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少章

作者:李廌 朝代:宋代

送秦少章原文

建勋各有志,而我齿已疏。
除书喜之子,试吏东海隅。
满怀贮忠义,陈编陋严徐。
平生困末路,龙蠖意不舒。
定交青云表,凛凛国士徒。
执颜肯顾我,曾未鄙非夫。
破愁有斯人,我邻知不孤。
危言解补天,决折已非图。
成名聊尔尔,国器自时须。
收功从兹始,良骥骛修途。
开樽稍黔突,惭愧饭与刍。
闭户待子归,看我所著书。

诗词问答

问:送秦少章的作者是谁?答:李廌
问:送秦少章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李廌的名句有哪些?答:李廌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有志

有志向;有志气。《礼记·礼运》:“ 孔子 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丘 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汉 王粲 《咏史》:“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 唐 韩愈 《送区册序》:“﹝ 区册 ﹞入吾室,闻诗书仁义之説,欣然喜,若有志於其间也。” 孙中山 《劝告北军将士宣言书》:“ 民国 新成,时方多事,执干戈以卫社稷,正有志者建功树业之时。”

除书

(1).拜官授职的文书。 唐 韦应物 《始治尚书郎别善福精舍》诗:“除书忽到门,冠带便拘束。” 宋 陆游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领冲佑邻里来贺谢以长句》诗:“緑章封事彻虚皇,黄纸除书降野堂。” 清 赵翼 《擢授贵西兵备道》诗:“天上除书恩主眷,风前残烛老亲年。”

(2).选任官员的花名册。 宋 曾巩 《请令长贰自举属官札子》:“其以举授之由,各载除书之内。得贤则有进考增秩褒升之赏,失实则有夺俸赎金黜免之罚。”

之子

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试吏

出任官吏。《汉书·高帝纪上》:“及壮,试吏,为 泗上 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试用补吏。” 宋 刘敞 《得隐直书并闻将之洛阳》诗:“上书报闻罢,试吏何繾綣。” 徐一士 《一士类稿·谈吴士鉴》:“ 艺甫 则试吏 汴 中,湛冥廿载。”

海隅

临海的一定区域

满怀

(1) 指整个前胸部分

撞了个满怀

(2) 适龄的母畜全部怀孕

忠义

(1) 忠心和义气

忠义之士

(2) 指有忠心和义气的人

表彰忠义

陈编

指古籍、古书。 唐 韩愈 《进学解》:“踵常途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 明 袁宏道 《募建青门庵疏》:“青衿之士,口者什六,身者什三,唯一二老儒守陈编久者不復信,世雅不重之,故不胜也。” 清 黄遵宪 《感怀》诗:“当世得失林,未可稽陈编。” 李大钊 《史观》:“吾兹之所谓歷史,非指过去的陈编而言。”

严徐

(1). 严安 、 徐乐 的并称。 汉武帝 时二人上书言事,皆拜郎中。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南朝 梁 任昉 《奉答敕示<七夕诗>启》:“晚属天飞,比 严 徐 而待詔。” 唐 常衮 《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诗:“ 北朝 荣 庾 薛 , 西汉 盛 严 徐 。”

(2).泛指有才识之士。 宋 曾巩 《送李莘太傅》诗:“君王览豪俊,应復召 严 徐 。”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末路

(1) 路途的终点,比喻衰亡没落的境地

穷途末路

(2) 指朝代的末期或人的晚年

龙蠖

(1).《易·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后因以“龙蠖”指屈伸。 南朝 宋 谢灵运 《富春渚》诗:“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唐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诗:“栖巖君灭寂,处世余龙蠖。” 明 陈子龙 《吴兴道中》诗:“岁晏戒霜露,我道惟龙蠖。”

(2).指以屈求伸,走捷径。 唐 阎防 《宿岸道人精舍》诗:“愿言捨尘事,所趣非龙蠖。”

定交

(1).结为朋友。《东观汉记·王丹传》:“司徒 侯霸 欲与 丹 定交, 丹 被徵, 霸 遣子 昱 候, 昱 道遇 丹 ,拜於车下。” 唐 白居易 《感旧》诗:“平生定交取人窄,屈指相知唯五人。四人先去我在后,一枝蒲柳衰残身。”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九:“某与丞相定交四十餘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昔游都下,力拯 卢柟 之难,诸縉绅多其义,相与定交。”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卷上:“余在 广陵 ,偶见 成都 费密 诗,极击节…… 密 遂来定交,如平生懽。”

(2).停止;罢休。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一折:“望迢迢恨堆满西风古道,想急煎煎多情人去了,和青湛湛天有情天亦老。俺气氲氲喟然声不定交。” 明 贾仲名 《对玉梳》第二折:“ 怜儿 ,且顺着虔婆,若不依他有五千塲不定交,就叫那呆汉来挤上他一塲,也絶了念头。”

青云

(1) 比喻高官显爵

平步青云

(2) 旧时比喻道德高尚有威望

青云之士

(3) 比喻隐居

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4) 天空

凛凛

(1) 寒冷

水气凛凛

(2) 严整而令人敬重、害怕的样子

凛凛如生

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非夫

谓非大丈夫,懦夫。《左传·宣公十二年》:“闻敌强而退,非夫也。” 杜预 注:“非丈夫。” 唐 温庭筠 《病中书怀呈友人》诗:“鹿鸣皆缀士,雌伏竟非夫。” 宋 梅尧臣 《逢雷太简殿丞》诗:“今看髭已白,议论耻非夫。”

破愁

排解愁闷。 唐 黄滔 《奉酬翁文尧员外神泉之游见寄嘉什诗》:“泉源出石清消暑,僧语离经妙破愁。” 宋 梅尧臣 《和正仲再和罢饮》:“ 吴 味期君强饮开, 楚 醅因我破愁来。”

斯人

(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

(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不孤

(1).古时幼年丧父为孤,孤子受到长辈父亲般的照顾称为不孤。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二十:“ 康节 先公既捐馆,二 程 先生于 伯温 有不孤之意,所以教载甚厚。”

(2).不孤单,不单独。《论语·里仁》:“德不孤,必有邻。” 沉兼士 《<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序》:“今读此编,深幸吾道之不孤。”

危言

(1) 正直的话

邦有道,危言危行。——《论语·宪问》

(2) 故意说吓人的话

危言耸听

解补

谓解囊相助。 宋 王令 《烈妇倪氏传》:“予观今世父母在则兄弟常无不容,或时有亦能相解补。”

成名

因为某种成就而有了名声

不足以成名

聊尔尔

谓姑且如此而已。 宋 朱熹 《舫斋》诗:“筑室水中聊尔尔,何须极浦望朱宫。”

国器

(1).国家所需的器材用具。《管子·山至数》:“皮革、筋角、羽毛、竹箭、器械、财物,苟合於国器君用者,皆有矩券於上。君实乡州藏焉,曰某月某日。” 尹知章 注:“矩券,常券……其有皮革之类堪於所用者,所在乡州有其数,若今官曹簿帐。”

(2).旧指可以治国的人材。《荀子·大略》:“口不能言,心能行之,国器也。”《汉书·韩安国传》:“於 梁 举 壶遂 、 臧固 ,至它皆天下名士,士亦以此称慕之,唯天子以为国器。” 颜师古 注:“国器者,言其器用重大,可施於国政也。”《晋书·庾冰传》:“顷皇家多难,衅故频仍,朝望国器,与时歼落,遂令天眷下坠,降及臣身。”《新唐书·张九龄传》:“ 仲方 ,生歧秀,父友 高郢 见,异之,曰:‘是儿必为国器,使吾得位,将振起之。’”

(3).国家的宝器,指钟鼎之类。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盖君子藏器以有待也,畜德以有为也……或运思於立言,或铭勋乎国器,殊途同归,其致一焉。”

收功

(1).取得成功。《孔子家语·屈节》:“今子欲收功於 鲁 ,实难。” 宋 曾巩 《读书》诗:“收功畏奔景,窥星起幽房。”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文字收功日,全球改革潮。”

(2).犹归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按后世开边,往往收功於妇人。”

从兹

犹从此。 唐 杜甫 《为农》诗:“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自从 盘古 破鸿濛,开闢从兹清浊辨。” 清 孙枝蔚 《张孝子诗》:“乞棺殮主长哀号,从兹孝烈闻 通城 。”

良骥

骏马,良马。《尉缭子·制谈》:“天下诸国助我战,犹良驥騄耳之驶,彼駑马鬐兴角逐,何能绍吾气哉?” 唐 杜甫 《骢马行》:“吾闻良驥老始成,此马数年人更惊。” 清 姜埰 《和陶荣木》:“譬如駑马,愧彼良驥。”

修途

亦作“ 修涂 ”。长途。 晋 张华 《情诗》之四:“悬邈极修途,山川阻且深。” 宋 梅尧臣 《灵鸟赋》:“麟不时而出,驹流汗兮扰扰於修涂。”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一:“駑足蹶修途,青云杳难攀。”

开樽

亦作“ 开尊 ”。举杯(饮酒)。 唐 杜甫 《独酌》诗:“步屧深林晚,开樽独酌迟。” 宋 秦观 《长相思》词:“开尊待月,掩箔披风,依然灯火 扬州 。”《北宫词纪·满庭芳·自述》:“大地回春。雪儿飘深深闭门,鱼儿膾旋旋开尊。”

黔突

因炊爨而熏黑了的烟囱。《文子·自然》:“ 孔子 无黔突, 墨子 无煖席。” 唐 李商隐 《五言述德抒情诗》:“岂有曾黔突,徒劳不倚衡。” 明 刘基 《拙逸解》:“是故 仲尼 多能,坐不煖席; 墨 却云梯,走不黔突。”

惭愧

(1) 因有缺点或错误而感到不安;羞愧

(2) 幸运,侥幸

那王俊得知这个消息,叫声惭愧,幸而预先走脱了。——《荡寇志》

闭户

指人不预外事,刻苦读书。《文选·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 李善 注引《楚国先贤传》:“ 孙敬 入学,闭户牖,精力过人,太学谓曰‘闭户生’。” 南朝 梁 王僧孺 《太常敬子任府君传》:“下帷闭户,投斧悬梁。” 清 张穆 《与陈颂南书》:“窃见先生年来日以招呼名士为事,苟有闻於世,必宛转引为同类,从无闭户自精、读书味道之时。”

我所

佛教语。谓与“我”相对之外物。《智度论》卷三一:“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先着五素为我,然后着外物为我所。” 南朝 宋 谢灵运 《浮云》诗:“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章炳麟 《人无我论》:“自八识六根以至一毛一孔属於内界者,假説为我;自眷属衣食金钱田园以至一切可以摄取受用之物属於外界者,説为我所,而我与我所又非一成不变也。”

著书

撰写著作。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