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景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即景原文

晨寒前日欲装绵,午热今朝顿炽然。

无碍延凉有溪榭,却欣催熟利山田。

蒸云出岫还归岫,涨水上川落下川。

拟减豪吟图静赏,兴因即景又成篇。

诗词问答

问:即景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即景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即景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七十六

参考注释

前日

前天,昨天的前一天

招前日宾客。——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今朝

(1) 今天

(2) 现在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炽然

(1).猛烈地燃烧。《百喻经·煮黑石蜜浆喻》:“其犹外道,不灭烦恼炽然之火。”《法苑珠林》卷一一五:“是时大王闻臣语已,转復闷絶,失念躃地,忧愁盛火,炽然其身。” 明 宋濂 《清斋偈》:“火纵能燎原,炽然不可遏,苟非遘香木,香气从何起?”

(2).火盛貌。《法苑珠林》卷八:“良由三毒猛火烧心,炽然不絶,故受斯苦。”

(3).用以喻气焰很盛。《新唐书·宦者传上·骆奉先》:“擢 奉先 军容使,掌畿内兵,权焰炽然。”《文献通考·田赋五》:“ 檜 晚年怒不可测,而 泳 其亲党,兇燄炽然。”《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繇来捕盗皆为盗,贼党安能不炽然?”

(4).猛烈貌;强烈貌。 金 元好问 《清真观记》:“荡然大坏不收之后,杀心炽然如大火聚。” 明 李贽 《书<决疑论>前》:“众苦炽然生,而真空未尝生;众苦卒然灭,而真空未尝灭。” 清 龚自珍 《简炼法》:“知无可念,而炽然念;知无所生,而炽然生。”

(5).明亮貌。 明 宋濂 《跋<金刚经>篆书后》:“随写随空,不见有跡,光明炽然,徧覆大千。”

(6).明白貌。 宋 范成大 《包山寺》诗:“槁衲昔开山,至今坐道场。炽然説慈忍,禪海薰戒香。” 明 袁宗道 《读<孟子>》:“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然炽然分别取捨,亦未尝失赤子之心。”

无碍

(1).没有阻碍;没有妨碍。 汉 扬雄 《法言·君子》:“子未覩 禹 之行水与?一东一北,行之无碍也。君子之行,独无碍乎?”《红楼梦》第四一回:“有木头的杯取个来,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无碍。”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毫无瞻顾地钉住说:‘如果你觉得告诉我是和 赵筠秋 无碍,还是请你直说罢!’”

(2).佛教语。谓通达自在,没有障碍。 南朝 梁简文帝 《 * 颂》:“我有无碍,共向圆常。” 宋 朱松 《书永和寺壁》诗:“道人法力真无碍,解遣龙孙吐浪花。”

催熟

(1) 采取措施使未完全成熟的果实加快成熟

(2) 制造黄油以前要用细菌作用使乳脂变酸以减少脂肪的损失从而改善制成品的味道

山田

(1).山中狩猎。《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 贾公彦 疏:“若田在山,则山虞芟莱草木於可陈之处。”

(2).指下等田。对高田(上等田)、间田(中等田)而言。《管子·山国轨》:“山田以君寄币振其不赡,未淫失也。”

(3).山间的田地。《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免为庶人,屏居山田。”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林木緻密,行人鲜有能至矣。又有少许山田,引灌之踪尚存。” 清 顾炎武 《江上》诗:“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出岫

(1).出山,从山中出来。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之二》:“当他精光的脚还未踏着 华 土时,恐怕乌云已在出岫了。”

(2).比喻出仕。

还归

(1).返回。 应劭 《风俗通·怪神》引《管子》:“ 齐公 出於泽,见衣紫衣,大如轂,长如辕,拱手而立。还归,寝疾,数月不出。” 汉 王充 《论衡·恢国》:“ 孝明 加恩,则论徙边;今上宽惠,还归州里。”《西游记》第七七回:“ 老孙 还归本洞,称王道寡,耍子儿去罢。” 清 顾炎武 《兄子洪善北来言及近年吴中有开淞江之役书此示之》诗:“ 淞江 亭畔坐垂纶,还归被褐出负薪。”

(2).归顺,归附。 汉 陈琳 《檄吴将校部曲文》:“昔 袁术 僭逆,王诛将加,则 庐江 太守 刘勋 ,先举其郡,还归国家。”

(3).归还。《 * 词话》第九九回:“当时统制打死二人,除了地方之害,分付 李安 ,将马头大酒店,还归本主。”亦指收回。 清 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 光绪 三年﹞据老农云:此虫从大雾中生,然而总归天意,故木棉仅得二分至五厘不等,其杂粮不过还归种子而已。”

凯旋而归。《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朱熹 集注:“还,音旋。”《诗·大雅·常武》:“ 徐方 不回,王曰还归。” 高亨 注:“还归,指班师还朝。”

水上

(1).水面上。《易·涣》:“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北周 庾信 《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宏神道碑》:“月中生树,童子知言;水上浮瓜,青衿不戏。” 唐 张说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诗:“ 巴陵 一望 洞庭 秋,日见孤峯水上浮。”

(2).犹水边。《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赵 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 信 、 张耳 详弃鼓旗,走水上军。” 南朝 梁 吴均 《行路难》诗:“ 洞庭 水上一株桐,经霜触浪困严风。”

(3).旧时谓妓女开始接客。《史林残花》:“妓女始荐寝曰水上。”

落下

复姓。 西汉 有 落下閎 。见《汉书·律历志上》。

豪吟

亦作“ 豪唫 ”。1.代称气势豪放的诗歌。 明 杨慎 《奇景行毕节早行作》诗:“穷岫瘁乡那有此,天教奇景换豪吟。” 陈蜕 《<残宵梵诵卷>跋》:“今夫水流花谢,嗟綺语之难删;即至矢尽拳张,岂豪吟之随輟。”

(2).谓满怀激情地吟诗。 清 萧芷厓 《秋江》诗:“豪吟对樽酒,波影动危楼。” 清 吴廷华 《题<杜文贞公小像>》诗:“况闻下笔如有神,豪唫安得身如削?”

即景

(1) 就眼前的景物

即景生情

(2) 就眼前的景物即兴创作的作品

即景诗

成篇

(1).写成整篇的诗文。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发言可咏,下笔成篇。”《新唐书·文艺传上·王勃》:“ 勃 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 勃 为腹稿。”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予襁褓识字,总角成篇。”

(2).全篇。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扬雄 之誄 元后 ,文实烦秽, 沙麓 撮其要,而 挚 疑成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