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龚尧佐帐勾晨起感怀

作者:释道潜 朝代:宋代

次韵龚尧佐帐勾晨起感怀原文

造物纷纷自变更,达人何用较前程。

芭蕉身世荣枯久,胡蝶梦魂来往轻。

隔屋相惊铜漏尽,开扉犹爱玉绳横。

应嫌百吏凫行进,簿领文书与案平。

诗词问答

问:次韵龚尧佐帐勾晨起感怀的作者是谁?答:释道潜
问:次韵龚尧佐帐勾晨起感怀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次韵龚尧佐帐勾晨起感怀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释道潜的名句有哪些?答:释道潜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2. 原作想,据四库本改

参考注释

造物

(1) 创造万物,也指创造万物的神力

(2) 指运气;造化

纷纷

(1) 多而杂乱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 一个接一个地,接二连三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变更

(1) 改变,更改

变更所有制

(2) 某些方面(如尺寸、大小、进程、安排或倾向)变得不同,但通常实质不变

变更作息时间

达人

乐观豁达的人,行事不为世俗所拘束的人;显达的人

孟僖子知其后必有达人。——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何用

(1).为什么。《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孔颖达 疏:“何以不监察之而令相伐也?”《穀梁传·庄公六年》:“何用弗受也?为以王命絶之也。”

(2).凭什么;用什么。《穀梁传·僖公元年》:“是 齐侯 与? 齐侯 也。何用见其是 齐侯 也?” 汉 王充 《论衡·骨相》:“人曰命难知。命甚易知。知之何用?用之骨体。” 唐 韩愈 《食曲河驿》诗:“杀身谅无补,何用答生成?”

(3).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用、不须。《后汉书·孔融传》:“ 文举 舍我死,吾何用生为?” 唐 王泠然 《题河边枯柳》诗:“今日摧残何用道!数里曾无一株好。”《续资治通鉴·帝显德元年》:“今皆国家臣子也,何用致疑!”《二刻拍案惊奇》第十七卷:“﹝ 景小姐 ﹞遂也回他一首,和其末韵云……知音已有新裁句,何用重挑焦尾琴。”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如果那时不去射杀它,留到现在,足可以吃半年,又何用天天愁饭菜?”

前程

(1) 前面的路程

前程艰难

(2) 比喻未来在功业上的成就

锦绣前程

前程远大

(3) 特指婚姻

(4) 旧时指读书人或官员的功名、官职等

芭蕉

芭蕉属( Musa )多年生的几种树状的草本植物,叶子很大,果实像香蕉,可以吃

身世

指人生的经历、遭遇

你能否告诉我一些关于那位女士的身世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荣枯

(1).草木茂盛与枯萎。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孰知寒暑积,僶俛见荣枯。” 唐 温庭筠 《题端正树》诗:“草木荣枯似人事,緑阴寂寞 汉 陵秋。”

(2).喻人世的盛衰、穷达。《后汉书·冯异传》:“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 唐 钱起 《初至京口示诸弟》诗:“兄弟得相见,荣枯何处论。”《红楼梦》第九二回:“人世的荣枯,仕途的得失,终属难定。” 廖仲恺 《如此江山·题白云远眺图》词:“苍茫眼底,有多少荣枯,沧桑人事?”

胡蝶梦

语本《庄子·齐物论》:“昔者 庄周 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 周 也。俄然觉,则蘧蘧然 周 也。不知 周 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 周 与, 周 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后因称梦为“胡蝶梦”,以喻物我两忘的境地。 唐 崔涂 《春夕旅怀》诗:“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元 萨都剌 《织女图》诗:“水心惊起鸳鸯飞,花底不成胡蝶梦。”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漏尽

(1).刻漏已尽。谓夜深或天将晓。 汉 蔡邕 《独断》卷下:“夜漏尽,鼓鸣则起;昼漏尽,钟鸣则息也。”《资治通鉴·汉元帝建昭二年》:“恐后漏尽宫门闭,请使詔吏开门。” 清 方苞 《弟椒涂墓志铭》:“吾父喜交游,与诸公夜饮,或漏尽乃归。”

(2).佛教语。谓烦恼为“漏”。至三乘的极果,以圣智断尽此种种烦恼,称为“漏尽”。 南朝 宋 僧愍 《戎华论折顾道士<夷夏论>》:“道则以仙为贵,佛用漏尽为妍;仙道有千岁之寿,漏尽有无穷之灵。”

玉绳

(1).星名。常泛指群星。《文选·张衡<西京赋>》:“上飞闥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唐 陆龟蒙 《新秋月夕作吴体以赠》诗之二:“清谈白紵思悄悄,玉绳银汉光离离。”《 * 词话》第二七回:“只见玉绳低度,朱户无声,此景堪羡。”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附录《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有代字法,诗赋用之,如月曰‘望舒’,星曰‘玉绳’之类。”

(2).比喻雨滴。 唐 张萧远 《兴善寺看雨》逸句:“须臾满寺泉声合,百尺飞簷掛玉绳。”

百吏

指公卿以下众官。《国语·周语上》:“王乃使司徒咸戒公卿、百吏、庶民。”《荀子·强国》:“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韩诗外传》卷六:“如是则羣下百吏,莫不脩己,然后敢安仕。”

行进

向前行走(多用于队伍)。 李广田 《水的裁判》:“和他们行进的方向相反,在这街的彼端,在山坡上的另一个角落,在一个人家的檐前,一个中年妇人正同一个邻家女人谈着话。”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战士们默默不语地行进着。”

簿领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 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亦称“ 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文书

(1) 指公文、书信、契约等

手把文书口称敕。——唐· 白居易《卖炭翁》

文书下行直省。——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从事公文、书信工作的人员

(3) 文字书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