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

作者:梅尧臣 朝代:宋代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原文

何必水周堂,翛然万木凉。
朋簪兹共乐,节物自迎商。
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
骖鸾悲雾扇,泛蚁釂云浆。
并蔕榴房熟,连丛桂蕊香。
人初投辖醉,客甚掺檛狂。
鬓约寒鸦碧,衣轻舞蝶黄。
流波闲任注,错席岂依行。
亹亹谈宁倦,厌厌夜巿央。
良时诚可惜,清燕北无荒。

诗词问答

问: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的作者是谁?答:梅尧臣
问: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梅尧臣的名句有哪些?答:梅尧臣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何必

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何必去那么早

周堂

(1). 周 室的朝堂。《文选·张衡<东京赋>》:“损之又损之,然尚过於 周 堂。” 薛综 注:“言 高祖 虽数损减其制度,犹过於 周 家之堂。”

(2).泛指朝堂。 明 汤显祖 《还魂记·圆驾》:“福分大,福分大,周堂内是这朝门下。”

(3).环绕堂屋。 南朝 梁 刘孝威 《苦热》诗:“白羽徒摇幄,緑水自周堂。”

(4).阴阳家语。指宜于办理婚丧事的吉日。《说郛》卷八七引 元 陆泳 《吴下田家志》:“嫁娶忌阴将阳将并周堂不通。”《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刘翁 往阴阳生家选择周堂吉日,回覆了妈妈,将船驾回 昆山 。”

翛然

无拘无束貌;超脱貌。《庄子·大宗师》:“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成玄英 疏:“翛然,无係貌也。” 前蜀 韦庄 《赠峨嵋李处士》诗:“如今世乱独翛然,天外鸿飞招不得。” 明 归有光 《南云翁生圹志》:“翁为人有风致,可谓翛然于生死之际,则予之所谓命者,又不足为翁道也。” 冰心 《寄小读者》十一:“有时夜半醒来,万籁俱绝,皓月中天,翛然四顾,觉得心中一片空灵。”

迅疾貌。 宋 司马光 《馆宿遇雨怀诸同舍》诗:“佳雨濯烦暑,翛然生晓凉。”

朋簪

指朋辈。语本《易·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 孔颖达 疏:“盍,合也。簪,疾也。若有不疑於物以信待之,则众阴羣朋合聚而疾来也。” 唐 戴叔伦 《卧病》诗:“ 沧州 诗社散,无梦盍朋簪。” 宋 范仲淹 《南京书院题名记》:“不负国家之乐育,不孤师门之礼教,不忘朋簪之善导。” 清 赵翼 《稚存约游黄山迟余不到》诗:“朋簪乐事此焉最,冠盖西园何足数。” 黄葆桢 《周六介招饮即席有作》诗:“朋簪偶合今宵雨,拇战传喧一席宾。”

节物

(1).作为;行事。《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

(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

(3).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旛、灯毬、竞渡、艾虎、云月之类。”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摘抄·史二》:“中城兵马司前食盒塞道,至不得行,余怪问之,曰:‘此中城各大家至兵马处送节物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金满 正在家中喫利市饭,忽见老门子 陆有恩 来拜年,叫道:‘ 金阿叔 恭喜了!有利市酒,请我吃碗!’ 金令史 道:‘兄弟,总是节物,不好特地来请得。今日来得极妙,且喫三盃。’”

巧笑

美好的笑。《诗·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宋 梅尧臣 《和希深新秋会东堂》诗:“巧笑承欢剧,新词度曲长。” 蒋光慈 《红笑》诗:“一大些白祸的恐慌,现在都变成红色的巧笑了!”

承欢

迎合人意,博取欢心。多指侍奉父母、君王等

外承欢之汋约兮,谌荏弱而难持。——《楚辞·九章·哀郢》

承欢侍宴无闲暇。——白居易《长恨歌》

承欢膝下

新词

(1).新作的诗词。 唐 刘禹锡 《踏歌词》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鷓鴣鸣。” 宋 辛弃疾 《丑奴儿》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説愁。” 清 吴伟业 《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念家山破定风波,郎按新词妾唱歌。恨杀 南朝 阮司马 ,累儂夫壻病愁多。” 鲁迅 《赠人》诗之一:“唱尽新词欢不见,旱云如火扑晴江。”

(2).新产生的词语。如:近些年产生的科技新词如激光、航天飞机、超导等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3).没有学过的词语。如:为了校正发音和多学些新词,她天天坚持听英语广播讲座。

度曲

作词曲;唱曲

自度曲,被歌声。——《汉书·元帝纪赞》

度曲未尽,云起雪飞。——张衡《西京赋》

骖鸾

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文选·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驂鸞腾天。” 吕向 注:“御鸞鹤而升天汉。” 唐 薛逢 《汉武宫词》:“絳节几时还入梦,碧桃何处更驂鸞。”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仙人驂鸞倏来往,烟鬟雾珮流云霰。” 清 舒位 《黔俗以试院丹笔写魁星相饷遗为是诗》:“想见白袍吟立鹤,仗伊綵笔去驂鸞。”

泛蚁

亦作“泛蚁”。浮在酒上的泡沫。借指酒。 唐 元稹 《赋得玉卮无当》:“泛蚁功全小,如虹色不移。” 唐 方干 《袁明府以家酝寄余余以山梅答赠非唯四韵兼亦双关》:“罇罍泛蚁堪尝日,童稚驱禽欲熟时。”

云浆

仙酒。《汉武帝内传》:“云浆玉酒,元圃琼腴。”《太平广记》卷二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叶法善》:“青童引我,饮以云浆。” 宋 葛长庚 《柳梢青·寄鹤林》词:“如在琼臺,梦回初饮,月液云浆。”

榴房

石榴房中多子,用喻祝人多子之意。《北史·魏收传》:“ 安德王 延宗 纳 赵郡 李祖收 女为妃,后帝幸 李 宅宴,而妃母 宋氏 荐二石榴於帝前。问诸人莫知其意,帝投之。 收 曰:‘石榴房中多子,王新婚,妃母欲子孙众多。’帝大喜。” 明 王穀祥 《题石榴》诗:“榴房拆锦囊,珊瑚何齿齿。试展画图看,凭将颂多子。”

连丛

亦作“ 连樷 ”。 1.一簇簇;丛聚。 南朝 梁 刘孝胜 《咏益智诗》:“连丛去本叶,杂和委雕盘。” 宋 梅尧臣 《依韵和希深新秋会东堂》:“并蒂榴房熟,连丛桂蕊香。” 清 彭孙贻 《五色鸡冠》诗:“ 祝翁 仙窟庆云多,綺繢连樷出锦窝。”

(2). 汉 孔臧 将所著赋与书附于《孔丛子》后,世称《连丛》、亦称《续孔丛子》。 宋 宋咸 《<注孔丛子>序》:“名之曰《孔丛子》,盖言有善而丛聚之也。至 汉孝武 朝,太常 孔臧 ,又以其所为赋与书,谓之《连丛》上下篇,为一卷,附之于末。” 清 方以智 《通雅·释诂》:“《连丛》, 孔臧 《续孔丛子》也。”

投辖

《汉书·陈遵传》:“ 遵 耆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輒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辖,车轴两端的键。后以“投辖”指殷勤留客。 唐 杜甫 《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诗:“甘从投辖饮,肯作致书邮。” 明 徐渭 《吴宣府新膺总督》诗:“最怜投辖相知客,不得随车负此情。” 清 曹寅 《西池集饮喜晤陈心简》诗:“非干投辖数,所恨识君迟。”

寒鸦

(1).寒天的乌鸦;受冻的乌鸦。 唐 王昌龄 《长信秋词》诗之三:“玉颜不及寒鵶色,犹带 昭阳 日影来。” 宋 秦观 《满庭芳》词:“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采莲》:“斜日啣山,寒鸦归渡,淹留犹滞水云乡。” 王西彦 《古城的忧郁·灾祸》:“云很厚,寒鸦在槐树上打扑,仿佛要飞雪的模样。”

(2).乌鸦的一种。也称慈鸦、慈乌、孝乌、小山老鸹。形体比普通乌鸦小,叫声较尖。颈、腹、胸呈灰白色,其余部分黑色。旧传能反哺其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三·慈乌》:“此鸟初生,母哺六十日;长则反哺六十日,可谓慈孝矣。北人谓之寒鸦,冬月尤甚也。”

流波

(1).流水。《楚辞·远游》:“叛陆离其上下兮,游惊雾之流波。” 唐 罗隐 《蟋蟀诗》:“美人在何,夜影流波。”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八:“习成固难挽,流波日滔滔。”《花城》1981年第1期:“从船舱望去,两岸弥漫在细雨中的房屋、树木,仿佛浮在流波之上,时起时伏地向后退去。”

(2).比喻晶莹流转的眼波。《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 李善 注:“流波,目视貌,言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八节:“歌舞将终,舞人并脱去上衣,袒露半身,回首流波送媚。”

亹亹

(1).勤勉不倦貌。《诗·大雅·崧高》:“亹亹 申伯 ,王纘之事。”《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於太平,劳精於政事,亹亹不舍昼夜。” 宋 叶适 《故宝谟阁待制知平江府赵公墓铭》:“若夫兢兢于道德之意,而亹亹于事物之实,则前辈所难能也。” 梁启超 《论佛教与群治之关系》:“且此生未及竟者,来生固可以补之,復何所惮而不亹亹。”

(2).行进貌。《楚辞·九辩》:“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而无成。” 王逸 注:“亹亹,进貌。”《文选·陆机<赴洛>诗》:“亹亹孤兽骋,嚶嚶思鸟吟。” 李善 注:“亹亹,走貌也。”

(3).水流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玄荫耽耽,清流亹亹。” 吕向 注:“亹亹,渌水徐进之势。” 宋 苏轼 《双池》诗:“泝流入城郭,亹亹渡千家。”

(4).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后汉书·班固传论》:“若 固 之序事,不激诡,不抑抗,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猒,信哉其能成名也。”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晋黄门郎张协》:“词采葱蒨,音韵鏗鏘,使人味之亹亹不倦。” 唐 卢照邻 《<南阳公集>序》:“ 岑 君论詰亹亹,听者忘疲。”《三国演义》第六九回:“ 輅 亹亹而谈,言言精奥。” 清 姚鼐 《祭刘海峰先生文》:“嗣学古文,以任道期,亹亹其文,以赠吾离。”

(5).不绝貌。 唐 黄滔 《司直陈公墓志铭》:“十年而 许员外 稷 ,继翔其后,词人亹亹。” 宋 谢无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慨商女不知兴废,隔江犹唱《庭花》,餘音亹亹。” 明 宋濂 《春日赏海棠花诗序》:“众宾咸悦,衔盃咏诗,亹亹不自休。”

(6).委顺貌。 明 宋濂 《答郡守聘五经师书》:“岂能悖性徇物,亹亹随人作上下耶!”

(7).美妙;美好。 晋 曹毗 《歌世宗景皇帝》:“亹亹神算,赫赫王旅。”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日月联璧,赞亹亹之弘致。” 唐 欧阳詹 《王者宜日中赋》:“含灵亹亹,处植离离。”

厌厌

整齐茂盛貌;秀美貌。《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 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 清 金农 《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

(1).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毛 传:“厌厌,安静也。” 晋 陶潜 《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 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 元 侯克中 《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 清 金人瑞 《宴胡侍御书堂》诗:“厌厌毕今夜,僕马汝先归。”

(2).微弱貌;精神不振貌。《汉书·李寻传》:“列星皆失色,厌厌如灭。” 晋 陶潜 《和郭主簿》诗之二:“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曹蜍 李志 虽见在,厌厌如九泉下人。”《明史·方献夫传》:“虽执大政,气厌厌不振。”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女官则厌厌无生意,略无动作。”

(3).形容病态。 唐 韩偓 《春尽曰》诗:“把酒送春惆悵在,年年三月病厌厌。” 宋 欧阳修 《送张屯田归洛歌》:“季秋九月予丧妇,十月厌厌成病躯。”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一折:“早是这两日茶饭不进,厌厌瘦削。”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七幕:“她头上扎着一条手巾,身上披着一件斗篷,厌厌病容,弱不禁风的样子。”

(4).懒倦;无聊。 宋 柳永 《定风波》词:“暖酥消,腻云嚲,终日厌厌倦梳裹。” 元 李致远 《新水令·离别》套曲:“黯黯愁成阵,厌厌日胜年。”

(5).绵长貌。 南唐 冯延巳 《长相思》词:“红满枝,緑满枝,宿雨厌厌睡起迟。” 宋 苏轼 《次韵子由种杉竹》:“吏散庭空雀噪簷,闭门独宿夜厌厌。” 宋 张孝祥 《菩萨蛮》词:“不语恨厌厌,何人思故园。”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听彻清音意厌厌,数琳瑯琬琰。” 闻一多 《红豆》诗十一:“相思枕上的长夜,怎样的厌厌难尽啊!”

良时

美好的时光;吉时。旧题 汉 苏武 《诗》之三:“欢娱在今夕,燕婉及良时。” 唐 杜甫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诗:“ 新亭 有高会,行子得良时。” 清 李渔 《奈何天·忧婚》:“良时已近,你可收拾起身,我在中堂候你上轿。”

可惜

怜惜;爱惜

他不愿吃那些零七八碎的东西,可惜那些钱。——老舍《骆驼祥子》

清燕

亦作“ 清讌 ”。1.清闲;安逸。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使遇明王圣主,得赐清讌之閒,宽和之色,发愤毕诚,图画安危……则五帝、三王之道,可几而见也。”《汉书·刘向传》:“愿赐清燕之閒,指图陈状。”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洪景卢编唐绝句》:“ 孝宗 从容清燕, 洪公迈 侍。”

(2).饮宴。 南朝 宋 谢灵运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王粲》:“绸繆清讌娱,寂寥梁栋响。既作长夜饮,岂顾乘日养。” 明 屠隆 《昙花记·群仙会真》:“今日是下官贱降之辰,安排酒脯,奉约二仙清燕。” 清 黄景仁 《客夜忆城东旧游寄怀左二》诗:“遥知文酒足清讌,可念同游漂泊人。”

无荒

谓不废乱(政事)。《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郑玄 笺:“荒,废乱也。良,义也。君之好义,不当至於废乱政事。”《文选·陆机<短歌行>》:“短歌有咏,长夜无荒。” 李周翰 注:“言虽歌咏乐饮,无得废於政事。”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