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门引见月官有作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御门引见月官有作原文

月官铨部选攸殷,正印要殊杂职分。

正合躬亲重器使,杂惟依拟免劳纷。

虽然子羽失应戒,底藉山公誉有闻。

已定章程斯尽善,守而弗易勉公勤。

诗词问答

问:御门引见月官有作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御门引见月官有作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御门引见月官有作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十三

2. 月选官员文职知县以工武职守备以上令吏兵二部带至热河引见其佐杂等官则命留京王大臣验看放行以省微员往来劳费

参考注释

月官

月选所选出的官。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三:“ 吴三桂 开邸 滇云 ,擅选月官,时号西选。”参见“ 月选 ”。

铨部

主管选拔官吏的部门。 唐 代文官由吏部铨选,武职由兵部铨选。 宋 初吏部铨选官员,仅限州县官及幕。文官少卿、监以上中书主之,京朝官由审官院主之;武官刺史、副率以上内职由枢密院主之。至 明 代,文归吏部,武归兵部。历代吏部职掌甚重,故常以“銓部”指吏部。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銓部类出见次,士大夫乐从远宦。”《宋史·选举志四》:“在朝廷则当量人才,在銓部则宜守成法。”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误指不孝曾为伪学士,殊为骇然,而銓部无据呈代题之例。” 梁启超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后世虑选人之请托、銓部之徇私也,於是 崔亮 裴光庭 定为年劳资格之法。”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宋史·选举志四》、《明史·选举志三》。

正印

(1).犹正宗。 宋 王迈 《代通舶使启》:“追 河閒 于千载,后得礼乐之盛,心梦 太白 于三生前,传文章之正印。”

(2). 明 制,某些重要官职(如御史)铸有二印。其一为职官本人掌管,谓之“副印”;其一藏于内府,谓之“正印”。有事则受“正印”而出,复命时则仍上交朝廷。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郑克塽 降日。奏缴 延平王 册一付, 延平王 印一颗,招讨大将军正印一颗,副印一颗,盖副印用以随带军前者。”参阅《明史·舆服志四》。

(3).正方形的官印。 清 制,自布政使至知州、知县等各级地方长官均用正印,故府州县官又称正印或正印官。《官场现形记》第二回:“既然有路子,为什么不过班做知县,到底是正印。”

杂职

古代品官以外的办事人员。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官人怒,杂职安敢轻行杖?”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但留捐监、捐封、捐级,与捐杂职等项,概收实银。”

躬亲

亲自动手做

事必躬亲

重器

(1) 国之瑰宝珍品

挟重器多。——《战国策·赵策》

(2) 又

多予之重器

(3) 栋梁之材

虽然

(1) ——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多用“但是”、“可是”、“却”等与它呼应,表示承认前边的为事,但后边的并不因此而不成立

李大伯虽然年过六十,劳动劲头却比得上年轻的小伙子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鲁迅《故乡》

(2) 虽然如此,虽是这样;即使这样

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公输》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战国策·魏策》

子羽

(1).旧传为视力极好的人。《列子·汤问》:“﹝焦螟﹞羣飞而集於蚊睫,弗相触也。栖宿去来,蚊弗觉也。 离朱 子羽 方昼拭眥扬眉而望之,弗见其形。”

(2). 澹台 灭明 的字。 春秋 鲁 人, 孔子 弟子,状貌丑陋。《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澹臺灭明 ﹞状貌甚恶。欲事 孔子 , 孔子 以为材薄。既已受业,退而修行,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南游至 江 ,从弟子三百人,设取予去就,名施乎诸侯。 孔子 闻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 宰予 ;以貌取人,失之 子羽 。’”《平山冷燕》第十一回:“却説 燕白頷 同 平如衡 回到家里,因相与嘆息道:‘以貌取人,失之 子羽 。’”

山公

(1). 晋 山涛 的别称。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 郭奕 已心醉, 山公 非虚覯。”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松》:“尤长启事,不减 山公 。”参见“ 山公启事 ”。

(2). 晋 山简 ,时人亦称 山公 。 简 字 季伦 , 山涛 幼子,性嗜酒,镇守 襄阳 ,常游 高阳池 ,饮辄大醉。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或借称嗜酒的朋友。 唐 李白 《秋浦歌》之七:“醉上 山公 马,寒歌 宁 戚 牛。” 宋 辛弃疾 《乌夜啼》词:“江头醉倒 山公 ,月明中。” 郁达夫 《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之一:“ 山公 大醉 高阳 夜,可是伤春为柳枝。”

(3).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后汉书·宋均传》“ 浚遒县 有 唐 后 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以为公嫗” 唐 李贤 注:“以男为山公,以女为山嫗,犹祭之有尸主也。”

(4).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上》:“﹝ 李约 ﹞又养一猿名山公,尝以之随逐。月夜泛 江 登 金山 ,击铁鼓琴,猿必啸和。”后因以称猿猴为“山公”。

(5).雄性山魈。《太平广记》卷四二八引 唐 戴孚 《广异记·斑子》:“山魈者, 岭 南所在有之……雄者谓之山公,必求金钱;遇雌者谓之山姑,必求脂粉,与者能相护。”参见“ 山丈 ”。

已定

(1).既定。 唐 李白 《送友人入蜀》诗:“升沉应已定,不必问 君平 。”

(2).一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那娘子已定出来也,我只在这里等待问他咱。”《 * 词话》第二回:“已定是记掛着间壁那个人。”

章程

(1) 指组织的规程或办事条例,也泛指各种制度

(2) 〈方〉∶指办法;主张

尽善

十分完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四》:“﹝ 孟庄子 ﹞之不改,意者,其政虽未尽善,而亦不致悖理害事之甚,故有取其不忍改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会于萧鱼秦人伐晋莒人伐我东鄙围台》:“屡盟而屡叛,屡叛而屡伐,公亦知服人以威之未尽善矣。”《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自此 九妈 将 瑶琴 改做 王美 ,一家都称为 美娘 ,教他吹弹歌舞,无不尽善。”参见“ 尽善尽美 ”。

公勤

公正勤勉。《北史·李彦传》:“ 彦 在尚书十有五载……断决如流,略无疑滞。臺阁莫不叹其公勤,服其明察。” 宋 王禹偁 《奏侄男表》:“况四房昆弟之间,唯有此姪……倘蒙甄録之恩,粗有公勤之诫。”《元典章·吏部五·给由》:“管民官歷两任之间俱有过名,其於公勤廉白治効特异者,亦不免於瑕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