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

作者:苏辙 朝代:宋代

原文

风波定后得西归,鸟鹊喧呼里巷知。
未熟黄粱惊破梦,相看白发信乘危。
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父老为公留腊酒,不须犹唱式微诗。
怀印徒行尚故衣,邸中掾史见犹疑。
千人上冢乡关动,五马行春雨泽随。
醉里坠车初未觉,道中破甑复谁悲。
西行漫遣亲朋喜,早赋陶翁归去诗。

诗词问答

问:《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二首》的作者是谁?答:苏辙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苏辙的名句有哪些?答:苏辙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风波

(1) 风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运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变迁

世路风波

惹出风波

(2) 乱子;纠纷

风波迭起

西归

(1).向西归还;归向西方。《诗·桧风·匪风》:“谁将西归,怀之好音。” 南朝 梁 何逊 《临行与故游夜别》诗:“復如东注水,未有西归日。” 唐 孟郊 《感怀》诗之五:“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

(2).用作人死亡的婉词。如:跨鹤西归;鸾驭西归。

喧呼

喧闹呼叫

山前山后,牛头马面乱喧呼。——《西游记》

里巷

街巷;胡同

这本小说的故事全是这个里巷的平凡小事

黄粱

(1).粟米名。即黄小米。《楚辞·招魂》:“稻粢穱麦,挐黄粱些。” 洪兴祖 补注引《本草》:“黄粱出 蜀 、 汉 , 商 、 浙 閒亦种之,香美逾於诸粱,号为竹根黄。” 唐 杜甫 《赠卫八处士》诗:“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粱》﹝集解﹞引 寇宗奭 曰:“黄粱白粱,西 洛 农家多种,为饭尤佳,餘用不甚相宜。”

(2).同“ 黄粱梦 ”。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陈媿斋 师召 在 南京 ,尝有梦中诗寄予,予戏答之曰:‘举世空惊梦一场,功名无地不黄粱。凭君莫向痴人説,説向痴人梦转长。’” 明 张煌言 《卜天种昼寝戏成》诗:“新秋萧颯北窗凉,一枕 羲皇 梦亦长。试问 漆园 蝴蝶影,可曾逆旅闹黄粱。” 毛 * 《清平乐·蒋桂战争》词:“洒向人间都是怨,一枕黄粱再现。”

惊破

犹震碎。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渔阳 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宋 范成大 《次韵陈融甫支盐年家见赠》:“高轩款门来,惊破雀罗静。”

相看

亲自观看(多用于相亲)

明日接迎春家去住两日,以备人家相看。——《红楼梦》

发信

邮寄信件

乘危

登上或踏上危险之地,犹言冒险。《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海深万仞,就波逆流,乘危百里,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 汉 陆贾 《新语·辅政》:“是以圣人居高处上,则以仁义为巢;乘危履倾,则以圣贤为杖。”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畋猎》:“圣主不乘危,不徼幸。” 金 元好问 《赞皇郡太君墓铭》:“夫人戒之曰:‘从仕之暇,宜读书养性,鞍马间乘危蹈险,非书生之事。’”

豚肩

猪腿。《礼记·礼器》:“ 晏平仲 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澣衣濯冠以朝,君子以为陋矣。” 晋 傅玄 《惟汉篇》:“嗔目骇三军,磨牙咀豚肩。”

深味

(1) 仔细地体会

深味其言

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纪念刘和珍君》

(2) 深长的意味

蚕器

养蚕的器具。 宋 苏辙 《次韵李曼朝散得郡西归留别》之一:“豚肩尚有冬深味,蚕器应逢市合时。”

合时

合乎时尚;合于时宜

这话说得不合时

穿戴合时

父老

古时乡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多由有名望的老人担任;亦尊称老年人

腊酒

腊月酿制的酒。 唐 岑参 《送张献心充副使归河西杂句》:“玉缾素蚁腊酒香,金鞍白马紫游韁。”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奔走权门,所不忍视,腊酒一壶,能共醉否?” 清 曹寅 《后陶索酒看城西花戏柬》诗:“ 毘陵 腊酒白如酥,取助官厨不用沽。”

不须

不用;不必。《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 尧 不须 许由 、 巢父 ,而建号天下; 周 不待 伯夷 、 叔齐 ,而王道以成。” 唐 张志和 《渔父歌》:“青篛笠,緑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哥哥若到 襄阳府 ,怕你不须见我爹爹妈妈。” 老舍 《四世同堂》二:“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

式微

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

式微式微,胡不归?(式微:天将暮。)——《诗·邶风·式微》

徒行

(1).步行。《论语·先进》:“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邢昺 疏:“徒,犹空也,谓无车空行也,是步行谓之徒行。”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 洪 禀性尪羸,兼之多疾,贫无车马,不堪徒行。” 唐 白行简 《李娃传》:“乃徒行出,至 曲江 西 杏园 东。” 元 曹之谦 《风雪障面图》诗:“僕夫徒行亦良苦,吻噤不语心应语。”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狐》:“美艷若此,而徒行何也?”

(2).谓无事闲行。 唐 无名氏 《大唐传载》:“僕不远千里,裹粮求见,非徒行也,意必谓 明公 有以见教,而含木石不尽勤勤之意何耶?”

故衣

(1).平素穿的衣服。《史记·外戚世家》:“帝乃詔使 邢夫人 衣故衣,独身来前。” 唐 白居易 《病中哭金銮子》诗:“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明 唐寅 《哭妓徐素》诗:“残粉黄生银扑面,故衣香寄玉关胸。”

(2).旧衣。《玉台新咏·艳歌行》:“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南史·张邵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西游记》第三六回:“我嘆他那般襤褸,即忙请入方丈……又将故衣各借一件与他,就留他住了几日。”

掾史

官名。 汉 以后中央及各州县皆置掾史,分曹治事。多由长官自行辟举。 唐 宋 以后,掾史之名渐移于胥吏。《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掾史属二十四人。”《西京杂记》卷二:“ 买臣 至郡,引﹝ 钱勃 ﹞为上客,寻迁为掾史。” 清 邵长蘅 《阎典史传》:“ 应元 ( 阎应元 )起掾史,官京仓大使。”

犹疑

见“犹豫”

人上

众人之上。旧指最高统治地位。《新五代史·梁书·博王朱友文传》:“又下詔曰:‘朕艰难创业,踰三十年。託于人上,忽焉六载。’”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为人上者,可不勉乎?”

乡关

故乡

日暮乡关。——唐· 崔颢《黄鹤楼》

马行

(1).神名。《史记·封禅书》:“ 冥羊 用羊祠, 马行 用一青牡马。”

(2).药草紫参的别名。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紫参》。

买卖马匹的商行。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 李郎 宜与 一妹 復入京。某日午时,访我于马行东酒楼。”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道中

(1).中途;半途。《战国策·齐策四》:“ 孟尝君 就国於 薛 ,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2).路上。《后汉书·方术传上·许杨》:“即夜出 杨 ,遣归。时天大阴晦,道中若有火光照之,时人异焉。”

破甑

(1).《后汉书·郭太传》:“ 孟敏 字 叔达 , 鉅鹿 杨氏 人也。客居 太原 ,荷甑墯地,不顾而去。 林宗 见而问其意。对曰:‘甑以破矣,视之何益?’”后遂以“破甑”喻不值一顾的事物。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邓竟陵 免官后,赴山陵,过见大司马 桓公 。公问之曰:‘卿何以更瘦?’ 邓 曰:‘有愧於 叔达 ,不能不恨於破甑。’” 宋 辛弃疾 《玉蝴蝶·杜仲高书来戒酒用韵》词:“儂家生涯蜡屐,功名破甑,交友摶沙。”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一折:“世上浮名如破甑,眼底残春似捲沙。” 清 黄遵宪 《九姓渔船曲》:“莫将破甑屡回头,且唱同舟定情曲。”

(2).谓破碎。 宁调元 《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身世飘蓬眼中涕,山河破甑劫餘灰。”参见“ 甑堕 ”。

亲朋

亲友

至爱亲朋

归去

回去

离家已久,今当归去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