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暗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月暗原文

月暗灯残面墙泣,罗缨斗重知啼湿。
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深殿门重夜漏严,柔□□□□年急。
君王掌上容一人,更有轻身何处立。

诗词问答

问:月暗的作者是谁?答:元稹
问:月暗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月暗是什么体裁?答:七古
问:元稹的名句有哪些?答:元稹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422-11

参考注释

暗灯

昏暗的灯光。 唐 元稹 《酒醒》诗:“暗灯风焰晓,春席水窗寒。” 后蜀 阎选 《河传》词:“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面墙

(1).《书·周官》:“不学墙面,莅事惟烦。” 孔 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临政事必烦。” 孔颖达 疏:“人而不学,如面向墙无所覩见,以此临事,则惟烦乱不能治理。”后因以“面墙”比喻不学而识见浅薄。 汉 蔡邕 《表太尉董公可相国》:“﹝ 邕 ﹞新来入朝,不更郎承,摄省文书,其由面墙。”《后汉书·左雄传》:“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民,宣协风教。若其面墙,则无所施用。” 明 邵璨 《香囊记·讲学》:“凿壁且偷光,寸阴休旷……免使他年悔面墙。” 清 钱谦益 《江阴李贯之七十序》:“ 贯之 经明行修,忘贫屏贵,使乡邦之士友,有所矜式考问,而获免於面墙。”

(2).谓静心修养。 唐 唐彦谦 《送樊琯司业归朝》诗:“駟马终题柱,诸生悉面墙。” 唐 唐彦谦 《寄蒋二十四》诗:“禪门澹泊无心地,世事生疎欲面墙。”

罗缨

丝制冠带。 汉 繁钦 《定情诗》:“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宋史·舆服志四》:“进贤冠以漆布为之,上缕纸为额花,金涂银铜饰……以罗为缨结之。”

重知

谓极为知遇,异常器重。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八:“以威摄贼军,乱清 蒲 右,蒙天子重知,数月前,特授镇西将军、 蒲州 太守,兼 关 右兵马处置使。”

谓重复已知的东西。《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 篤 以 关中 表里山河,先帝旧京,不宜改营 洛邑 ,乃上奏《论都赋》曰:‘臣闻知而復知,是为重知。臣所欲言,陛下已知,故略其梗概,不敢具陈。’”

真珠帘

珍珠穿成的帘子。 唐 元稹 《月暗》诗:“真珠帘断蝙蝠飞,燕子巢空萤火入。” 明 高明 《琵琶记·强就鸾凰》:“莲臺絳烛吐春红,广设珊瑚席子,高把真珠帘捲,环列翠屏风。”

蝙蝠

泛指所有属于翼手目的许多种哺乳动物,前肢已变化为翼,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也有少数食果或吸食其他动物的血,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燕子

家燕和雨燕的通称

萤火

(1) 萤火虫发的光

(2) 也指微弱的灯光

(3) 萤火虫

夜漏

夜间的时刻。漏,古代滴水记时的器具。《周礼·春官·鸡人》“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汉 郑玄 注:“夜漏未尽,鷄鸣时也,呼旦以警起百官,使夙兴。” 唐 韦应物 《骊山行》:“禁仗围山晓霜切,离宫积翠夜漏长。” 宋 梅尧臣 《和韩仲文西斋闲夜有怀》诗:“冬日每苦短,方爱夜漏永。” 清 冯桂芬 《马中书传》:“至 青浦 夜漏三下,衔枚薄城,迟明克之。”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掌上

(1).手掌之上。极言容易。 唐 王昌龄 《箜篌引》:“簏读兵书尽冥搜,为君掌上施权谋。”

(2).极言爱抚。 唐 沉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诗:“玉就歌中怨,珠辞掌上恩。” 唐 白居易 《母别子》诗:“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参见“ 掌上明珠 ”。

一人

(1).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 传:“一人,天子。”《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 孔 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汉 班固 《 * 通·号》:“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 宋 王禹偁 《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明 唐寅 《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

(2).一个人。《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汉 枚乘 《上书谏吴王》:“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然则今日之是非,谓予 李卓吾 一人之是非,可也。”

(3).犹一体。《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4).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荀子·富国》:“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将巧繁拜请而畏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杨倞 注:“谓不能齐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国也。”

轻身

指不珍重自己的生命

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 唐 王昌龄 《梁苑》诗:“万乘旌旗何处在?平臺宾客有谁怜?”《宋史·欧阳修传》:“ 脩 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奬其敢言,面赐五品服。顾侍臣曰:‘如 欧阳脩 者,何处得来?’” 茅盾 《一个女性》五:“但是何处有爱呢?何处是爱呢?”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