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

作者:皮日休 朝代:唐代

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原文

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红印寄泉惭郡守,青筐与笋愧僧家。
茗炉尽日烧松子,书案经时剥瓦花。
园吏暂栖君莫笑,不妨犹更著南华。
一室无喧事事幽,还如贞白在高楼。
天台画得千回看,湖目芳来百度游。
无限世机吟处息,几多身计钓前休。
他年谒帝言何事,请赠刘伶作醉侯。

诗词问答

问: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的作者是谁?答:皮日休
问: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夏景冲澹偶然作二首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皮日休的名句有哪些?答:皮日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614-7

参考注释

乌纱

(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

(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

(4).黑纱织物。参见“ 乌纱髻 ”。

味道

(1) 滋味

樱桃的味道真好

(2) 意味;趣味

这首诗写得有点味道

(3) 体味道理

味道守真

(4) ;体味道的哲理

澄怀

清心,静心。《南史·隐逸传上·宗少文》:“老疾俱至,名山恐难徧覩,唯澄怀观道,卧以游之。” 清 金圣叹 《<水浒传>序三》:“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不一代文物之林。”

郡守

郡的长官,主一郡之政事。 秦 废封建设郡县,郡置守、丞、尉各一人。守治民,丞为佐。 汉 唐 因之; 宋 以后郡改府,知府亦称郡守。《汉书·酷吏传·严延年》:“幸得备郡守,专治千里,不闻仁爱教化,有以全安愚民,顾乘刑罚多刑 * 。”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郡守宴客,初就席, 子溶 遣县吏呼伎乐伶人,即皆驰往,无敢留者。” 清 黄之隽 《海啸歌》:“郡守告予往勘灾, 华 娄 两宰同去来。”

青筐

(1).竹筐。 唐 温庭筠 《东郊行》:“坱靄韶容锁澹愁,青筐叶尽蚕应老。”

(2).指蟹壳。 唐 皮日休 《病中有人惠海蟹转寄鲁望》诗:“紺甲青筐染菭衣,岛夷初寄北人时。”

僧家

(1).僧人,和尚。 唐 崔峒 《题崇福寺禅师院》诗:“僧家竞何事,扫地与焚香。”《初刻拍案惊奇》卷六:“色中饿鬼是僧家,尼扮繇来不较差。”《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就是我们僧家赚个几百钱香钱,也化的是十方施主的,没化你的!”

(2).指僧院。 唐 韩愈 《题秀禅师房》诗:“桥夹水松行百步,竹牀莞席到僧家。” 唐 白居易 《僧院花》诗:“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

尽日

(1).犹终日,整天。《淮南子·氾论训》:“尽日极虑而无益於治,劳形竭智而无补於主。” 唐 郑璧 《奉和陆鲁望白菊》:“终朝疑笑 梁王 雪,尽日慵飞 蜀帝 魂。” 清 魏源 《武林纪游》诗之六:“尽日不逢人,终年无啟关。”

(2).指农历月末最后一天。 清 褚人穫 《坚瓠续集·大尽小尽》:“月满三十日为大尽,少一日为小尽,月之尽日犹年之除夜也。”

终日,整天。 明 陈子龙 《南乡子》词:“儘日对红颜,画阑深深半掩关。”

松子

(1).松树的种实。可食。 南朝 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松子为餐,蒲根是服。” 唐 杜甫 《秋野》诗之三:“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 宋 黄庭坚 《戏和文潜谢穆父松扇》:“动摇怀袖风雨来,想见僧前落松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子多海东来,今 关 右亦有,但细小味薄也。”

(2).传说中神仙 赤松子 的省称。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虚无求列仙, 松子 久吾欺。”《梁书·阮孝绪传》:“愿跡 松子 於瀛海,追 许由 於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 唐 李白 《寄弄月溪吴山人》诗:“待号辞人间,携手访 松子 。” 王琦 注:“ 松子 , 赤松子 也。”

书案

长形写桌

红木书案

经时

历久。 汉 蔡邕 《述行赋》:“余有行于 京洛 兮,遘淫雨之经时。” 晋 葛洪 《抱朴子·省烦》:“昼夜修习,废寝与食,经时学之,一日试之。” 唐 权德舆 《玉台体》之九:“莫作经时别,西邻是 宋 家。” 元 赵孟頫 《题<耕织图>》诗之十七:“欣欣举家喜,稍慰经时勤。”

瓦花

即瓦松。 唐 皮日休 《和鲁望秋赋有期》:“应带瓦花经 汴水 ,更携云实出 包山 。”参见“ 瓦松 ”。

园吏

(1).管理园囿的官吏。 唐 杜甫 《园官送菜》诗:“园吏未足怪,世事固堪论。”

(2).指 庄子 。因其曾为 漆园 吏,故以园吏称之。 唐 岑文本 《龙门山三龛记》:“八儒三墨之所称,其人填邱壠; 柱史 、 园吏 之所述,其旨犹糠粃矣。”按,柱史,指 老子 , 老子 曾官 周 柱下史。

不妨

(1)

最好还是

你不妨现在就告诉他

(2)

无任何害处

你不妨去碰碰运气

(3)

表示怀疑或不确定

我不妨说,传导声音的机械装置是完善的

南华

(1).《南华真经》的省称。即《庄子》的别名。 唐 贾岛 《病起》诗:“灯下《南华》卷,袪愁当酒盃。”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 庄周 《南华》,其文辞瑰崛横放,固独行天地间。” 林纾 《<百大家评选韩文菁华录>序》:“今篤老无用,尚集诸生讲《南华》、《左》、《史》及 韩 、 欧 之文。”

(2). 南华真人 的省称,即 庄子 。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 南华 吾师也,亲居贱职; 东方 达人也,安乎卑位。” 宋 苏轼 《和归去来兮辞》:“已矣乎!吾生有命归有时,我初无行亦无留,驾言随子听所之,岂以师 南华 而废从 安期 。” 况周颐 《蕙风词话续编》卷二:“ 法常 首座《渔父词》云:‘蝶梦 南华 方栩栩,斑斑谁跨 丰干 虎。’”

(3).华南,南 中国 。 陈毅 《夜过江阴履国防废垒有作》诗:“客过风兴敌惶急,军民游击满南 华 。”

事事

(1) 做事

无所事事

(2) 各种事情;每件事

委员会将发现它事事都有人掣肘

还如

恰似,好比。 唐 裴守真 《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南唐 李煜 《子夜歌》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伯喈牛小姐赏月》:“须信离合悲欢,还如玉兔,有阴晴圆缺。”《西游记》第九六回:“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里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贞白

(1).谓守正清白。《后汉书·第五伦传》:“性质慤,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 贡禹 。” 唐 白居易 《唐故溧水县令太原白府君墓志铭》:“公为人温恭信厚,为官贞白严重,友于兄弟,慈于子姪。” 清 方履籛 《祭庄印山夫子文》:“迺锡赤綬,俾全隐迹,栖迟衡门,终保贞白。”

(2).指 南朝 梁 陶弘景 。《云笈七籤》卷五:“﹝ 陶弘景 ﹞ 大同 二年告化,时年八十五,颜色不变,屈伸如常,屋中香气,积日不散,詔赠中散大夫,謚 贞白先生 。” 前蜀 杜光庭 《对表》:“昔者 魏 重 谦之 , 梁 尊 贞白 , 汉 称 曼倩 , 秦 有 子平 ,礼容靡覩於亲规,朝挹皆循於常度。” 清 孙枝蔚 《禅客》诗:“得与 赞公 成二老,懒随 贞白 謁三峯。”

高楼

高层的住宅大楼或办公大楼

天台

(1).谓尚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 胡三省 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 三臺 ”。

(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 程元 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 明 郑仲夔 《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

山名。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 天台 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明 杨珽 《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 天台 路远。”详“ 天台山 ”。

湖目

莲子的异名。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知》:“﹝ 清河王 ﹞语主簿 房叔道 曰:‘湖目之事,吾实未晓。’ 叔道 对曰:‘藕能散血。湖目莲子,故令公思。’”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之二:“ 天台 画得千廻看,湖目芳来百度游。” 宋 苏轼 《忆江南寄纯如》诗之二:“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

百度

(1).百事;各种制度。《书·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贞。” 晋 陆机 《辨亡论》:“天人之分既定,百度之缺粗修。”《新唐书·陈子昂传》:“今百度已备,但刑急罔密,非为政之要。”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夫大君无为,而百度自治。”

(2).犹百刻。指时间。《礼记·乐记》:“八风从律而不姦,百度得数而有常。” 郑玄 注:“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昼夜不失正也。”

(3).多次。 唐 元稹 《追昔游》诗:“花园欲盛千场饮,水阁初成百度过。”

无限

没有尽头;没有限量

前程无限

世机

世俗的机心。 唐 温庭筠 《渭上题》诗之三:“烟水何曾忘世机,暂时相向亦依依。” 明 宋濂 《<用明禅师文集>序》:“其为人脱略世机,不为浮累所缚,有如其诗。” 清 姚鼐 《送朱子颖知泰安府》诗:“遨游谁识为 巴 守?调笑何尝入世机。”

几多

询问数量;多少

布几多长?

身计

(1).生计。 唐 方干 《客行》诗:“乡心日落后,身计酒醒时。” 明 康海 《王兰卿》第三折:“便活到百岁千秋索一死,则不如另寻箇身计。”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涯免沟壑,身计谋樵渔。”

(2).为自身打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求道者,身计也;惜费者,国谋也。身计国谋,不可两遂。” 宋 洪迈 《容斋五笔·人生五计》:“二十为丈夫,骨强志健,问津名利之场,秣马厉兵,以取我胜,如驥伏櫪,意在千里,其名曰身计。”

前休

前人的美善言行。 明 周立靖 《锦笺记·题录》:“ 杏苑 留题,古来盛典,诸公何不赋诗一首,以继前休。”《南宫词纪·仙吕醉罗歌·题黄叔初溪上别业》:“非投辖,便枕流,几多身计钓前休。”

他年

(1).犹言将来,以后。《左传·成公十三年》:“ 曹 人使公子 负芻 守…… 负芻 杀其大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晋 人以其役之劳,请俟他年。” 唐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诗:“他年会著荷衣去,不向山僧道姓名。” 清 龚自珍 《乙酉十二月十九日得汉凤纽白玉印一枚喜极赋诗》:“引我飘摇思,他年能不能?”

(2).往年;以前。 唐 杜甫 《千秋节有感》诗之二:“圣主他年贵,边心此日劳。” 唐 韩愈 《祭虞部张员外文》:“他年诸人,莫有能比。” 唐 薛能 《雕堂》诗:“他年谁识我,心跡在 徐州 。”

何事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 齐 谢朓 《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 方干 《经周处士故居》诗:“愁吟与独行,何事不伤情?”《朱子语类》卷八:“阳气发处,金石亦透,精神一到,何事不成?”

(2).为何,何故。 晋 左思 《招隐》诗之一:“何事待啸歌?灌木自悲吟。”《新唐书·沉既济传》:“若广聪明以收淹滞,先补其缺,何事官外置官?” 宋 刘过 《水调歌头》词:“湖上 新亭 好,何事不曾来?” 清 李渔 《奈何天·狡脱》:“不解天公意,教人枉猜谜:何事痴呆汉,到处逢佳丽?”

醉侯

对好酒善饮者的美称。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之二:“他年謁帝言何事,请赠 刘伶 作醉侯。” 宋 陆游 《百岁》诗:“莫悲晚节功名误,即死犹堪赠醉侯。” 清 曹溶 《沁园春·节饮效稼轩体》词:“老子如今,絶交书就,封爵何劳署醉侯。”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