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作者:王哲 朝代:元代

行香子原文

三鼓才分,火德行香。
月初端、正照心王。
红红赫赫,炜炜煌煌。
见本真生,灵真慧,太真匡。
三处均匀,一路平康。
睹青天、瑞霭舒张。
纵横攒聚,能罩圆方。
早弄环。
持璧,执璋。

诗词问答

问:行香子的作者是谁?答:王哲
问:行香子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行香子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王哲的名句有哪些?答:王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三鼓

(1).渭三度击鼓。《左传·庄公十年》:“ 齐 人三鼓。” 宋 杨万里 《仲良见和再和谢焉》诗:“吾才三鼓竭,君思九江宽。”

(2).三更。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书证》:“ 汉 魏 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红楼梦》第一回:“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马僧》:“未三鼓,公起视,自饲马。”

才分

人的聪明才智

火德

(1).五德之一。以五行中的火来附会王朝历运的称火德。《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 张守节 正义:“ 秦 以 周 为火德。能灭火者水也,故称从其所不胜於 秦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火德既微,运缠大过。” 李善 注:“火德,谓 汉 也。 班固 《汉书·高纪赞》曰:‘旗帜尚赤,协于火德。’”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用事切当》:“ 淳熙 中, 孝宗 及皇太子朝上皇於 德寿宫 ,置酒赋诗为乐,从臣皆和。 周益公 ( 必大 )诗云:‘一丁扶火德,三合巩皇基。’盖 高宗 生于 大观 丁亥, 孝宗 生于 建炎 丁未, 光宗 生于 绍兴 丁卯故也。” 清 袁枚 《赤壁》诗:“ 汉 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2).火的功能。 唐 刘禹锡 《武陵观火》诗:“火德资生人,庸可一日无?” 明 茅元仪 《火药赋》:“五材并用,火德最灵,秉荧惑之精气,酌朱雀之权衡。”

(3).指热力。 南朝 梁 沉约 《五引曲·徵引》:“滔滔夏日火德昌,八音备举乐无疆。” 唐 皎然 《酬薛员外谊苦热行见寄》诗:“火德烧百卉,瑶草不及荣。”

(4).称南岳之神。 宋 姜夔 《铙歌吹曲·沅之上》:“岧岧镇山,火德之纪,真人方兴,百神仰止。”

行香

(1).古代礼拜神佛的一种仪式。始于 南北朝 。初,每燃香熏手,或以香末散行。 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炉巡行道场,或仪导以出街。《南史·王僧达传》:“先是, 何尚之 致仕,復膺朝命,於宅设八关斋,大集朝士,自行香。” 唐 张籍 《送令狐尚书赴东都留守》诗:“行香暂出天桥上,巡礼常过禁殿中。”《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国忌日,两京大寺各二,以散斋僧尼。文武五品已上,清官七品已上皆集,行香而退。”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下:“行香起於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每燃香燻手,或以香末散行,谓之行香。 唐 初因之。 文宗 朝, 崔蠡 奏设斋行香,事无经据,乃罢。 宣宗 復释教,行其仪。 朱梁 开国,大明节百官行香祝寿。 石晋 天禧 中, 竇正固 奉国忌行香,宰臣跪炉,百官立班,仍饭僧百人,即为规式。国朝至今因之。”《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一日,爱子 王雱 病疽而死, 荆公 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 荆公 亲自行香拜表。”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二:“僧道法事有行香。 姚宽 《西溪丛语》谓起于 后魏 及 江 左 齐 梁 间,初以香末散行为行香。 唐 以后则斋主持香鑪巡行坛中及街市,至今皆然。案释氏《贤愚经》:‘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此香末散行之行香也。《唐会要》:‘ 开成 五年四月,中书门下奏天下州府每年常设降诞斋,行香后令以素食宴乐。’此持鑪巡行之行香也。”《儒林外史》第四回:“众和尚吃完了斋,洗了脸和手,吹打拜懺,行香放灯,施食散花,跑五方,整整闹了三昼夜,方纔散了。”《红楼梦》第一○二回:“三位法官行香取水毕,然后擂起法鼓。” 克非 《春潮急》三三:“‘走快点哇!’妻子掉的太远,他停下来催促,‘又不是在“行香”!’”

(2). 明 清 时官吏每至朔望入庙焚香叩拜,或新官赴任后举行入庙焚香仪式,均称行香。《初刻拍案惊奇》卷十:“行香讲书已过,便张告示,先考府学及 天台 、 临海 两县。”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行香》:“外省文武官每朔望向文武庙行香……朔望朝拜亦是旧制,而与行香为两事。 王棠 《知新録》谓 洪武 十七年詔,朔望日郡县官以下诣学行香,则朔望朝拜及行香并为一事,乃 洪武 制。”《中国现在记》第五回:“不多几日,早到了 黄梅县 地界,早有书差办下一座公馆,看了九月十四辰时接印。一切行香、巡城、放告,都是照例公事,不在话下。”

月初

每月开始

心王

佛教语。指法相宗所立五位法中的心法。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与心所有法相对。见《百法明门论》。亦泛指心。心为三界万法之主,故称。《涅槃经·寿命品》:“头为殿堂,心王居中。” 唐 王维 《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光宅真空,心王之四履;建功无旱,法将之万胜。” 唐 刘禹锡 《闲坐忆乐天以诗问酒熟未》:“减书存眼力,省事养心王。”《景德传灯录·志公和尚》:“心王自在翛然,法性本无十缠。”

红红

唐 代著名歌姬。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歌》:“ 大历 中,有才人 张红红 者,本与其父歌於衢路丐食。过将军 韦青 所居。 青 於街牖中闻其歌者喉音寥亮,仍有美色,即纳为姬。其父舍於后户,优给之。乃自传其艺。颖悟絶伦。尝有乐工自撰一曲,即古曲《长命西河女》也,加减其节奏,颇有新声。未进闻,先印可(“印可”亦作“侑歌”)於 青 。 青 潜令 红红 於屏风后听之。 红红 乃以小豆数合,记其节拍。乐工歌罢, 青 因入问 红红 如何,云已得矣。 青 出紿云:‘某有女弟子,久曾歌此,非新曲也。’即令隔屏风歌之,一声不失。乐工大惊异……寻达上听,翊日召入 宜春院 ,宠泽隆异,宫中号记曲娘子。”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 红红 记曲采春歌,我亦闻歌唤奈何。” 清 吴伟业 《听朱乐隆歌》诗之四:“会看记曲 红红 笑,唤下丹青弄碧簫。”

赫赫

显赫的样子

赫赫乎可象也。——明· 刘基《卖柑者言》

炜炜

(1).华盛貌。 晋 夏侯湛 《朝华赋》:“灼煌煌以煒煒,独崇朝而达暮。”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丹木玉膏》:“丹木煒煒,沸沸玉膏。” 宋 司马光 《处州缙云县尉张君墓志铭》:“苑被嘉木,煒煒其华。”

(2).光彩炫耀貌。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瀖濩燐乱,煒煒煌煌。” 郭沫若 《游埃及杂吟·宿开罗市Seminamis旅馆》:“煒煒堡头桥,霓虹夜不消。”

煌煌

明亮辉耀貌

明星煌煌

本真

(1) 本源;真相;本来面貌

掩盖本真

(2) 〈方〉∶纯洁真诚

为人本真

灵真

道教指修真得道。《汉武帝内传》:“又欲令悠悠者,知天地间有此灵真之事,足以却不信之狂夫耳!” 唐 韦应物 《学仙》诗之一:“昔有道士求神仙,灵真下试心确然。”《云笈七籤》卷七九:“涤荡秽俗,许以更始,修心慎违,希企灵真。”

太真

(1).原始混沌之气。《文选·傅毅<舞赋>》:“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 李善 注:“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

(2).仙女名。《云笈七籤》卷九八:“ 太真夫人 者, 王母 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 婉罗 ,字 勃遂 。”

(3). 唐 杨贵妃 号。《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 唐 罗隐 《牡丹》诗:“日晚更将何所似, 太真 无力凭栏干。”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 鶯鶯 ﹞有倾国倾城之容, 西子 、 太真 之颜。” 明 杨珽 《龙膏记·邪萌》:“丰若有餘,柔若无骨,嘖嘖 太真 、 飞燕 ,旷世兼长。”

(4).道教称黄金为太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一·金》﹝释名﹞引 陶弘景 曰:“仙方名金为太真。”

均匀

(1) 事物各部分数量分布相同

雨水均匀

(2) 时间的间隔相等

呼吸均匀

一路

(1) 在整个的行程中;沿路

一路领先

一路奇景。——《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一路逐队而行。——《广东军务记》

(2) 贯穿旅程

一路多保重

(3) 同一类

一路货

(4) 同一方向进行,走同样路

咱们是一路吗?

(5) 一起(来、去、走)

我与他一路来的

(6) 一列

成一路纵队齐步走

平康

(1).平安。《书·洪范》:“平康正直,彊弗友刚克,燮友柔克。” 孔 传:“世平安用正真治之。”一说,中正和平。 曾运乾 正读:“平康者,中正和平,不刚不柔也。”《魏书·任城王云传》:“平康之世,可以寄安。”

(2). 唐长安 丹凤街 有 平康坊 ,为妓女聚居之地。亦称 平康里 。 唐 孙棨 《北里志·海论三曲中事》:“ 平康 入北门,东迴三曲,即诸妓所居。” 元 李好文 《长安志图》:“ 平康 为 朱雀街 东第三街之第八坊。”后因以为妓女所居的泛称。 宋 杜安世 《山亭柳》词:“暗添春宵恨,恨平康恣迷欢乐。”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情痴》:“有 紫珊居士 者,喜步平康,一日游 秦淮河 上,与妓者 翘云 相爱甚篤。” 方荣杲 《题红薇感旧记》诗:“那知义侠出平康,羞煞 邯郸 击剑郎。”

青天

(1) 蔚蓝色的天空

(2) 晴朗的白天。比喻清官

老百姓管包公叫“包青天”

瑞霭

吉祥的云气

舒张

心肌由紧张状态变为松弛状态

舒张压

纵横

(1)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犹有曲挺纵横者。

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

(2)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3)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4) 放肆;无所顾忌

(5) 指合纵连横

攒聚

紧密聚集;聚拢

圆方

(1).古代盛菜肴的器具。《文选·张衡<南都赋>》:“珍羞琅玕,充溢圆方。” 李善 注:“圆方,器也。” 汉 王粲 《公讌》诗:“佳肴充圆方,旨酒盈金罍。” 清 钱谦益 《重阳次日徐二尔从馈糕蟹》诗:“肴具圆方杂醢熬,白衣今日送衡茅。”

(2).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因以“圆方”代称天地。语出《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 唐 刘禹锡 《楚望赋》:“圆方相涵,游气杳冥。”

(3).谓随物赋形,或方或圆。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委曲》:“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宋 范仲淹 《金在熔赋》:“因烈火而变化,逐懿范而圆方。”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