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德言暂馆于别墅

作者:郑清之 朝代:宋代

郑德言暂馆于别墅原文

我如杜甫逢王翰,君似梁鸿领孟光。
花竹自惭非独乐,杼机聊喜听邻墙。
赋成宁笑老伧父,瓮熟定容同舍郎。
他日杨花飞燕子,可能长记陆宣庄。

诗词问答

问:郑德言暂馆于别墅的作者是谁?答:郑清之
问:郑德言暂馆于别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郑清之的名句有哪些?答:郑清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杜甫

(712—770) 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甫被公认为唐代以来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梁鸿

东汉 梁鸿 与妻 孟光 相敬如宾,后以“梁鸿”喻指丈夫,亦喻贤夫。 明 张煌言 《得友人书道内子艰难状》诗之一:“尺牘胡然至,寒温不自通……鹿车谁共挽,羞杀是 梁鸿 。”此为作者自指。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 * 》:“盟深金石,妹喜嫁得 梁鸿 ;刼转沧桑,郎忽贫如 司马 。”参见“ 梁鸿案 ”。

孟光

东汉 隐士 梁鸿 之妻,字 德曜 。夫妻隐居于 霸陵山 中,以耕织为生。后至 吴 。 鸿 为佣工,每食时, 光 必举案齐眉,以示敬爱。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后作为古代贤妻的典型。 宋 司马光 《送酒与邵尧夫因戏之》诗:“请君呼取 孟光 饮,共插花枝煮药苗。”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他人行别样的亲,俺根前取次看,更做道 孟光 接了 梁鸿 案。”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辞婚》:“但俺小姐德不下于 孟光 ,状元才可超于 司马 ,堪为佳配。” 清 钮琇 《觚賸·睐娘》:“ 孟光 同隐,未得其人; 弄玉 俱仙,徒为虚语。”

自惭

自己感到惭愧

听了他这番话,我更感自惭

非独

非但;不但

面对歹徒,非独毫无惧色,还勇敢地与之搏斗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杼机

(1).织机。 晋 郭泰机 《答傅咸》诗:“寒女虽巧妙,不得秉杼机。” 唐 孟郊 《赠韩郎中愈》诗:“朝吟枯桑柘,暮泣穿杼机。” 明 魏禧 《秋虫五章》诗之四:“曰谋诸妇,维此杼机。”

(2).比喻思考的契机。犹胸臆。 明 宋濂 《跋黄鲁直书》:“昔人称公以草木文章,发我杼机;花竹和气,验人安乐。”

伧父

晋 南北朝 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之为“傖父”。《晋书·文苑传·左思》:“初, 陆机 入 洛 ,欲为此赋,闻 思 作之,抚掌而笑,与弟 云 书曰:‘此间有傖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昨有一傖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南朝 谓北人曰‘傖父’,或谓之‘虏父’。” 清 吴伟业 《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二 陆 来 江 左,三 张 入 洛 中……傖父休轻笑,吴儂雅自雄。”后用以泛指粗俗、鄙贱之人,犹言村夫。 元 刘敏中 《黑漆弩·村居遣兴》曲之一:“长巾阔领深村住,不识我唤作傖父。”《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傖父何知风雅缘,贪看古蹟只因钱。” 清 顾炎武 《与黄太冲书》:“离羣索居,几同傖父,年逾六十,迄无所成。”

同舍郎

同居一舍的郎官。后亦泛指僚友。《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直不疑 ﹞同舍有告归,误持同舍郎金去。已而金主觉,妄意 不疑 , 不疑 谢有之,买金偿。而告归者来而归金,而前郎亡金者大慙。” 唐 刘禹锡 《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诗:“邻境诸侯同舍郎, 芷江 兰浦恨无梁。”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神仙·神佛佑人再生》:“其父归,偕同舍郎读之,字皆若《仓頡》,不甚辨,相与惊怪。”

他日

(1) 将来;来日,将来的某一天或某一时期

他日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他日驴一鸣。——《战国策·魏策》

他日不忘老人芋。——清· 周容《芋老人传》

愿他日得志。

(2) 以往;昔日

杨花

指柳絮。 北周 庾信 《春赋》:“新年鸟声千种囀,二月杨花满路飞。” 唐 李白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 龙标 过 五溪 。” 宋 陈偕 《满庭芳·送春》词:“榆荚抛钱,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西湖佳话·六桥才迹》:“杨花若不沾泥去,尚可随花落绣裀。” 曹禺 《王昭君》第一幕:“你看,柳絮!杨花!多么轻的杨花呀!”

飞燕

亦作“ 飞鷰 ”。 1.飞翔的燕子。《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思为双飞鷰,衔泥巢君屋。”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李陵<从军>》:“袖中有短书,愿寄双飞燕。”

(2).指 汉成帝 赵皇后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 孝成赵皇后 ,本 长安 宫人……学歌舞,号曰 飞燕 。” 南朝 宋 鲍照 《代朗月行》:“鬢夺 卫女 迅,体絶 飞燕 先。” 唐 李白 《清平调》词:“借问 汉 宫谁得似,可怜 飞燕 倚新妆。” 清 孙枝蔚 《 * 词》:“君恩重 飞燕 ,妾体拟当熊。”

(3).良马名。《文选·张协<七命>》:“驾 红阳 之飞鷰,驂 唐公 之驌驦。” 张铣 注:“ 红阳 、 唐公 人也,并有良马名飞鷰。”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飞燕跃广途,鷁首戏清沚。”《南史·袁顗传》:“ 刘胡 叛走不告 顗 , 顗 至夜方知,大怒,駡曰:‘今年为小子所误。’呼取飞燕,谓其众曰:‘我当自出追之。’”

(4).指古曲名。语出《吕氏春秋·音初》:“ 有娀氏 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臺,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謚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 有娀 謡乎《飞燕》,始为北声。” 清 姚鼐 《送侍路川主德州书院》诗:“经谭东 鲁 麟,曲唱西《飞燕》。”

(5).指古卜名。《史记·龟策列传》:“ 涂山 之兆从而 夏啟 世,飞燕之卜顺故 殷 兴。”

可能

可能性

不相信有发生惨剧的可能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