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儿

作者:朱鼎 朝代:明代

风马儿原文

戡内乱获丑执讯。荷封荣累累金印。

望天门来朝紫宸。聊展我经纶蕴。

解组辞归作逸民。作逸民。

净扮驲官上:邮亭居要道。星节此停骖。

句容驲驲丞接老爷。生进介:驲丞。

我鞍马劳顿。不许閒杂人打搅。

来日鸡鸣时就要起身。净:领钧旨。

虚下外扮刘琨上:戡外乱新平猃狁。系呼韩聊舒宿忿。

绥淮夷皆来献琛。廓尧封纾忠悃。

羁鸟今归恋旧林。恋旧林。

诗词问答

问:风马儿的作者是谁?答:朱鼎
问:风马儿写于哪个朝代?答:明代
问:朱鼎的名句有哪些?答:朱鼎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六十种曲 玉镜记 第三十九出

参考注释

内乱

(1) 指国内发生的叛乱或战争

(2) 指 * 行为

获丑

俘获敌众。《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高亨 注:“ 周 人称异国敌人为丑。”《汉书·卫青传》:“执讯获丑,敺马牛羊百有餘万。” 颜师古 注:“获丑者,得其众也。”

执讯

(1).谓对所获敌人加以讯问。《诗·小雅·出车》:“执讯获丑,薄言还归。” 郑玄 笺:“执其可言问所获之众。” 陈奂 传疏:“谓所生得敌人,而听断其辞也。”后以为称美战功之典。《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虽《诗》美执讯,《易》嘉折首, 周 之 方 召 , 汉 之 卫 霍 ,岂足以谈?功軼古人,勋超前世。”

(2).古时掌通讯的官吏。《左传·文公十七年》:“ 郑 子家 使执讯而与之书,以告 赵宣子 。” 杜预 注:“执讯,通讯问之官。”

(3).后代指接谈,通讯。 宋 王安石 《谢范资政启》:“窃陶大化,瞻若重霄。执讯隆堂,近修於堂礼;占辞记室,屡致于尊光。”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辛亥冬,从 京口 执讯来,自称女弟子,以诗受业。” 章炳麟 《陆机赞》:“与弟 云 频频执讯,悉密如儿童安语。”

累累

(1) 多次

(2) 数目多得无法计算的

罪行累累

(3) 重叠,重积;另联贯成串,众多的样子

金印

(1).旧时帝王或高级官员金质的印玺。《史记·孝武本纪》:“是时上方忧 河 决,而黄金不就,乃拜 大 ( 欒大 )为五利将军。居月餘,得四金印。” 宋 苏辙 《观捕鱼》诗:“人生此事最便身,金印垂腰定何益。” 清 黄遵宪 《琉求歌》:“尚有丹书珠殿掛,空将金印紫泥封。”

(2).借指官职。 唐 杜甫 《陪李王苏李四使君登惠义寺》诗:“谁能解金印,瀟洒自安禪。” 宋 乐雷发 《乌乌歌》:“好杀贼奴取金印,何用区区章句为?”

(3). 宋 代称犯人脸上刺的字。《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 张胜 看 张员外 ,面上刺着四字金印,蓬头垢面,衣服不整齐。”《水浒传》第八回:“原来 宋 时但是犯人徒流迁徙的,都脸上刺字,怕人恨怪,只换做打金印。”

(4).指公文、证件上的金泥印章。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臣又据总兵官 卢鏜 手本……与 日本 金印勘合。” 许地山 《三博士》:“她们一同看着(博士文凭)上面的文字和金印。”

天门

(1) 神话传说中天宫的门

(2) 帝王宫殿大门

(3) 指人额头的中间

(4) 人的心(道士用语)

来朝

(1).早,清早。《诗·大雅·绵》:“ 古公亶父 ,来朝走马。” 郑玄 笺:“言其避恶早且疾也。” 孔颖达 疏:“清朝走马,未是善事,诗人言之,必有其意,故知美其避恶早且疾也。”一说一朝。参阅 清 俞樾 《达斋诗说》。

(2).明早。 宋 范成大 《豫章南浦亭泊舟》诗之一:“来朝风一席,随处且浮家。”《水浒传》第七七回:“今晚便杀出去好?却捱到来朝去好?”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六郎》:“今授为 招远县 鄔镇 土地,来朝赴任。”

前来朝觐。《诗·小雅·采菽》:“君子来朝,何锡予之?”《左传·僖公十四年》:“夏,遇于 防 ,而使来朝。” 唐 张循之 《送泉州李使君之任》诗:“执玉来朝远,还珠入贡频。”

紫宸

(1).宫殿名,天子所居。 唐 宋 时为接见群臣及外国使者朝见庆贺的内朝正殿,在 大明宫 内。 唐 杜甫 《冬至》诗:“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 紫宸 。”

(2).泛指宫廷。 明 沉鲸 《双珠记·邮亭失珠》:“纔离 紫宸 ,平步莲鞋稳。” 清 孙枝蔚 《北山》诗:“战士从来苦,谁曾达 紫宸 。”参阅《唐六典·尚书工部》、 宋 王应麟 《玉海·宫室·唐紫宸殿》。

(3).借指帝王、帝位。《晋书·后妃传序》:“若乃作配皇极,齐体紫宸,象玉牀之连后星,喻金波之合羲璧。”《梁书·元帝纪》:“紫宸旷位,赤县无主,百灵耸动,万国回皇。”

经纶

(1) 整理过的蚕丝

(2) 比喻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

大展经纶

满腹经纶

(3) 借指抱负与才干

解组

犹解绶。《梁书·谢朏传》:“虽解组昌运,实避昏时。” 宋 梅尧臣 《和酬裴君见过》:“我昨谢铜章,解组犹脱屣。”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曲:“解组 汉 朝,寻诗 灞桥 ,策杖 临皋 。” 清 周亮工 《祭建宁司李君硕孙公文》:“午未之间,余以内召北行,中谗解组,载入 闽中 ,困于钳网。”

辞归

辞别归去。《楚辞·九辩》:“燕翩翩其辞归兮,蝉寂寞而无声。”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羣燕辞归鴈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 唐 李频 《特赴黔州先寄本府中丞》诗:“感知肺腑终难説,从此辞归便扫门。”

逸民

古代称节行超逸、避世隐居的人。也指亡国后的遗老遗少

亭居

水静止貌。《汉书·西域传序》:“ 蒲昌海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皆以为潜行地下。”《初学记》卷六引此传“亭”作“渟”。

要道

重要的道路;最切要的道理

交通要道

驲丞

驿丞。 明 谢谠 《四喜记·帝阙辞荣》:“馹丞禀事:船夫具已齐备了。”

老爷

(1) 旧时对官绅及有权势的人的尊称

做官当老爷

(2) 外祖父

(3) 仆人对男主人的尊称

我将听从您的命令,老爷

鞍马劳顿

长途策马跋涉,劳累疲困

不许

(1)

不允许,不让

不许说慌

(2)

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许自己去吗?

(3)

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进行

不许儿童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杂人

闲杂人。 唐 寒山 《诗》之二五八:“ 寒山 栖隐处,絶得杂人过。”《元史·祭祀志一》:“坛上灯烛一时俱灭,因而杂人登坛攘夺,不能禁止,甚为褻慢。” 鲁迅 《华盖集·“公理”的把戏》:“其实,撷英馆里和反援会中所啸聚的一彪人马,也不过是各处流来的杂人,正如我一样,到 北京 来骗一口饭。”

打搅

(1) 扰乱人心或注意力

小人怎敢教人啼哭,打搅官人吃饭。——《水浒传》

(2) 用琐碎和一再打扰的事折磨

一再打搅他,因此他不能集中精神看书

(3) 未经邀请、允许或欢迎而进来或进去

对不起,打搅您了

来日

(1) 将来的日子;未来

来日方长

(2) 第二天

来日早朝

鸡鸣

(1).鸡叫。常指天明之前。《诗·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南朝 宋 鲍照 《行药至城东桥》诗:“鸡鸣关吏起,伐鼓早通晨。” 清 顾炎武 《燕中赠钱编修秉镫》诗:“ 燕 市鸡鸣动客轮,九门驰道足黄尘。” 鲁迅 《秋夜有感》诗:“中夜鸡鸣风雨集,起然烟卷觉新凉。”

(2).《世说新语·赏誉》“ 刘琨 称 祖车骑 为朗诣”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逖 ( 祖逖 )与司空 刘琨 俱以雄豪著名。年二十四,与 琨 同辟 司州 主簿,情好绸繆,共被而寝。中夜闻鸡鸣,俱起,曰:‘此非恶声也。’每语世事,则中宵起坐,相谓曰:‘若四海鼎沸,豪杰共起,吾与足下相避中原耳。’”事又见《晋书·祖逖传》。后以“鸡鸣”为身逢乱世当及时奋起之典。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虎啸俟腾跃,鸡鸣遭乱离。”

就要

(1) 将要,即将开始

如果我离她太久,她就要担心

(2) 时间接近

很快就要日落

起身

(1) 起床

五点钟起身

(2) 动身;起程

起身去上海

(3) 站起;起立

钧旨

对帝王将相的命令的敬称。《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当下郡王钧旨分付都管。”《水浒传》第一○二回:“两个公人带 王庆 上前禀道:‘奉老爷钧旨, 王庆 拿到。’” 清 洪昇 《长生殿·收京》:“[外付令箭,小生接介]领钧旨。”

虚下

(1).戏剧术语。谓剧中人在幕前做下场的动作,此时人虽还在台上但观众感到他已下场。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閤》:“[丑]此时天色黎明,恐要送 梅娘娘 回去,只索在此伺候咱。[虚下。]” 清 洪昇 《长生殿·絮閤》:“[丑]你每快送 梅娘娘 ,悄从閤后,破壁而出,回到楼东去罢。[内侍]晓得。[从生背后虚下。]”

(2).中医术语。通常指腰膝痠软无力,腹胀腹痛,四肢少温等下虚症状。 明 张居正 《杂著》:“元气虚弱,年力衰惫,一有病患,补东则耗西,实上则虚下,虽有 扁卢 ,无可奈何。”

刘琨

(271-318)西晋诗人。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人。官至并州刺史,长期与匈奴贵族刘曜、刘聪对抗。后兵败,投奔鲜卑贵族段匹fc32,被杀。代表作《重赠卢谌》及《扶风歌》、《答卢谌》等诗,慷慨悲凉。明人辑有《刘越石集》。

猃狁

中国古代北方的一个民族

呼韩

(1). 汉 时 匈奴 单于 呼韩邪 的省称。《文选·张衡<东京赋>》:“ 宣 重威以抚和戎狄, 呼韩 来享。” 薛综 注:“《汉书·宣(帝)纪》曰:‘ 呼韩邪 单于欵 五原塞 ,愿奉国珍。’” 清 赵翼 《古来吟明妃杨妃者多失其平》诗:“远嫁 呼韩 岂素期?请行似怨不同时。”

(2).古代亦借指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序》:“自我皇 宋 之承天命也……岂徒世无穷人,民获休息,朝 呼韩 ,罢酤铁而已哉?” 宋 辛弃疾 《水龙吟·再和以寿南涧》词:“甚年年却有, 呼韩 塞上,人争问, * 否?” 清 杜诏 《隋堤曲》:“将兵西域再征 辽 , 呼韩 稽顙诸蕃朝。”

宿忿

旧日的忿恨。《旧唐书·吐蕃传下》:“自今而后,屏去兵革,宿忿旧恶,廓焉消除。” 宋 苏舜钦 《蓝田悟真寺作》诗:“凿石龕边崖至深,近有浮屠於此相棖触,悁心宿忿两不解,一乃颠挤死其谷。”

淮夷

古代居于 淮河 流域的部族。《书·费誓》:“徂兹 淮夷 , 徐戎 并兴。”《史记·周本纪》:“ 召公 为保, 周公 为师,东伐 淮夷 ,残 奄 ,迁其君 薄姑 。” 北周 庾信 《商调曲》之三:“ 岐阳 或狩, 淮夷 自此平。”

献琛

进献珍宝。表示臣服。语出《诗·鲁颂·泮水》:“憬彼 淮夷 ,来献其琛。”《宋书·武帝纪中》:“是以絶域献琛,遐夷纳贡。” 唐 杨炯 《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 武德 之始,奉使 岭 南, 冯盎 等稽首称臣,献琛奉贄。” 明 朱鼎 《玉镜台记·南北凯旋》:“繫 呼韩 聊舒宿忿,绥 淮夷 皆来献琛。”

尧封

传说 尧 时命 舜 巡视天下,划为十二州,并在十二座大山上封土为坛,以作祭祀。《书·舜典》:“肇有十二州,封十有二山。”后因以“尧封”称 中国 的疆域。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三:“沧海未全归《禹贡》, 蓟门 何处尽 尧 封?” 金 刘著 《月夜泛舟》诗:“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 尧 封作逸民。” 明 屠隆 《昙花记·定兴开宴》:“风清皇路,云迴帝輦,依旧 尧 封 禹 甸,秋槐宫井。”

忠悃

忠诚。 明 张居正 《谢银币疏》:“随又节奉圣諭……赐元辅 居正 银五十两,紵丝四表裡,以示朕嘉奬忠悃之意。”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武后》:“其言虽出忠悃,然秽语竟入奏章,可乎?” 郭沫若 《看了<侵略>》:“但在国难期间,敌人有无数可耻可恨的暴行,亲人有无数可歌可泣的忠悃,一一都呈现在眼前。”

羁鸟

犹笼鸟。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羈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宋 晁补之 《次韵苏公和南新道中诗》之二:“羈鸟翔别林,归云抱孤巘。”

恋旧

留恋故土

旧林

指禽鸟往日栖息之所。也比喻故乡。 晋 陆机 《赠从兄车骑》诗:“孤兽思故藪,离鸟悲旧林。”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一:“羈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唐 张说 《和魏仆射还乡》:“富贵还乡国,光华满旧林。” 唐 李白 《留别王司马嵩》诗:“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