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堂口号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七叶堂口号原文

避暑禅堂称七叶,循名责实未明言。

一花五叶非关此,意在青莲佛偈存。

诗词问答

问:七叶堂口号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七叶堂口号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七叶堂口号是什么体裁?答:七绝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六

2. 白居易有天竺寺七叶堂避暑诗

参考注释

避暑

(1) 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 避免中暑

禅堂

参禅处所;僧堂

同入禅堂

七叶

(1).七世;七代。 南朝 梁 任昉 《为萧扬州荐士表》:“七叶重光,海内冠冕。”《隋书·孝义传·郭儁》:“家门雍睦,七叶共居。” 唐 李白 《酬张卿夜宿南陵见赠》诗:“尔来得茂彦,七叶仕汉餘。”

(2).见“ 七叶树 ”。

循名责实

按其名而求其实,要求名实相符。《文子·上仁》:“循名责实,使有司以不知为道,以禁苛为主,如此则百官之事,各有所考。”《淮南子·主术训》:“故有道之主……循名责实,使有司任而弗詔,责而弗教。” 北齐 樊逊 《求才审官对》:“循名责实,选众举能。” 宋 曾巩 《请以近更官制如周官六典为书》:“臣适典明命,亦得各以百执事所分之职,载於训词,以飭戒在列,以称陛下董正治官,循名责实之意。” 毛 * 《新民主主义论》五:“我们现在虽有 中华民国 之名,尚无 中华民国 之实,循名责实,这就是今天的工作。”

明言

(1).明著之言;明白的话。《战国策·秦策一》:“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辩言伟服,战攻不息。” 吴师道 补正:“谓明著之言,章显之理。” 续范亭 《五百字诗》:“古人有明言,兵后成荒年。”

(2).犹明辩。明白辩说。《庄子·大宗师》:“汝必躬行仁义而明言是非。”

(3).明白说出来。《韩非子·说难》:“贵人有过端,而説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则身危。”《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船上人多,切勿明言!”

(4).明哲的话。如 明 冯梦龙 《古今小说》又名《喻世明言》。

一花五叶

佛教传到 中国 后,禅宗以 达摩 为祖,谓一花;后衍成 曹洞 、 临济 、 云门 、 沩仰 、 法眼 五派,谓五叶。《景德传灯录·菩提达摩》:“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宋 黄庭坚 《渔家傲》词:“面壁九年看二祖,一花五叶亲分付。” 元 鲜于枢 《困学斋杂录》引 宋 雪窦 禅师《真迹》诗:“末代儿孙列户牖,一花五叶失其传。”

非关

不是因为;无关。 唐 宋之问 《燕巢军幕》诗:“非关怜翠幕,不是厌朱楼。” 明 刘基 《张子英闲止斋》诗之三:“筑室在城市,而无闤闠声。非关远人世,虑涤境自清。”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非关今日面皮娇,祇为当年舌太饶。”

青莲

(1).青色莲花。瓣长而广,青白分明。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发青莲於王宫,验奇花於陆地。” 胡之骥 注:“ 观音大士 生於王宫,坐青莲花上。”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呾叉始罗国》:“掬除洒扫,涂香散花,更採青莲,重布其地,恶疾除愈,形貌增妍,身出名香,青莲同馥。”

(2).指像青莲一样的颜色。 南朝 梁元帝 《玄览赋》:“紫紺之堂临水,青莲之臺带风。”

(3).喻佛眼。 北周 庾信 《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序》:“从容满月,照耀青莲。” 倪璠 注:“《维摩经》曰:‘目浄修广如青莲。’” 宋 苏辙 《魏佛狸歌》:“青莲湛然俛下视,击鉦卷斾抽行营。”《古尊宿语录》卷十一:“上堂云:青莲视瞬已多繁, 迦叶 微微笑自谩。”

(4).佛教以为莲花清净无染。故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1)指佛寺。 唐 刘长卿 《戏赠干越尼子歌》:“亭亭独立青莲下,忍草禪枝绕精舍。” 宋 苏轼 《同王胜之游蒋山》诗:“朱门收画戟,紺宇出青莲。”自注:“ 荆公 宅已为寺。” 明 高启 《题黄鹤仙人画》诗:“緑桂骚人宅,青莲释 * 。”(2)指佛经。 唐 刘禹锡 《闻董评事疾因以书赠》诗:“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清 钮琇 《觚賸续编·妙霓》:“以是口诵青莲,虔皈摩朅;手裁紫凤,巧迈因祗。”(3)犹净土。佛家所谓极乐世界。 唐太宗 《为战阵处立寺诏》:“望法鼓所振,变炎火於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於甘露。”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紫綬金章,錮蔽了白马青莲旧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续黄粱》:“僧曰:‘修德行仁,火坑中有青莲。’”

(5).指 九华山 。 九华山 在 安徽省 青阳县 南二十里,旧名 九子山 。九峰犹如莲花削成,故称 九华山 。 唐 曹唐 《望九华寄池阳杜员外》诗:“差差玉剑寒鋩利,褭褭青莲翠叶重。” 明 周浈 《舟中望九华山》诗:“刻削冠青莲,雕鏤矗丹笋。” 清 吴瞻泰 《自题莲花峰顶试泉图》诗:“万仞青莲上,梯云为试泉。”

(6).见“ 青莲居士 ”。

佛偈

佛经中的颂词。多用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至多言为句,四句合为一偈。《红楼梦》第七一回:“两个姑子先念了佛偈。”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