
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纷嚣
纷乱喧嚣。 明 唐顺之 《祭孙南野太仆文》:“余厌纷嚣,公耽恬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画壁》:“旋有纷嚣腾辨之声。” 殷夫 《血字》:“我们要创造一个红色的狞笑,在这都市的纷嚣之上,牙齿与牙齿之间架着铜桥,大的眼中射出红色光芒。”
淡漠
(1) 冷淡的
淡漠的感情
(2) 记忆不清
老早以前的事,印象淡漠了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自以为不如。——《战国策·齐策》
适意
(1) 舒适
房子宽敞明亮,住得很适意
(2) 适合心意
他为这种适意的幻想所包围,觉得其中的乐趣在招引他。——《堂吉诃德》
斟酌
(1) 反复考虑以后决定取舍
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矣。——《国语·周语上》
再三斟酌
(2) 往杯盏里倒酒供饮用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潜《移居》
独自斟酌
屈原
(约公元前340—前278) 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国贵族出身,任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5月秦军一举攻破楚都郢。他怀着亡国的悲痛,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 * 。他一生写下许多感人肺腑、彪炳千秋的不朽诗篇,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代表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昏庸王室和腐败贵族的无比憎恨和对楚国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体现了他对美好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他的作品语言优美,想象丰富,感情奔放。他的作品千古传诵,对后世影响极大,他的诗篇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宝库的伟大贡献
不能
(1)
不可能;不能够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实现
(2)
〈方〉∶不允许,不可以
不能不谈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论
(3)
〈方〉∶不至于
独醒
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 宋 曾巩 《西亭》诗:“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明 刘基 《述志赋》:“ 楚 屈原 之独醒兮,众皆以之为咎。” 清 孙枝蔚 《端阳前一日》诗:“焉知千秋事,且免独醒嘆。”
清浊
(1).清水与浊水。《诗·邶风·谷风》“ 涇 以 渭 浊” 毛 传:“ 涇 渭 相入而清浊异。” 唐 高适 《赠别王七十管记》诗:“随波混清浊,与物同丑丽。”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妆域》:“蓬卷无根株,涡洄乱清浊。”
(2).喻人事的优劣、善恶、高下等。《史记·吴太伯世家》:“ 延陵季子 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行纪》:“事涉疑似,以药服之,清浊则验。” 宋 苏轼 《钱君倚哀词》:“吾将观子之进退以自卜兮,相行止以效清浊。”
(3).音乐的清音与浊音。《国语·周语下》:“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礼记·乐记》:“倡和清浊,迭相为经。”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震风过物,清浊效响。”
(4).语音的清声与浊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 唐 苏鹗 《苏氏演义》卷上:“ 陆法言 著《切韵》,时俗不晓其韵之清浊,皆以 法言 为 吴 人,而为 吴 音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至於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清气与浊气。引申以喻天地阴阳二气。《文选·左思<魏都赋>》:“夫泰极剖判,造化权舆,体兼昼夜,理包清浊。” 李善 注:“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北周 庾信 《燕射歌辞·周五声调曲·宫调曲之一》:“气离清浊割,元开天地分。”
载醪
携酒。 晋 陶潜 《饮酒》诗之十八:“ 子云 性嗜酒,家贫无由得。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逯钦立 注:“载醪,载酒,抬酒送到。 丁 注:‘《汉书·扬雄传》:家素贫,嗜酒,人希至其门。时有好事者,载酒肴,从游学。’”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载醪但彼惑,馈浆非我谍。”
适莫
指用情的亲疏厚薄。《后汉书·李燮传》:“时 潁川 荀爽 、 贾彪 ,虽俱知名而不相能, 燮 并交二子,情无适莫,世称其平正。”《三国志·吴志·顾雍传》:“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六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适,音的。心之所主为适,心之所否为莫。” 元 元明善 《丞相淮安忠武王碑》:“仁视群品,无间亲疏,义使英材,无比适莫。”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刘蕺山集》:“观此可知当日 东林 诸君子蹇裳濡足之习,先生亦心非之,故言之凛然,絶无适莫。”
吏部
(1) 古代官制六部之一。主管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时韩愈吏部权 京兆。——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吏部拟用左通政。——清· 张廷玉《明史》
(2) 又
道改南京吏部右侍郎
瓮下
谓醉于酒瓮下。 唐 李瀚 《蒙求》诗:“ 阮宣 杖头, 毕卓 瓮下。” 唐 李端 《晚春过夏侯校书值其沉醉戏赠》诗:“本是墙东隐,今为瓮下仙。”参见“ 瓮眠 ”。
愧怍
惭愧
翰林
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天台陶先生。—— 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落拓
(1) 豪放;不受拘束
素小落拓有大志,不拘小节。——《北史·杨素传》
(2) 贫困失意
生往,令适卒,落拓不得归。——《聊斋志异·娇娜》
孰若
犹何如,怎么比得上。表示反诘语气。《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唐 柳宗元 《童区寄传》:“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 宋 沉括 《梦溪笔谈·官政二》:“与其害农,孰若取之於商贾?” 明 唐顺之 《条陈蓟镇练兵事宜》:“与其惩既往之躭误,孰若慎将来之责成?”
畸翁
孤单的老人。 宋 陆游 《夏日》诗之十一:“幽花婭姹开还歛,小蝶翩翾去復留。贪睡畸翁俱不领,被人错唤作闲愁。”
醺酣
(1).酣醉貌。 唐 杜牧 《郡斋独酌》诗:“醺酣更唱太平曲,仁圣天子寿无疆。” 宋 范仲淹 《览秀亭诗》:“开樽揖明月,席上皆 应 刘 。敏速迭唱和,醺酣争献酬。”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四折:“呀!微臣最小胆,则待逐日醺酣。”
(2).谓天气温暖困人。 宋 黄庭坚 《诉衷情》词:“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
得天
(1).得天道。谓遵守永恒的运行规律。《易·恒》:“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
(2).谓得四时之正。《逸周书·周月》:“ 夏 数得天,百王所同。”《汉书·律历志上》:“﹝《春秋》﹞《经》曰‘春王正月’,《传》曰 周 正月‘火出,於 夏 为三月, 商 为四月, 周 为五月。 夏 数得天’,得四时之正也。”
(3).谓得天助。《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晋侯 梦与 楚子 搏, 楚子 伏己而盬其脑,是以惧。 子犯 曰:‘吉。我得天, 楚 伏其罪,吾且柔之矣。’” 杜预 注:“ 晋侯 上向,故得天; 楚子 下向地,故伏其罪。”
(4).指具有的自然条件。 清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二章:“ 中国 文明,起於北方,其气候严寒,地味确瘠,得天较薄。”
凤凰
具有鲜艳羽毛和优美体型和动作的一种鸟,从前中国皇宫里将它驯养,并与神话中的凤凰相联系,作为好运的象征,有人认为它就是眼斑冠雉(青鸾)
梧桐
一种落叶乔木,长柄叶呈掌状分裂,开黄绿色单性花。木材质轻而坚韧,可制乐器等。种子可食,亦可榨油
左右种梧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长啸
(1).大声呼叫。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长啸哀鸣,翩幡互经。” 宋 岳飞 《满江红·写怀》词:“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许地山 《空山灵雨·生》:“它在竹林里长着的时候,许多好鸟歌唱给它听,许多猛兽长啸给它听。”
(2).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古人常以此述志。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顾盼遗光采,长啸气若兰。”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左》:“向闻长啸月下,韵甚清激,私心奉慕,愿接清论。” 宋 苏轼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渊明 赋《归去》,浩歌长啸老 斜川 。”《群音类选·四节记·复游赤壁》:“长啸若轻狂,振山林谷应如璜。”
(3).钟之别名。 唐 冯贽 《南部烟花记·乐器名》:“鐘,一名为长啸。”
明月
(1)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2) 指夜明珠
林薄
草木生长茂密之处
倚杖
(1).依赖。 晋 干宝 《晋纪总论》:“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晋书·赵胤传》:“ 南顿王 宗 反, 胤 杀 宗 ,於是 王导 、 庾亮 并倚杖之。” 清 薛福成 《书益阳胡文忠公与辽阳官文恭公交欢事》:“今用事者,胸无成见,依人而行,况以使相而握兵符,又隶旗籍,为朝廷所倚杖,每有大事,可借其言以得所请。”
(2).拄着手杖。 南朝 宋 鲍照 《代东武吟》:“腰镰刈葵藿,倚杖牧鷄豚。”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唐 杜甫 《春归》诗:“倚杖看孤石,倾壶就浅沙。”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寥廓
(1).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寥廓,广远也。” 唐 韦应物 《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宋 周邦彦 《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陈云龙 集注:“寥廓,幽远也。”
(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 颜师古 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 清 方文 《乱后过姑苏驿》诗:“月明双雁翔寥廓,羡尔能飞脱网罗。”
(3).冷清;冷落。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隣,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非谓怀道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声罕闻。”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易庵 《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虚。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辟,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唐 李白 《志公画赞》诗:“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
(5).指虚无之境。 前蜀 韦庄 《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谓宇宙的元气状态。《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李善 注:“寥廓忽荒,元气未分之貌也。”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7).宽宏豁达。《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颜师古 注:“寥廓,远大之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 邹子 何寥廓,谩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
朝路
(1).朝廷的品级、品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寺监长官﹞往往以特恩赐金带,朝路混淆,然犹以旧制不敢坐狨。”
(2).指当朝显要。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坚忍字》:“辛丑岁,将廷策多士贡名者,或请时事于朝路间,闻其语而不敢形于大对。”
不为
(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
(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
(3).不算,不是。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夫璿玉致美,不为池隍之宝;桂椒信芳,而非园林之实。”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先破后承,始开终结,内分八股,股股相对,绳墨不为不严矣。”
(1).不因为。《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 尧 存,不为 桀 亡。” 汉 东方朔 《答客难》:“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輟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輟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宋 周邦彦 《浣溪沙》词:“不为萧娘旧约寒,何因容易别 长安 。”
(2).不为了。《汉书·扬雄传下》:“盖闻圣主之养民也,仁霑而恩洽,动不为身。” 颜师古 注:“言忧百姓也。”
名利
1.名位与利禄;名声与利益。知我
(1).深切了解我。《诗·王风·黍离》:“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史记·管晏列传》:“ 管仲 曰:‘吾始困时,尝与 鲍叔 贾,分财利多自与, 鲍叔 不以我为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 鲍子 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赏誉》:“ 王长史 云:‘ 刘尹 知我,胜我自知。’” 宋 苏轼 《观鱼台》诗:“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2).器重我。《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 ﹞去而事 智伯 , 智伯 尊宠之……﹝ 豫让 ﹞曰:‘嗟呼!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説己者容。今 智伯 知我,我必为报讎而死,以报 智伯 ,则吾魂魄不愧矣。’”
幽胜
(1).幽静而优美。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积水潭》:“池上建有 莲花菴 、 浄业寺 ,及王公贵人家水轩、水亭,最为幽胜。” 清 朱仕琇 《髻亭记》:“ 灵应峯 向属僧居,地称幽胜。”
(2).指幽静的胜地。《新唐书·裴度传》:“沼石林丛,岑繚幽胜。”
赋诗
吟诗;写诗。《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焉。”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纱帽乌皮几,閒居懒赋诗。”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生长在 北平 的书香门第,下棋,赋诗,作画,很自然地在他的生活里占了很多的时间。”
期约
(1).约定共同信守的事项。《六韬·敌强》:“中外相应,期约皆当。”《后汉书·南匈奴传》:“宜令 续 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 清 袁枚 《新齐谐·鬼买缺》:“此缺尚隔年月,此时不过预定期约耳。”
(2).约期;约会。 南唐 冯延巳 《思越人》词:“春睡着,觉来失秋千期约。” 宋 晏几道 《醉落魄》词:“对酒当歌寻思著。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那晚, 张远 先去期约 阮三 。”
愿言
思念殷切貌。《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郑玄 笺:“愿,念也。我念思伯,心不能已。” 晋 谢混 《游西池诗》:“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 宋 华岳 《早春即事》诗:“愿言相约花前醉,莫放春容过海棠。” 清 顾炎武 《江上》诗:“愿言随飞龙,一上 单于臺 。”
醉乡
饮酒沉醉之后,似乎进入了另一番乡境,飘飘然别有滋味
上池
见“ 上池水 ”。
瑶浆
玉液,指美酒。《楚辞·招魂》:“瑶浆蜜勺,实羽觴些。” 唐 鲍溶 《忆郊天》诗:“浓煖气中生历草,是非烟里爱瑶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乃展锦荐,设瑶浆,捉坐对饮,与论古今事,博洽非常。”
冲气
(1).指阴阳两气互相激荡。《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指阴阳二气互相冲击而产生的中和之气。 晋 支遁 《咏怀》之四:“曖曖烦情故,零零冲气新。” 明 唐顺之 《书河图洛书》:“冲气也者,所谓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者也。”
五行之气相冲克者互为“衝气”。《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凡貌伤者病木气,木气病则金沴之。衝气相通也。”参见“ 衝剋 ”。
金杓
羹匙的美称。 清 吴孟坚 《明洪武》诗:“调露金杓分 镐 宴,閲江宝翰奠 瀍 图。”
隐君子
原指隐居逃避尘世的人,后来借指吸毒成瘾或吸烟成瘾的人(隐、瘾谐音)
老子,隐君子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不在
(1)
指不位于或处于某处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机房上班上
(2)
婉称人去世了
长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糟粕
造酒剩下的渣滓。比喻废弃无用的事物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