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延平李公足择善

作者:五迈 朝代:宋代

简延平李公足择善原文

昔人重相思,千里且命驾。
我家去游洋,相望缠四舍。
偃息岂不思,吉服讵可借。
惟凭一雁翔,敢望双凫下。
日者闻琴堂,墨绶将解卸。
东阁领群英,胜游当首夏。
惠然访九仙,云物争迎迓。
拂石纳晚凉,秉烛娱清夜。
吉碑共摩挲,吉梦相矜诧。
物色故老言,赤鲤何年化。
题诗富锦囊,仙境为增价。
是地近吾庐,过从何未暇。
初传尚未疑,后信良多讶。
世态如浮云,炎凉更代谢。
高谊定不然,寄声来慰藉。

诗词问答

问:简延平李公足择善的作者是谁?答:五迈
问:简延平李公足择善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五迈的名句有哪些?答:五迈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昔人

前人;古人

相思

互相思念,多指男女彼此思慕

千里

指千里马

先王之千里。——《吕氏春秋·察今》

命驾

命人驾车马,也指乘车出发

我家

(1).称自己。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小人》:“ 宣和 间,有 辽国 右金吾卫上将军 韩正 归朝,授检校少保节度使,对中人以上説话,即称小人,中人以下,即称我家。”《醒世姻缘传》第二回:“ 计氏 説道:‘我家脸丑脚大,称不起和一伙汉子打围,躲在家中,安我过日子的分罢了。’”

(2).我们家;我家的。《汉书·霍光传》:“丞相数言我家,独无罪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王珣 疾,临困,问 王武冈 曰:‘世论以我家领军比谁?’”《新唐书·崔液传》:“ 液 字 润甫 ,尤工五言诗。 湜 叹,因字呼曰:‘ 海子 ,我家龟龙也。’”

相望

互相对望

雕栏相望焉。——《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

邻国相望。——《史记·货殖列传》

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东西相望。——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偃息

(1) 休养;歇息

(2) 停息;止息

岂不

难道不…?怎么不…?

岂不容易?

吉服

(1).古祭祀时所著之服。祭祀为吉礼,故称。《周礼·春官·司服》:“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2).泛指礼服。《后汉书·安帝纪》:“皇太后御 崇德殿 ,百官皆吉服。” 唐 韩愈 《祭穆员外文》:“我归自西,君反吉服。”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御史方伯相殴》:“ 王 奋拳击之, 顾 不能胜,堕冠弛带,以吉服而盘旋于地。”《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珍 令 贾蓉 次日换了吉服,领凭回来。”

讵可

岂可。《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詎可知,而闭长者乎?” 唐 韩愈 《感春》诗之四:“音容不接祗隔夜,凶讣詎可相寻来。” 清 戴名世 《吴江两节妇传》:“新妇所以不死者,将代吾夫以事其母,詎可失节他适!”

双凫

(1).两只水鸟;两只野鸭。 汉 扬雄 《解嘲》:“譬若江湖之崖,渤澥之岛,乘雁集不为之多,双鳧飞不为之少。” 宋 黄庭坚 《次韵清水岩》:“双鳧能来游,俗子跡可扫。” 元 虞集 《苏武慢》词:“乘雁双鳧,断芦漂苇,身在画图秋晚。”

(2).《后汉书·方术传上·王乔》:“ 王乔 者, 河 东人也。 显宗 世,为 叶 令。 乔 有神术,每月朔望,常自县诣臺朝。帝怪其来数,而不见车骑,密令太史伺望之。言其临至,輒有双鳧从东南飞来。於是候鳧至,举罗张之,但得一隻舃焉。乃詔尚方诊视,则四年中所赐尚书官属履也。”后用为地方官的故实。 唐 徐凝 《送李补阙归朝》诗:“駟马归 咸秦 。双鳧出 海门 。” 宋 苏轼 《次韵陈海州书怀》:“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鳧去莫攀。”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现如今拥双鳧做宰臣,许下我五花誥为县君。”

日者

(1).古时以占候卜筮为业的人。《墨子·贵义》:“ 子墨子 北之 齐 ,遇日者。”《史记·日者列传》 裴駰 题解:“古人占候卜筮,通谓之‘日者’。” 唐 贾岛 《逢博陵故人彭兵曹》诗:“偶逢日者教求禄,终傍泉声拟置家。”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四:“﹝ 宋咸 ﹞犹未第,客游 鄱阳 。有日者妙於星术, 宋 往叩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有故家子,日者推其命大贵,相者亦云大贵。”

(2).往日;从前。《战国策·齐策五》:“日者, 中山 悉起而迎 燕 赵 ,南战於 长子 ,败 赵 氏。”一本作“ 昔者 ”。《汉书·高帝纪下》:“ 吴 ,古之建国也,日者 荆王 兼有其地,今死亡后。” 颜师古 注:“日者,犹往日也。”《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元年》:“大臣之食,皆民脂膏。日者品味太多,徒为虚费,自今进可口者数品而已。”

(3).近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九月戊辰,地震裂。制詔曰:‘日者地震, 南阳 尤甚。’”《金史·仆散揆传》:“以汝 宣献皇后 之亲,故令尚主,谓当以忠孝自励。日者乃与外人窃议,汝腹中事朕不能测,其能归田里。”

(4).谓某日。 梁启超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五节:“﹝ 加里波的 ﹞以 桑安尼阿 一战,获全捷,凯旋於 门德维拉府 ……日者 法国 水师提督慕其高义,造门求謁,则数椽败屋,不堪风雨。”

墨绶

结在印钮上的黑色丝带。《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县令、长,皆 秦 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铜印黑綬。”《后汉书·蔡邕传》:“墨綬长吏,职典理人。”后因以“墨綬”作为县官及其职权的象征。 唐 岑参 《送宇文舍人出宰元城》诗:“县花迎墨綬,关柳拂铜章。” 宋 司马光 《送上雒王推官经臣》诗:“墨綬百里宰,红蕖幕府僚。”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昔为 真州 宰,墨綬垂芬芳。”

解卸

止息,休息。《敦煌变文集·燕子赋》:“﹝雀儿﹞仰答:‘但雀儿祇缘脑子避难,蹔时留连鷰舍。既见空闲,暂歇解卸。’”

东阁

(1).东厢的居室或楼房。古乐府《木兰诗》:“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间牀。”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伏日苦热》:“北林开逸径,东阁敞閒扉。”

(2).古代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的地方。 唐 李商隐 《九日》诗:“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一本作“ 閤 ”。 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南楼。”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今日个东阁玳瑁筵,煞强如西厢和月等。” 清 龚自珍 《乙酉腊见红梅一枝思亲而作时客昆山》诗:“南天初返棹,东阁正留宾。”按,此义本作“东閤”,后世閤、阁形近音同混用。参见“ 东閤 ”。

(3). 明 清 两代大学士殿阁之一。 洪武 十五年始置。 清 仍之。参阅《明史·职官志一》、《清史稿·职官志一》。

(4).阁名。指 东亭 。故址在今 四川省 崇庆县 东。 唐 杜甫 《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诗:“ 东阁 官梅动诗兴,还如 何逊 在 扬州 。” 仇兆鰲 注:“ 东阁 ,指 东亭 。”一说谓款待宾客之所。参阅 宋 张邦基 《墨庄漫录》卷一。

東閤:东向的小门。《汉书·公孙弘传》:“ 弘 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於是起客馆,开东閤以延贤人。” 王先谦 补注引 姚鼐 曰:“此閤是小门,不以贤者为吏属,别开门延之。”《后汉书·周黄徐等传序》:“ 东平王 苍 为驃骑将军,开东閤延贤俊。”后因以称宰相招致款待宾客之所。 唐 孟浩然 《题长安主人壁》诗:“久废南山田,谬陪东閤贤。”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閤,为邦属故园。”

胜游

(1).快意的游览。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金 元好问 《探花词》:“美酒清歌结胜游,红衣先为渚莲愁。” 明 杨慎 《自香松堡至金龙哨》诗:“云隈月渚两风流,并马探春亦胜游。” 阿英 《盐乡杂信》十一:“觉得今日的胜游,其结果,不过是增加来日的悲痛而已。”

(2).指胜游之地。 唐 韩愈 《秋字》诗:“莫以 宜春 远,江山多胜游。”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 徽宗 艮岳 为胜游六七,曰 跃龙涧 、 漾春坡 、 桃花闸 、 雁池 、 迷真洞 ,其餘胜跡不可殫记。”

首夏

始夏,初夏。指农历四月。 三国 魏 曹丕 《槐赋》:“伊暮春之既替,即首夏之初期。”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赤石进帆海》诗:“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唐 魏徵 《暮秋言怀》诗:“首夏别京辅,杪秋滞三河。” 吴沛霖 《春尽日寄林三金陵》诗:“倘许一缄重报我,但言首夏莫言春。”

惠然

顺心的样子

惠然莅临

惠然肯来(函柬用语,表示欢迎客人光临的言词)

九仙

(1).九类仙人。 南朝 梁武帝 《登名山行》:“采药逢三岛,寻真遇九仙。”《云笈七籤》卷三:“九仙者,第一上仙,二高仙,三火仙,四玄仙,五天仙,六真仙,七神仙,八灵仙,九至仙。”

(2).泛指众仙。 唐太宗 《望终南山》诗:“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唐 顾况 《曲龙山歌》:“九仙傲倪折五芝,翠凤白麟回异道。”

云物

(1).云的色彩。《周礼·春官·保章氏》:“以五云之物,辨吉凶、水旱降丰荒之祲象。” 郑玄 注:“物,色也。视日旁云气之色…… 郑司农 云:以二至二分观云色,青为虫,白为丧,赤为兵荒,黑为水,黄为丰。”《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遂登观臺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为备故也。” 杜预 注:“云物,气色灾变也。”《新唐书·李元谅传》:“既会, 元谅 望云物曰:‘不祥,虏必有变!’传令约部伍出阵。” 清 刘大櫆 《重修凤山台记》:“古之为臺者以书云物,后之为臺者以作观游。”

(2).云气、云彩。 晋 葛洪 《抱朴子·知止》:“若夫 善卷 、 巢 、 许 、 管 、 胡 之徒,咸蹈云物以高騖,依龙凤以竦迹。” 唐 杜甫 《敬赠郑谏议十韵》:“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 宋 范成大 《光相寺》诗:“云物为人布世界,日轮同我行虚空。”

(3).景物,景色。 南朝 齐 谢朓 《高松赋》:“尔乃青春受谢,云物含明,江皋緑草,曖然已平。” 宋 范成大 《冬至日铜壶阁落成》诗:“故园云物知何似,试上东楼直北看。” 夏曾佑 《丙申之冬入天津洎己亥秋始得归将行赋此》:“从此归帆好云物,分明点点入新愁。”

迎迓

犹迎接。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至则迎迓承奉。”《儒林外史》第三四回:“前日枉顾,有失迎迓。”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 九嶷 的女神缤纷地前往迎迓。”

秉烛

谓持烛以照明。 唐 孟浩然 《春初汉中漾舟》诗:“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宋 梅尧臣 《送道损司门》诗:“朝看不足暮秉烛,何暇更寻桃与杏。”《三国演义》第七七回:“起坐内室,秉烛看书。”《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丫头秉烛伺候。”

清夜

清静的夜晚。 汉 司马相如 《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於洞房。” 唐 李端 《宿瓜州寄柳中庸》诗:“怀人同不寐,清夜起论文。”《花月痕》第四六回:“而内阁大臣,尤循常袭故,旅进旅退於唯唯诺诺之间,清夜捫心,其能 * 乎?”

摩挲

用手抚摩

与一老公共摩挲铜人。——《后汉书·蓟子训传》

吉梦

(1).吉祥的梦。《周礼·春官·占梦》:“季冬,聘王梦,献吉梦于王。王拜而受之。”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二》:“ 真德秀 会试於行都,祈梦於 吴山 梓潼庙 ……是夜得吉梦,其年果及第。”

(2).指生男育女的喜梦。《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羆,维虺维蛇……维熊维羆,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唐 杜甫 《徐卿二子歌》:“君不见 徐卿 二子生絶奇,感应吉梦相追随。” 宋 沉遘 《章穆皇后斋文》:“授神筴於泰元,占维熊於吉梦。” 明 徐霖 《绣襦记·汧国流馨》:“鱼水愿和同,早叶熊羆吉梦。”

矜诧

夸耀。 宋 陆游 《条对状》:“造作威福,矜诧事权。”

物色

(1) 牲畜的毛色

(2) 按一定标准去访求

乃令以物色访之。——《后汉书·严光传》

物色人才

为巡船所物色。——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瞅见;看到

免亲友物色

(4) 风物;景色

(5) 各种物品

故老

(1).元老;旧臣。《诗·小雅·正月》:“召彼故老,讯之占梦。” 郑玄 笺:“君臣在朝,侮慢元老,召之不问政事,但问占梦。”《汉书·艺文志》:“古制,书必同文,不知则闕,问诸故老。” 唐 韩愈 《永贞行》:“元臣故老不敢语,昼卧涕泣何汍澜。”

(2).年高而见识多的人。 晋 陶潜 《咏二疏》:“促席延故老,挥觴道平素。” 金 王若虚 《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事实始末,虽不能详;而故老所传,犹得见其为人之大略。” 袁鹰 《悲欢·飞》:“ 淮安 故老相传:从幼年时代起,他就爱倚在城中心 镇淮楼 的石栏杆上……伫目纵望遥天。”

(3).前朝遗老。 宋 王安石 《和微之登高斋》:“百年故老有存者,尚忆 世宗 初伐 淮 。” 明 宋濂 《元故曾府君石表辞》:“当 宋 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清 赵翼 《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比之自讳失节,反託於遗民故老者,更不可同年语矣。”

赤鲤

赤色鲤鱼。传说中仙人所骑。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 琴高 , 赵 人也。能鼓琴。为 宋康王 舍人。行 涓 彭 之术,浮游 冀州 、 涿郡 间,二百餘年。后辞入 涿水 中,取龙子。与诸弟子期之曰:‘明日皆洁斋,候於水旁,设祠屋。’果乘赤鲤鱼出,来坐祠中。”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诗:“赤鲤涌 琴高 ,白龟道 冯夷 。” 宋 王安石 《小姑》诗:“初学水仙骑赤鲤,竟寻山鬼从文貍。”

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

(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锦囊

(1).用锦制成的袋子。古人多用以藏诗稿或 * 。《南史·徐湛之传》:“以锦囊盛 武帝 纳衣,掷地以示上。”《新唐书·文艺传下·李贺》:“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 宋 苏舜钦 《送王杨庭著作宰巫山》诗:“落笔多佳句,时应满锦囊。”《花月痕》第四回:“忽奉令箭一枝,锦囊一个,内固封密札。”

(2).借指诗作。 宋 杨万里 《云龙歌赠陆务观》:“金印斗大值几钱?锦囊山齐今几篇?” 清 赵翼 《周长庚邂逅山塘具述倾注之意答诗志愧》:“锦囊幸免遭投厠,红袖知谁肯拂尘。”参见“ 锦囊佳句 ”。

(3).吐绶鸡的别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禽二·吐绶鸡》:“﹝吐綬鷄﹞《古今注》谓之锦囊。”

仙境

神话般的想象的国土

吾庐

我的屋舍。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一:“众鸟欣有託,吾亦爱吾庐。” 唐 白居易 《吾庐》诗:“吾庐不独贮妻儿,自觉年来侵身衰。” 元 张可久 《人月圆·三衢道中有怀会稽》曲:“不如归去, 香炉峰 下,吾爱吾庐。”

过从

来访;相互往来

得友天下士,旦夕相过从。——归有光《邢州叙述》

未暇

谓没有时间顾及。 汉 张衡 《东京赋》:“因 秦 宫室,据其府库,作 洛 之制,我则未暇。” 汉 刘桢 《杂诗》:“驰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 镜机子 曰:﹞‘此肴饌之妙也,子能从我而食之乎?’ 玄微子 曰:‘予甘藜藿,未暇此食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曾名品之未暇,何事理之能闲哉!”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如右所言,大抵关於种类,而於情伪得失,未暇论也。”

尚未

至今未曾;还没有。 

例句: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三回:“正是科尔沁部统领明安,尚未行礼,即大哭道“全部军士都败没了,贵统领布塞闻已战死了。” 

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左拉

世态

指社会上人与人相处的人情世故

也索氢世态炎凉心中暗忖。——佚名《冻苏秦》

浮云

(1)

(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

(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炎凉

热和冷,比喻对待地位不同的人或者亲热,或者冷淡的不同态度

世态炎凉

代谢

(1) 更替、交替变换

新陈代谢

(2) ;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清· 洪亮吉《治平篇》

高谊

(1) 敬称别人对自己或他人的崇高的情谊

高谊薄云

(2) 崇高的信念或行为。也作“高义”

不然

(1)

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其实不然

(2)

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否定对方的话

不然,事情没有那样简单

(3)

否则,表转折,不这样做就会出现相反的结果或情况

我得早点去,不然就赶不上大车了

(4)

否则

要去就别迟到,不然,就甭去了

寄声

托人传话。《汉书·赵广汉传》:“ 界上 亭长寄声谢我,何以不为致问?” 晋 陶潜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获》诗:“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一:“ 党项羌 掠 回鶻 贡物, 遵诲 寄声誚让之, 羌 惧,即遣使谢,归其所掠。” 清 支机生 《珠江名花小传》卷三:“屡託人寄声邀予,因事冗未往。”

慰藉

安慰;抚慰

报以殊礼,言称字,用敌国之仪,所以慰藉之良厚。——《后汉书·隗嚣传》

闭目养神,聊以慰藉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