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十二月宫词画幅二十四首·其十五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瑶天露冷玉蟾蜍,十二增城帝子居。

高阁漏长新得句,缓调平仄向空书。

诗词问答

问:《题十二月宫词画幅二十四首·其十五》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十二

参考注释

瑶天

(1).对太空的美称。《群音类选·泰和记·桓元帅龙山会僚友》:“丹桂餘香,黄花正妍, 媧皇 鍊出瑶天。”《群音类选·八声甘州·寄情》:“凭栏久,看看月上瑶天外,好难存济,好难存济。”

(2).天上的仙境。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二折:“荡荡神威气象宽,亲传勅令下瑶天。” 明 郑真 《奉呈同知钱相公》诗:“散花仙侣下瑶天,华烛光开锦绣筵。”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何处瑶天笙弄,听云鹤縹緲,玉珮丁冬。”

玉蟾蜍

亦省称“ 玉蟾 ”。1.玉雕的蟾蜍。盛水容器。多作更漏与文具之用。《西京杂记》卷六:“﹝ 晋灵公 冢﹞唯玉蟾蜍一枚,大如拳,腹空,容五合水,光润如新,王取以盛书滴。” 唐 李贺 《李夫人》诗:“玉蟾滴水鷄人唱,露华兰叶参差光。” 宋 梅尧臣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诗:“玉蟾蜍,厕君笔砚诚有诸。” 清 金农 《寒夜过荆山人山居》诗:“想见苦吟风烛下,灵龟屏息玉蟾枯。”

(2).月亮的别名。 唐 褚载 《月诗》逸句:“星斗离披烟靄收,玉蟾蜍耀海东头。” 明 无名氏 《飞丸记·月下伤怀》:“抬头问玉蟾,一样团圞,几般堪翫。”

(3).指传说中月宫里的蟾蜍。 宋 杨万里 《木犀花赋》:“盖向者之所闻,乃於兹其良是。摩挲玉蟾蜍而问焉,亦不知名,而字之曰‘桂’。” 明 无名氏 《青莲记·明皇游月宫》:“万古悠悠,玉蟾蜍长厮守。”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增城

亦作“ 增成 ”。 汉 宫名。 汉 班固 《西都赋》:“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 合欢 、 增城 …… 鸳鸞 、 飞翔 之列。” 汉 张衡 《西京赋》:“后宫则 昭阳 、 飞翔 、 增成 、 合驩 。”

亦作“ 增成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地名。《楚辞·天问》:“ 增城 九重,其高几里?”《淮南子·墬形训》:“掘 昆仑虚 以下地,中有 增城 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 唐 刘禹锡 《思黯南墅赏牡丹花》诗:“偶然相遇人世间,合在 增城 阿姥家。”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之二:“又闻 崑崙山 高万餘里, 增城 九重天尺咫。”

帝子

帝王的子女

高阁

(1) 高度较大的阁楼

(2) 用以贮藏存放书、物的高架子(束之高阁)

得句

谓诗人觅得佳句。 唐 周贺 《上陕府姚中丞》诗:“成家尽是经纶后,得句应多諫諍餘。” 宋 陆游 《晴甫一日复大风雨连日不止遣怀》诗:“得句已无前辈赏,开编时与古人游。” 元 萨都剌 《高邮至邵伯》诗之一:“有时得句无人和,风雨寒窻夜读书。” 清 曹寅 《秋日过访芥公》诗:“得句闻敲鉢,逃禪媿闭关。”参见“ 觅句 ”。

平仄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