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曹公德

作者:敦煌曲子 朝代:唐代

望江南·曹公德原文

曹公德。为国拓西关。

六戎尽来作百姓。压坛河陇定羌浑。

雄名远近闻。尽忠孝。

向主立殊勋。靖难论兵扶社稷。

恒将筹略定妖氛。愿万载作人君。

诗词问答

问:望江南·曹公德的作者是谁?答:敦煌曲子
问:望江南·曹公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敦煌曲子的名句有哪些?答:敦煌曲子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卷二

2. 读如「鹍」。

参考注释

曹公

(1). 汉 末 曹操 位至三公,人皆称 曹公 。《三国志·蜀志·关羽传》:“吾极知 曹公 待吾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章表》:“ 曹公 称为表不必三让,又勿得浮华。” 唐 李白 《在寻阳非所寄内》诗:“多君同 蔡琰 ,流泪请 曹公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欲破 曹公 ,宜用火攻。”

(2).梅子的别称。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讥谑》:“ 吴 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有一士人遗人醋梅与燖鹅,作书云:醋浸曹公一甏,汤燖右军两隻。”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上:“ 曹孟德 有梅林救渴之事,而俗子乃呼……梅为‘曹公’。”

为国

治国。《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 邢昺 疏:“为,犹治也。”《战国策·秦策三》:“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管子·国蓄》:“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 清 姚康 《<嵞山集>序》:“顾 楚 之为国, 唐 之为天下,当其时皆何如?”

西关

(1).关隘名。在今 安徽省 含山县 西南 七宝山 上,隔 濡须水 与 东关 对峙。 三国 时为 吴 魏 间军事要冲。

(2).关隘名。在今 河南省 信阳市 西南。本名 平靖关 ,与 黄岘 、 武阳 合称“义阳三关”。 平靖 在西,故习称“西关”。《魏书·世宗宣武帝纪》:“进攻 黄峴 、 西关 , 衍 将 马仙琕 弃 西关 , 李元履 弃 黄峴 遁走。”

(3).关隘名。指 函谷关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身执略兮入 西关 ,歷险阻兮之 羌蛮 。”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六:“东海汎碧水, 西关 乘紫云。”

(4).关隘名。指 居庸关 。在今 北京市 昌平县 境。

六戎

我国古代西方戎族之六部。《周礼·夏官·职方氏》“五戎六狄” 郑玄 注引《尔雅》曰:“九夷、八蛮、六戎、五狄,谓之四海。”按,今本《尔雅·释地》作“七戎”。 邢昺 疏:“《风俗通》云:‘斩伐杀生,不得其中。戎者兇也,其类有六。’ 李巡 云:‘一曰 侥夷 ,二曰 戎央 (一作 戎夷 ),三曰 老白 ,四曰 耆羌 ,五曰 鼻息 ,六曰 天刚 。’”后用以为西方民族之通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南苞八蛮,西羈六戎,北震五狄,东勤九夷。”《敦煌曲子词·望江南》:“ 曹公德 为国託西关,六戎尽来作百姓。压坛 河 陇 定 羌 浑 ,雄名远近闻。”

百姓

(1) 普通人——相对于官员、干部而言

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百姓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

(2) (古代百姓是百官贵族的统称)

河陇

古代指 河 西与 陇 右。相当今 甘肃省 西部地区。《后汉书·隗嚣传》:“数年之閒,冀圣 汉 復存,当挈 河 陇 奉旧都以归本朝。”《宋书·夷蛮传论》:“ 晋 氏南移, 河 陇 夐隔,戎夷梗路,外域天断。”《新唐书·吐蕃传下》:“ 赞磨 代之,为东面节度使,专 河 陇 。” 宋 曾巩 《唐安乡开元寺卧禅师净土堂碑铭》:“自 河 陇 没於 羌 夷,州县城郭、官寺民庐,莫不毁废。”

雄名

显赫的名声。《南史·檀道济传》:“ 道济 虽不剋定 河 南,全军而反,雄名大振。” 唐 薛能 《送马戴书记之太原》诗:“相逢莫已讯,诗雅负雄名。”《敦煌曲子词·望江南》:“压坛 河 陇 定 羗 浑 。雄名远近闻。”

远近

(1) 远处和近处

远近闻名

(2) 指距离的长短

(3) 指关系的亲疏

忠孝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殊勋

特出的功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董昭 等谓 太祖 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隋 李德林 《天命论》:“ 太祖 挺生,庇民匡主,立殊勋于 魏 室,建茂绩于 周 朝。” 宋 杨万里 《赴文德殿听麻仍拜表》诗:“夙退自欣还自笑,素餐便当策殊勋。”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诛妖檄文》:“共扶真主,各建殊勋。”

靖难

平定变乱。《后汉书·孔融传》:“ 融 负其高气,志在靖难。” 唐 陆贽 《论叙迁幸之由状》:“陛下急於靖难,累遣东征。”《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到 永乐爷 从 北平 起兵靖难,迁於 燕都 ,是为 北京 。” 清 谭献 《明诗录序》:“靖难变起,士气摧伤,朝野之文,遽以衰息。”

论兵

研究军事和兵法。《战国策·秦策二》:“ 甘茂 攻 宜阳 ,三鼓之而卒不上。 秦 之右将有尉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 鲍彪 注:“言不以兵法治士也。”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开府当朝杰,论兵迈古风。” 清 黄遵宪 《为何翽高兵部题<象山图>》诗:“叩门海客偶谈 瀛 ,发篋《阴符》或论兵。”

社稷

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 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史记·陈涉世家》

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筹略

谋略;有谋略

以筹略自命

妖氛

亦作“ 妖雰 ”。1.不祥的云气。多喻指凶灾、祸乱。《左传·昭公十五年》“吾见赤黑之祲” 晋 杜预 注:“祲,妖氛也。” 三国 魏 曹植 《魏德论》:“神戈退指,则妖雰顺制。”《隋书·卫玄传》:“近者妖氛充斥,扰动 关 河 。” 明 梁辰鱼 《浣纱记·允降》:“上 稽山 看妖氛清尽,勒铭归国。” 清 邹容 《狱中答西狩》诗:“一朝沦地狱,何日扫妖氛?”

(2).妖气。《西游记》第九五回:“ 行者 早已知识,见那公主头顶上微露出一点妖氛。”参见“ 妖气 ”。

作人

(1) 为人处世

作人的学问大着哩

(2) 教育人民,培植人才

作人要从根本上抓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