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隐君挽诗

作者:史尧弼 朝代:宋代

程隐君挽诗原文

武阳昔有埋轮使,慷慨风声今未休。
此老典刑馀故国,乡来仪概动殊州。
曾无遗憾登三寿,忽循优闲卧一丘。
招以哀诗追楚些,未忘吾里尚魂游。

诗词问答

问:程隐君挽诗的作者是谁?答:史尧弼
问:程隐君挽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史尧弼的名句有哪些?答:史尧弼名句大全

史尧弼程隐君挽诗书法欣赏

史尧弼程隐君挽诗书法作品欣赏
程隐君挽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武阳

即 秦舞阳 。 战国 时 燕国 勇士。偕 荆轲 谋刺 秦王 ,因其恐惧失态,事败。 唐 李白 《结客少年场行》:“ 武阳 死灰人,安可与成功。”参阅《史记·刺客列传》。

埋轮

(1).埋车轮于地,以示坚守。《孙子·九地》:“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 曹操 注:“方,缚马也;埋轮,示不动也。” 清 顾炎武 《海上》诗:“埋轮拗鏃 周 千亩,蔓草枯杨 汉 二京。”

(2). 东汉 顺帝 时,大将军 梁冀 专权,朝 * 败。 汉安 元年(公元142年)选派 张纲 等八人巡视全国,纠察吏治,馀人皆受命之部,而 纲 独埋其车轮于 洛阳 都亭,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上书弹劾 梁冀 ,揭露其罪恶,京都为之震动。事见《后汉书·张纲传》。后以“埋轮”为不畏权贵,直言正谏之典。 南朝 梁 沉约 《奏弹王源》:“虽埋轮之志,无屈权右;而狐鼠微物,亦蠹大猷。”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灵应寺》:“牧民之官,浮虎慕其清尘;执法之吏,埋轮谢其梗直。”亦作“ 埋车 ”。《旧唐书·毕构传》:“载驰原隰,徒烦出使之名;安问狐狸,未见埋车之节。” 明 无名氏 《四贤记·分歧》:“恩沾九霄,荣齐六曹,埋轮自有 张纲 操。” 清 李渔 《玉搔头·情试》:“念臣等啊,埋轮亲矢,愿从君侧除奸宄。”

(3).比喻月落。轮,喻月。 唐 唐彦谦 《七夕》诗:“露白风清夜向晨,小星垂珮月埋轮。”

(4).比喻停留。 明 高启 《<独庵集>序》:“譬犹行者,埋轮一乡,而欲观九州之大,必无至矣。”

慷慨

(1)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

慷慨就义

(2) 大方;不吝啬

慷慨解囊

风声

传出来的消息

风声很紧

走漏风声

典刑

(1) 常刑

(2) 掌管刑罚

释之典型,国宪以平。——《汉书·叙传下》

(3) 受死刑

屈招药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元· 关汉卿《窦娥冤》

故国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

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孟子·梁惠王》

(2) 祖国,本国

见故国之旗鼓,感乎生于畴日。——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生活习惯基本上保持故国的一套

(3) 故乡,家乡

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 杜甫《上白帝城诗》

(4) 旧都。南宋时指汴京

(5) 指旧地;古战场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乡来

往昔,过去。乡,通“ 向 ”。 清 阮元 《小沧浪笔谈》卷三:“洗搨其文,于‘门’下见‘卒’字,‘亭’下见‘长’字,皆乡来搨本所未见。”

遗憾

遗恨;由无法控制的或无力补救的情况所引起的后悔

对过去行为的深切遗憾

三寿

(1).犹三老。《诗·鲁颂·閟宫》:“三寿作朋,如冈如陵。” 毛 传:“寿,考也。” 马瑞辰 通释:“据下言如冈如陵,是祝其寿考,则寿从传训考为是。考犹老也,三寿,犹三老也。”《文选·张衡<东京赋>》:“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薛综 注:“三寿,三老也。言天子尊而养此三老者,以教天下之敬,故来拜迎,去拜送焉。” 宋 范仲淹 《明堂赋》:“奉三寿以勗天下之孝,设三乏以劝诸侯之风。”

(2).古称上寿百二十岁,中寿百,下寿八十。见《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唐 孔颖达 疏。后泛指高寿。 唐 张说 《崔讷妻刘氏墓志》:“呜呼!天道辅仁,人道与顺,眷兹大德,不遐三寿,何哉?” 宋 范成大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挽词》:“閲世弥三寿,还乡忽九原。”

优闲

闲逸;安闲

生活优闲

一丘

亦作“ 一邱 ”。1.一座小山。《汉书·叙传上》:“栖迟於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未果三山期,遥欣一丘乐。” 宋 黄庭坚 《复庵》诗:“归来一丘中,万事不改旧。” 清 顾炎武 《偶来》诗:“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邱。”

(2).一座坟墓。 宋 范成大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之七:“几多螻蚁与王侯,往古今来共一丘。” 清 赵翼 《仙掌路》诗:“一邱两地各争高,只为填词絶世豪。 汉 上有坟人弔 柳 , 漳 南多塚客疑 曹 。” 刘去非 《秋日登高》诗:“珠沉朱水愁千缕,血染黄花鬼一丘。”

(3).指田一区。丘,丈量土地面积的单位。《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三分天下二分亡,犹把山河寸寸量。纵使一丘添一亩,也应不似旧封疆。”按, 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禹宇丘区》:“丘之与区,今读则异,然寻按古语,其声亦同……今 江 淮 田野之人犹谓区为丘,亦古之遗音也。”

楚些

《楚辞·招魂》是沿用 楚国 民间流行的招魂词的形式而写成,句尾皆有“些”字。后因以“楚些”指招魂歌,亦泛指 楚 地的乐调或《楚辞》。 唐 牟融 《邵公母》诗:“搔首惊闻 楚 些歌,拂衣归去泪悬河……伤心独有黄堂客,几度临风咏《蓼莪》。” 宋 范成大 《 * 渡江》诗:“伴愁多 楚 些,吟病独 吴 音。” 清 朱锡 《幽梦续影》:“焚香供梅,宜读 陶 诗;垂帘供兰,宜读 楚 些。” 程善之 《和孟硕狱中诗》之三:“莫倚 巫阳 歌 楚 些,杜鹃已唤不如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