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杨知俯

作者:牟巘五 朝代:宋代

挽杨知俯原文

蜀有古爱直。
公为令子孙。
驻原曾婉画,治狱辄平反。
槁落荣观尽,纡徐雅道存。
灵光洞劫火,德齿晚弥尊。

诗词问答

问:挽杨知俯的作者是谁?答:牟巘五
问:挽杨知俯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牟巘五的名句有哪些?答:牟巘五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有古

有远谋。《逸周书·常训》:“哀乐不淫,民知其至,而至于子孙,民乃有古,古者因民以顺民。” 孔晁 注:“皆有经远之规,谓之有古。”

子孙

(1) 儿子和孙子

子孙荷担者三夫。——《列子·汤问》

(2) 泛指后代

子孙相继为王。——《战国策·赵策》

(3) 又

子孙侯者。

人主之子孙。

远者及其子孙。

婉画

语本 南朝 宋 谢瞻 《张子房》诗:“婉婉幙中画。”谓 张良 为 刘邦 运筹帷幄之中。后以“婉画”指幕僚辅助长官谋划。 宋 岳珂 《桯史·大散论赏书》:“且宜勉思婉画,谨重话语,勿恤小利以败大事。”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四:“ 建 绍 兵兴日,帅臣许辟置幕属,既素为知己,其於婉画,裨助惟多。”

治狱

审理案件。 汉 桓宽 《盐铁论·刑德》:“ 春秋 之治狱,论心定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徐中丞》:“﹝公﹞治狱如神。” 康有为 《上清帝第六书》:“县令任重而选贱,俸薄而官卑,自治狱、催科外,餘皆置之度外。”

平反

把判错的案件或做错的政治结论改正过来

槁落

枯落。《国语·晋语二》:“夫坚树在始,始不固本,终必槁落。”

荣观

(1).荣盛的景象。《旧唐书·德宗纪上》:“命宰臣诸将送 晟 ( 李晟 )入新赐第,教坊乐, 京兆府 供帐食饌,鼓吹导从,京城以为荣观。” 宋 司马光 《论上元游幸札子》:“臣等窃惟上元观灯,本非典礼,正以时和年丰,欲与百姓同乐,为太平之荣观而已。”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然祇以为太平之荣观,而当时所谓师弟子者不在也。”

(2).荣幸地观赏。 汉 祢衡 《<鹦鹉赋>序》:“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3).犹荣名,荣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立名者,脩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宋书·王敬弘传》:“臣抱疾东荒,志絶荣观,不悟圣恩,猥復加宠。”

谓宫阙。《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河上公 注:“荣观,谓宫闕。” 清 钱谦益 《绛云楼上梁以诗代文》之一:“与君无復论荣观,燕处超然意有餘。”

纡徐

(1).从容宽舒貌。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襞积褰縐,紆徐委曲。”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若乃絶岭悬坡,蹭蹬蹉跎,泉水紆徐如浪峭。” 唐 沉佺期 《扈从出长安应制》诗:“翕习 黄山 下,紆徐清 渭 东。” 何其芳 《黄昏》:“一乘古旧的黑色马车,空无乘人,纡徐地从我身侧走过。”

(2).谓文辞委婉舒缓。 明 唐顺之 《与杨朋石祠祭》:“所示诸文皆清新紆徐,有作者之意。”《花月痕》第十五回:“全书不作赘语,亦不用直笔,此篇尤极紆徐之致。” 蒋湘南 《与田叔子论古文第二书》:“ 宋 代诸公,变峭厉而为平畅, 永叔 情致紆徐,故虚字多。”

雅道

(1).正道;忠厚之道。《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 唐 司空图 《上考功》:“恭惟故府尚书 王公 ,标延雅道,藻耀儒林,业裕匡时,仁周济物。” 清 章学诚 《复崔荆州书》:“今诸縉绅,磨勘月餘,签摘如麻,甚至屡加詆詰嘲笑,全失雅道。”

(2).指创作、欣赏诗、书、画等风雅之事。 隋 江总 《庄周画颂》:“丹青可久,雅道斯存。” 唐 郑谷 《寄题诗僧秀公》诗:“近来雅道相亲少,唯仰吾师所得深。”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序》:“ 唐 几三百年,鼎钟挟雅道,中间大体三变。”

(3).高雅不俗。《红楼梦》第二三回:“踟蹰再四,单把那文理雅道些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牀顶上,无人时方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於外面书房内。”

灵光

(1) 神异之光

那大圣棍起处,打倒妖魔,才断绝了灵光。——《西游记》

(2) 指画在神像头部的光辉

(3) 〈方〉∶顶用;好

他的羽毛球打得真灵光

这药不灵光

劫火

亦作“刧火”。亦作“刦火”。亦作“刼火”。1.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 唐 张乔 《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 宋 李纲 《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 清 龚自珍 《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

(2).借指兵火。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 康 昭 二明楼,并遭劫火亡。”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古戍》词:“何年劫火賸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 龙堆 。”

德齿

指贤德而年高的人。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 宋 王巩 《闻见近录》:“前人每子弟及冠,必置盛饌,会乡党之德齿,使将冠者行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