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惊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自惊原文

彭城夏孟阅河工,小设施救弊而已。

河高堤卑乏善策,伏秋大汛惟时矣。

南望无刻敢释心,生灵亿万所攸恃。

诘旦问有南来章,河臣限驰四百里。

唶哉此恐非佳音,启囊怵惕忙披视。

乃议曰脩治河疏,邮传原属遵吾旨。

楗茭惟固沙更刷,额庆吾民蒙佑祉。

自惊自致自复慰,近臣那易知有喜。

诗词问答

问:自惊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自惊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纸韵 出处:御制诗二集卷七十三

2. 河臣奏至限行四百里乃急报也阅之则侍郎裘曰脩治河疏命河臣督臣定议驿闻者传遽实遵前旨耳

参考注释

河工

(1) 治河工程,特指治黄工程

(2) 整治河流的工人

设施

(1) 为某种需要而建立的机构、系统、组织、建筑等

军事设施

卫生设施

防洪设施

(2) 安排;布置

救弊

纠正弊端。 汉 班固 《 * 通·三教》:“王者设三教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也。” 唐 朱敬则 《魏武帝论》:“救弊即可,仁则未知。”

而已

——用在陈述句末,表示限止语气,相当于“罢了”,常跟“只”、“不过”、“仅仅”等连用,对句意起冲淡作用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己。——《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善策

好办法。《东观汉记·吴良传》:“ 东平王 苍 辟为西曹掾,数諫 苍 ,多善策。” 清 林则徐 《札发编查保甲告示条款转发衿耆查照办理》:“须知章程一定,即当永远奉行,与其貽悔将来,不如先筹善策。”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二章第二节:“朝廷如果派使官去慰问 金城公主 (七○九年嫁到 吐蕃 ),和 赞普 当面结和约,使他称臣息兵,不是对待邻国的善策么。”

生灵

(1) 指人民;百姓

荼毒生灵

(2) 生物;有生命的东西

草木生灵

万物生灵蓬蓬勃勃,可谓生机万类了。——《太阳的光辉》

亿万

极言其数之多

亿万人民

诘旦

平明,清晨。《宋书·柳元景传》:“自詰旦而战,至于日昃,虏众大溃。” 宋 司马光 《柳枝词》之十一:“ 五柳先生 门乍开,宅边植杖久徘徊。陌头遥认 颜光禄 ,詰旦先乘瘦马来。”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至夜,乳婢忽窜去,遍索不可得。詰旦,舟尾乃见尸浮於水面。” 清 冒襄 《影梅庵忆语》:“若宿卿处,詰旦不能报平安。”

来章

寄或送来的诗篇文章。指别人的诗文。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之四:“犹復惠来章,祇足搅余思。”

河臣

指河道总督。《清史稿·河渠志一》:“ 曜 又言:‘向来沿 河 州县,本归 河 臣兼辖,员缺仍会 河 臣题补,遇有功过, 河 臣亦应举劾,尚无呼应不灵之患。’”

百里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里之国足以独立矣。”

(4).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大率方百里。” 汉 蔡邕 《太尉陈公赞》:“公在百里,有西产之惠,赐命方伯,分 陕 餘庆。”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唐 王勃 《上明员外启》:“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驰芳於墨綬。”

(5).借指县令。《后汉书·循吏传·仇览》:“ 涣 ( 王涣 )谢遣曰:‘枳棘非鸞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 李贤 注:“时 涣 为县令,故自称百里也。”《南齐书·文学传·崔慰祖》:“帝( 明帝 )欲试以百里, 慰祖 辞不就。” 宋 王禹偁 《畬田词》序:“苟择良二千石暨贤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庶乎污莱尽闢矣。”

(6).宝剑名。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吴大帝 有寳刀三,寳剑六。寳剑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

(7).复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见《孟子·万章上》。

佳音

好的消息

伫盼佳音

怵惕

恐惧警惕

怵惕不宁

披视

拨开来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吏白:‘有蝇聚头所。’ 遵 令披视,得铁锥贯顶。考问,以淫杀夫。”

脩治

(1).制作。《韩非子·五蠹》:“其商工之民,脩治苦窳之器,聚弗麋之财,蓄积待时,而侔农夫之利。”

(2).整修。《汉书·南粤传》:“亲昆弟在 真定 者,已遣人存问;脩治先人冢。”《陈书·宣帝纪》:“别观离宫,郊閒野外,非恆饗宴,勿復脩治。” 宋 曾巩 《徐孺子祠堂记》:“太守 夏侯嵩 于碑旁立 思贤亭 ,世世脩治。”

(3).谓处理事务合宜。《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五年》:“ 荆州 刺史、 彭城王 义康 ,性聪察,在州职事脩治。”

邮传

驿传,传递文书的驿站

邮传冗费。——《明史》

额庆

见“ 额手称庆 ”。

自致

(1).竭尽自己的心力。《论语·子张》:“ 曾子 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2).凭主观努力而得。《南史·赵知礼蔡徵等传论》:“ 希祥 劳臣之子,才名自致,迹涉便佞,贞介所羞。” 唐 杜甫 《送顾八分》诗:“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 宋 曾巩 《墨池记》:“ 羲之 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清 谭嗣同 《治事篇·学会》:“人人可以自致,处处可以见功,夫何惮而久不为也。”

(3).谓将精力用在某一方面。 清 谭嗣同 《与唐绂丞书》:“虽然,三十曰壮,坐此縈繚迟回,卒不克自致于当世有用之学。”

(4).自己表达。《礼记·郊特牲》:“祭祀之相,主人自致其敬,尽其嘉,而无与让也。”

(5).犹自给;亲自料理、备办。《陈书·文学传·褚玠》:“ 玠 在任岁餘,守禄俸而已,去官之日,不堪自致,因留县境,种蔬菜以自给。” 宋 曾巩 《洪渥传》:“其孥盖弱,力不能自致,其兄益已老矣,无可奈何,则念輒悲之。” 清 曾国藩 《陈岱云妻易安人墓志铭》:“ 陈君 之病,凡三閲月矣,安人单忧极瘁,衣不解带者四十餘日,凡可以自致者,无弗致也。”

(6).谓自丧其身。《新五代史·晋臣传·桑维翰》:“﹝ 张彦泽 ﹞告 德光 曰:‘ 维翰 自縊。’ 德光 曰:‘我本无心杀 维翰 , 维翰 何必自致。’”

(7).自至其处。 汉 司马相如 《喻巴蜀檄》:“道里辽远,山川阻深,不能自致。”

近臣

君主所亲近的臣子

有喜

怀孕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