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洛阳官舍寄上水部家兄

作者:窦牟 朝代:唐代

秋日洛阳官舍寄上水部家兄原文

洛阳归老日,此县忽为君。
白发兄仍见,丹诚帝岂闻。
九衢横逝水,二室散浮云。
屈指豪家尽,伤心要地分。
禁中周几鼎,源上汉诸坟。
貔虎今无半,狐狸宿有群。
威声惭北部,仁化乐南薰。
野檗饥来食,天香静处焚。
壮年唯喜酒,幼学便诃文。
及尔空衰暮,离忧讵可闻。

诗词问答

问:秋日洛阳官舍寄上水部家兄的作者是谁?答:窦牟
问:秋日洛阳官舍寄上水部家兄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秋日洛阳官舍寄上水部家兄是什么体裁?答:五排
问:窦牟的名句有哪些?答:窦牟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271_51

参考注释

洛阳

河南省地级市。位于河南西部,市区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97万。中国著名古都,有“九朝古都”之称,中国佛教祖庭白马寺位于市东,其南龙门石窟为中国三大石窟之一。河南省第二大城市,陇海铁路、焦枝铁路交汇于此

归老

(1).辞官养老。《史记·孟尝君列传》:“ 孟尝君 因谢病,归老於 薛 。” 宋 苏轼 《醉白堂记》:“夫 忠献公 既已相三帝,安天下矣,浩然将归老於家,而天下共挽而留之莫释也。” 清 郑燮 《仪真县江村茶社寄舍弟书》:“二公并以大宗伯归老于家,享江山儿女之乐。”

(2).终老。 唐 何扶 《送阆州妓人归老》诗:“竹翠嬋娟草逕幽,佳人归老傍汀洲。” 明 陆容 《菽园杂记》卷二:“僧 慧暕 涉猎儒书,而有戒行, 永乐 中,尝预修《大典》,归老 太仓 兴福寺 。”

白发

白头发

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丹诚

赤诚的心。《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承答圣问,拾遗左右,乃臣丹诚之至愿,不离於梦想者也。” 唐 元稹 《莺莺传》:“则当骨化形销,丹诚不泯。” 明 冯梦龙 《山歌·葵花》:“姐儿好像蜀葵能,胸中一片是丹诚。”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 徐东海 乾学 ,为司寇时,人赠以联云:‘万方玉帛朝 东海 ,一点丹诚向北辰。’”

九衢

(1).纵横交叉的大道;繁华的街市。《楚辞·天问》:“靡蓱九衢,枲华安居。” 王逸 注:“九交道曰衢。” 游国恩 纂义:“靡蓱九衢,即谓其分散如九达之衢也。” 唐 韦应物 《长安道》诗:“归来甲第拱皇居,朱门峨峨临九衢。” 明 刘基 《秋兴》诗之一:“九衢车马如流水,尽是 邯郸 梦里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飞扬跋扈,狗脸生六月之霜;隳突叫号,虎威断九衢之路。”

(2).草名。《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九衢之草千计,四照之花万品。” 刘良 注:“九衢草其枝交错,相重九出也。” 南朝 梁元帝 《为妾弘夜姝谢东宫赉合心花钗启》:“ 夜姝 昔往 阳臺 ,虽逢四照。曾游 澧浦 ,惯识九衢。”

横逝

远远离去。《后汉书·冯衍传下》:“往者不可攀援兮,来者不可与期;病没世之不称兮,愿横逝而无由。” 李贤 注:“又愿纵横远逝,而其路无由也。”

二室

指中岳 嵩山 的 太室 、 少室 二山。 唐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诗之二:“闭门二 室 下,隐居十年餘。” 宋 王曾 《中岳中天崇圣帝碑》:“二 室 天开,风云之所蓄。” 明 袁宏道 《别江郎》诗:“何不从我游,扁舟访二 室 ?” 钱伯诚 笺校:“二 室 指 太室 、 少室 二山。”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屈指

弯着指头计数

屈指一算,离家已经十五年了

豪家

地位高、权势大的人家

伤心

心里非常痛苦

别为这事伤心

要地

(1) 重要的地方(军事上说)

(2) 指显要的地位

身处要地

禁中

(1).禁令所及范围之内。《墨子·号令》:“有匿不言人所挟藏在禁中者断。”

(2).指帝王所居宫内。《史记·秦始皇本纪》:“於是 二世 常居禁中,与 高 决诸事。”《汉书·孔光传》:“上於是召丞相 翟方进 、御史大夫 光 ……皆引入禁中,议 中山 、 定陶王 谁宜为嗣者。” 汉 蔡邕 《独断》卷上:“ 汉 天子正号曰皇帝……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 汉 蔡邕 《独断》卷上:“禁中者,门户有禁,非侍御者不得入,故曰禁中。” 唐 王昌龄 《萧驸马宅花烛》诗:“青鸞飞入合欢宫,紫凤衔花出禁中。”《新唐书·柳芳传》:“ 芳 始謫时, 高力士 亦贬 巫州 ,因从 力士 质 开元 、 天寳 及禁中事,具识本末。”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大内太监多 河间 诸县人,有 刘金 、 刘得才 等,其家即素习 * 者,选入禁中,遂与茶房太监 杨进忠 等传教。”

貔虎

喻勇敢强猛的军队

狐狸

(1)

(2) 属于犬科的若干种机警的食肉类哺乳动物,与狼有亲缘关系,但体型较小,四肢较短,吻部较尖,有大而直竖的耳和蓬松的长尾,现被置于狐属及世界大多数地区都有一种或更多种代表的几个其他属

(3) 比喻奸诈狡猾的人

豺狼当路,安问狐狸!——《后汉书》

威声

威名。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紫庭既穆,威声爰振。”《周书·齐炀王宪传》:“ 齐 人夙闻威声,无不惮其勇略。” 唐 元稹 《批刘悟谢上表》:“昔者 李抱真 用之,一举破 朱滔 ,再举蹙 田悦 。训养十万,威声殷然。”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资政新篇》:“ 关 、 张 、 赵云 ,威声素著,故得迎刃而解。”

北部

(1)

(2) 在某一明指或隐含的定向点以北的地区或国家

(3) 泛指一地、一国的北方地区

仁化

仁慈的教化。 三国 魏 曹植 《登台赋》:“扬仁化於宇内兮,尽肃恭於上京。”《后汉书·爰延传》:“后令 史昭 以为乡嗇夫,仁化大行。”《南史·庾黔娄传》:“先是县境多猛兽暴, 黔娄 至,猛兽皆度往 临沮 界,时以为仁化所感。” 宋 苏舜钦 《论五事》:“如此则大益仁化,无亏国风。”

南薰

1.亦作“ 南熏 ”。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 唐 王维 《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 唐 陆龟蒙 《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 清 高士奇 《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

2.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 唐 邬载 《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明 何景明 《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薰亦旧风。”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乾隆 庚戌四月,上东巡,遣官祭 尹吉甫 墓并垂问 吉甫 子孙。途次,南薰徐来,上语侍臣曰:‘此即《诗》所谓“穆如清风”也。’”

3. 唐 宫殿名。 唐 杜甫 《丹青引》:“ 开元 之中常引见,承恩数上 南薰殿 。”

4.泛指宫观楼殿。 宋 张先 《庆同天》词:“海宇称庆,復生元圣,风入 南薰 。拜恩遥闕,衣上晓色犹春,望 尧 云。” 清 陈维崧 《贺新凉·作客东京寂寥谁侣西风落叶间诣旗亭》词:“却是 吴 中诸小部,队队檀槽罗帕,羣合乐 南薰 门下。”

5.门名。《宋史·地理志一》:“﹝ 东京 ﹞新城周迴五十里百六十五步。南三门:中曰 南薰 ,东曰 宣化 ,西曰 安上 。”

天香

(1).芳香的美称。 北周 庾信 《奉和同泰寺浮图》:“天香下桂殿,仙梵入伊笙。” 唐 李白 《庐山东林寺夜怀》诗:“天香生空虚,天乐鸣不歇。” 前蜀 贯休 《山居》诗之二二:“岂知知足金仙子,霞外天香满毳袍。” 清 纳兰性德 《桑榆墅同梁汾夜望》诗:“无月见村火,有时闻天香。”

(2).特指桂、梅、牡丹等花香。 宋 刘克庄 《念奴娇·木犀》词:“却是小山丛桂里,一夜天香飘坠。” 清 方文 《送春日偕束茹吉等看牡丹》诗:“信有天香亦倾国,金罍在手莫辞乾。” 郭沫若 《梅花树下醉歌》:“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

(3).指宫廷中用的薰香;御香。 唐 皮日休 《送令狐补阙归朝》诗:“朝衣正在天香里,諫草应焚禁漏中。” 唐 黄滔 《奉和翁文尧员外经过七林书堂见寄》:“駟马宝车行赐礼,金章紫綬带天香。”

(4).祭神、礼佛的香。 唐 沉佺期 《乐城白鹤寺》诗:“潮声迎法鼓,雨气湿天香。”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元旦大朝会》:“元旦侵晨,禁中 景阳 鐘罢,主上精虔炷天香,为苍生祈百穀於上穹。”

(5).指美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声容·选姿》:“非止国色难亲,天香未遇,即强颜陋质之妇,能见几人。”参见“ 国色天香 ”。

静处

(1).冷静地立身处世。《晏子春秋·杂下六》:“且人何忧,静处远虑。”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保位权》:“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 宋 周敦颐 《通书·圣学》:“静处则明,明则通。”

(2).犹静居。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

清净、安静之处。 宋 陆游 《山园杂咏》:“百年竟向愁边老,万事元输静处看。”《三侠五义》第十回:“跟着从人出了公馆,来至静处。”

壮年

中国古年称男子三十为壮年

喜酒

(1) 结婚的酒席

(2) 结婚时招待亲友的酒

幼学

(1).《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郑玄 注:“名曰幼,时始可学也。”因称十岁为“幼学之年”。后引申为幼时的学业。 宋 陆游 《杨夫人墓志铭》:“二子未从外塾,而於幼学之事,各已通贯精习,卓然为奇童矣。”

(2).称初入学的学童。《天雨花》第十二回:“众人尽赞 黄小姐 ,真乃仙才天纵成;此诗全不似幼学, 静英 谦逊不停声。”

衰暮

亦作“ 衰莫 ”。迟暮。比喻晚年。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四:“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 唐 韩愈 《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诗:“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 明 刘基 《漫成》诗之八:“良辰不再得,衰莫欲如何?”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论门人书》:“伏承来教,勤勤恳恳,閔其年之衰暮,而悼其学之无传,其为意甚盛。”

离忧

遭受忧愁。离,通“罹”,遭遇

“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讵可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