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南剑守陈寺丞宿

作者:王迈 朝代:宋代

寄南剑守陈寺丞宿原文

复斋出守剑津时,正直清廉真吏师。
遣爱昔尝垂竹帛,徽音今又嗣埙篪。
侯能培植基棠茇,我欲摩挲常萼碑。
千载福公家传好,怀哉蜀士送行诗。

诗词问答

问:寄南剑守陈寺丞宿的作者是谁?答:王迈
问:寄南剑守陈寺丞宿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王迈的名句有哪些?答:王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出守

由京官出为太守。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阮始平》:“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唐 杜甫 《宴忠州使君侄宅》诗:“出守吾家姪,殊方此日欢。”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吕居仁秦少游诗》:“近 王会 出守 吴兴 ,其甥 秦伯阳 以诗送之。”《花月痕》第四六回:“ 剑秋 替他张罗出京,説是朝廷因你肯説话,纔叫你一麾出守的。”参见“ 一麾出守 ”。

正直

公正刚直

正直无私

清廉

清白廉洁

竹帛

(1).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鏤之金石,琢之槃盂,传遗后世子孙。”

(2).引申指书籍、史乘。《史记·孝文本纪》:“然后祖宗之功德著於竹帛,施于万世,永永无穷,朕甚嘉之。”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每览史籍,观古忠臣义士,出一朝之命,以殉国家之难,身虽屠裂,而功名著於景钟,名称垂於竹帛,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 唐 韩愈 《送文畅师北游》诗:“相公镇 幽 都,竹帛烂勋伐。”《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似先生这等抱负,何不求取功名,立身於廊庙,垂名於竹帛。” 梁启超 《读孟子界说》:“故《春秋》有大义,有微言,皆口授弟子,俟数传乃著竹帛。”

徽音

(1).犹德音。指令闻美誉。《诗·大雅·思齐》:“ 大姒 嗣徽音,则百斯男。” 郑玄 笺:“徽,美也。” 汉 蔡邕 《太傅胡公夫人灵表》:“至德修於几微,徽音畅于神明。” 南朝 齐 谢朓 《齐敬皇后哀策文》:“爰定厥祥,徽音允穆。” 宋 苏轼 《永安永昌永熙陵忌辰奏告昭宪等皇后表本》:“顾明发之永怀,仰徽音之如在。”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一七:“侯王宗庙求元妃,徽音岂在纤厥趾。”

(2).佳音,嘉讯。《文选·谢灵运<登临海峤与从弟惠连>诗》:“儻遇 浮丘公 ,长絶子徽音。” 吕良 注:“徽,美也。言我儻遇此仙公,长絶子美音信。” 明 王世贞 《过维扬有怀子相》诗:“奈何各分离,徽音邈以修。”

(3).优美的乐声。多指琴声。 汉 王粲 《公宴》诗:“管絃发徽音,曲度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荐琴石》诗:“从此他山千古重,殷勤曾是奉徽音。”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听縹緲徽音清俏,似求凰声韵好。”

埙篪

(1).亦作“ 壎箎 ”。亦作“塤篪”。亦作“塤箎”。亦作“塤竾”。2.埙﹑篪皆古代乐器,二者合奏时声音相应和。因常以"埙篪"比喻兄弟亲密和睦。 3.比喻互相呼应和配合。 4.借指兄弟。

培植

(1) 栽种并细心管理

这种植物是无法人工培植的

(2) 扶植势力或培养人才

培植势力

棠茇

指 周 召公 奭 居止其下的棠树。 宋 梅尧臣 《右丞李相公自洛移镇河阳》诗:“瓜亭犹接軫,棠茇自敷条。”参见“ 棠树政 ”。

摩挲

用手抚摩

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后汉书·蓟子训传》

千载

千年。形容岁月长久。《汉书·王莽传上》:“於是羣臣乃盛陈‘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千载同符’。” 唐 韩愈 《歧山下》诗:“自从 公旦 死,千载閟其光。” 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三年丧》:“惟我 纯皇 孝挚性成,力阻浮议,使千载之陋,更於一旦。”

公家

(1) 指朝廷、国家或官府

赴公家之难

(2) 与私人相区别,今指国家、机关、团体等

副业产品,卖给公家

蜀士

蜀 中人士。《晋书·何攀传》:“ 诸葛冲 以 攀蜀 士,轻之,及共断疑狱, 冲 始叹服。” 宋 苏轼 《次韵滕大夫》之一:“ 离堆 四面遶 江 水,坐无 蜀 士谁与论。” 施元之 注:“《汉·沟洫志》: 蜀 守 李冰 凿 离堆 ,避 沫水 之害。”

送行

(1) 送人启程远行

到机场送行

(2) 饯行

设宴为他送行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