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即事

作者:陈造 朝代:宋代

舟行即事原文

昨日出曹娥,明日指慈溪。
待潮舟为胶,得潮舟若蜚。
留滞复一快,计程元不迟。
人生意失得,孰者乘除之。
今天屈已伸,彼赢此或亏。
但可自适适,尚用悲喜为。
水伯愚弄人,政如造物儿。
丈夫木作肠,渠辈未易知。

诗词问答

问:舟行即事的作者是谁?答:陈造
问:舟行即事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陈造的名句有哪些?答:陈造名句大全

陈造舟行即事书法欣赏

陈造舟行即事书法作品欣赏
舟行即事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日出

指太阳初升出地平线或最初看到的太阳的出现

曹娥

东汉 时 会稽郡 上虞县 人。相传其父五月五日迎神,溺死江中,尸骸流失。 娥 年十四,沿江哭号十七昼夜,投江而死。世传为孝女。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四:“苗山窆石共千古,是时黄绢无 曹娥 。”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 曹娥 的投江觅父,淹死后抱父尸出,是载在正史,很有许多人知道的。”参阅《后汉书·列女传·孝女曹娥》、《世说新语·捷悟》 刘孝标 注引 晋 虞预 《会稽典录》。

明日

明天

明日复明日

明日去。——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明日徐公来。——《战国策·齐策》

明日造朝。——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待潮

等待涨潮。 五代 李珣 《南乡子》词:“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明 高启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诗:“投驛暮山灯照叶,待潮秋渡棹粘沙。”

留滞

亦作“ 留蹛 ”。1.停留;羁留。《史记·太史公自序》:“是岁天子始建 汉 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 周南 ,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唐 王建 《荆门行》:“壮年留滞尚思家,况復白头在天涯。” 清 姚衡 《寒秀草堂笔记》卷三:“ 道光 丙申,余留滞 岭 外者,再閲岁矣。” 冰心 《六一姊》:“ 余妈 还舍不得走……她知道我万不愿再留滞了,只得站起来谢了 六一姊 ,又和四围的村妇纷纷道别。”

(2).指扣留,强行留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

(3).搁置;阻塞。《三国志·魏志·高柔传》:“﹝ 柔 ﹞处法允当,狱无留滞。”《南史·王俭传》:“令史諮事,宾客满席, 俭 应接銓序,傍无留滞。” 宋 司马光 《乞与诸位往来商量公事札子》:“其执政有欲商量公事者……所贵论议详尽,事无留滞。” 孙中山 《建国方略·国际共同开发实业计划》:“假使外国银行先遵正当之途……然后与政府订契约,则事顺易行,岂复有留滞之忧?”

(4).指搁置之事。《北齐书·循吏传·郎基》:“﹝ 基 ﹞后带 潁川郡 ,积年留滞,数日之中剖判咸尽。”

(5).屯积东西;积聚。《史记·平準书》:“日者,大将军攻 匈奴 ,斩首虏万九千级,留蹛无所食。” 司马贞 索隐:“留蹛无所食。墆(蹛)音迭,谓贮也。 韦昭 音滞,谓积也。又按《古今字詁》墆今‘滞’字,则墆与滞同。按,谓富人贮滞积穀,则贫者无所食也。”《后汉书·段熲传》:“ 匈奴 、种 羌 ,并擅其地,是为癕疽伏疾,留滞胁下,如不加诛,转就滋大。”

(6).指身处困境。《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年既已过太半兮,然埳軻而留滞。” 王逸 注:“言年已过五十,而輡軻沉滞,卒无所逢遇也。” 唐 杜甫 《引水》诗:“人生留滞生理难,斗水何直百忧宽。” 宋 司马光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诗:“知君留滞久,从此欲腾驤。”

(7).指身处困境之人。《汉书·儒林传序》:“臣谨案詔书律令下者……以治礼掌故以文学礼义为官,迁留滞。” 颜师古 注:“言治礼掌故之官,本以有文学习礼义而为之,又所以迁擢留滞之人。”

一快

(1).一件快事。《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公瑾 昔要 子敬 东来,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 宋 苏辙 《次韵子瞻独觉》:“羹藜饭芋如固然,饱食安眠真一快。” 明 王士性 《游梁记》:“余此行计三十五日,行二千三百里,枉道者七八百餘。暑雨,勤僕从力洵苦。然得尽悉中州之胜,亦一快也。”

(2).谓一舒郁结情怀。 宋 苏轼 《慈湖峡阻风》诗:“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宋 范成大 《清逸江》诗:“不辞野渡险,弄水聊一快。”

计程

(1).计算路程。《魏书·食货志》:“ 汾州 有租调之处,去 汾 不过百里, 华州 去 河 不满六十,并令计程依旧酬价,车送船所。” 宋 陈造 《舟行即事》诗:“留滞復一快,计程元不迟。” 清 爱新觉罗·裕瑞 《枣窗闲笔·<镜花缘>书后》:“所表 小蓬莱山 在极南, 唐 、 林 、 多 三人因暴风无意而至,计程当一万数千里之远。”

(2).计算衡量。 宋 刘攽 《寄王深甫》诗:“ 固陵 好田园,往岁未疆理;菑畬无废功,计程万亿秭。”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动

(2) 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3) 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失得

(1).失和得。指事之当否、成败、利弊、优劣等。《易·繫辞下》:“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失得之报。” 韩康伯 注:“得其会则吉,乖其理则凶。” 孔颖达 疏:“失则报之以凶,得则报之以吉。”《后汉书·陈蕃传》:“陛下宜採求失得,择从忠善。” 宋 曾巩 《永安县君李氏墓志铭》:“性有能否,行有失得。一当於理,士有不克。”《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 遐叔 见了这般险路,叹道:‘万里投人,尚未知失得如何,却先受了许多惊恐!’”

(2).特指弊病、失误。《后汉书·王符传》:“﹝ 王符 ﹞志意藴愤,乃隐居著书三十餘篇,以讥当时失得。”《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二年》:“将军举动,不肯详思,忽有失得,动輒言误,误岂可数乎!”

乘除

(1) 求积与等分的运算

(2) 打算;算计

另有乘除,别有耳目

(3) 比喻自然界中的盛衰变化,此消彼长

万事乘除总在天,何必愁肠千万结

今天

(1) 说话时的这一天;本日

今天的任务

(2) 用在指一天之中某个时候的名词前面,表示指的是今天的某个时候

今天早晨起得很早

(3) 此刻,现在;当前

在今天去争辩地球是圆的是没有必要了

但可

犹言只须。《三国志·魏志·钟会传》:“及 会 白 邓艾 不轨, 文王 将西, 悌 復曰:‘ 钟会 所统,五六倍于 邓艾 ,但可敕 会 取 艾 ,不足自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六:“ 红娘 曰:‘但可赴约,别有长话。’”

适适

分明,清楚。适,通“ 的 ”。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天明,母重启 济 :‘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 宋 陈造 《闲适》诗:“槁木山麓正适适,从来里舍议家丘。”

惊恐失色貌。《庄子·秋水》:“於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陆德明 释文:“适适、规规,皆惊视自失貌。” 成玄英 疏:“适适,惊怖之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一日,博党款门访 才 ,窥见女,适适惊。” 何垠 注:“适音惕,惊貌。” 清 潮声 《记栗主杀贼事》:“偷儿听之,适适然惊,以为彼暗伏多人,戒勿为声响,将致余之死命。”

悲喜

悲与喜。亦谓又悲又喜。《淮南子·原道训》:“乐作而喜,曲终而悲,悲喜转而相生。” 唐 裴铏 《传奇·聂隐娘》:“后五年,尼送 隐娘 归……一家悲喜,问其所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夫妇出视,则 宾娘 已至庭中矣,相见悲喜。”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辛十四娘》:“女亦喜,即遣入府探视,则生已出狱,相见悲喜。”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只要做得像,也仍然能够为它悲喜,于是这出戏就做下去了。”

水伯

水神。《山海经·海外东经》:“ 朝阳 之谷,神曰 天吴 ,是为 水伯 。” 明 宋濂 《风门洞碑》诗:“四子爽驰乘四熊,川君水伯扈以从。”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张汉潮渡汉江》:“信夫,国祚昌炽,水伯得以默然佑护也。” 郭沫若 《残春及其他·月蚀》:“这时候我也并没有甚么怀乡的情趣,但总觉得我们 四川 的山灵水伯远远在招呼我。”

愚弄

蒙蔽玩弄

愚弄老百姓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丈夫

(1) 已婚女子的配偶

古者丈夫不耕。——《韩非子·五蠹》

(2) 男子

生丈夫,…生女子。——《国语·越语》

(3) 成年男子

丈夫气

丈夫亦爱怜。——《战国策·赵策》

木作

(1) 制作木器的作坊

(2) 木匠

渠辈

他们。 宋 朱熹 《答胡季随》:“ 王 氏《中説》,最为渠辈所尊信。”《金史·欢都传》:“君相之位,皆渠辈为之,奈何?” 清 恽敬 《后溪先生家传》:“赖天子甚圣,若疏其恶,暴之渠辈,言不得入,非特免祸,且大用。”

未易

不易;难于。 汉 司马迁 《报任安书》:“僕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事未易一二为俗人言也!”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夫街谈巷説,必有可采,击辕之歌,有应风雅,匹夫之思,未易轻弃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韩昌黎诗》:“今观诸联句诗,凡 昌黎 与 东野 联句,必字字争胜,不肯稍让……要之二人工力悉敌,实未易优劣。”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