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洽永嘉帖赞

作者:岳珂 朝代:宋代

王洽永嘉帖赞原文

瑞牛出谷,既秉金籙。
短辕逐犊,池凤是续。
栖梧食竹,葩奇韵馥。
在此宝轴,手不可触。
神观玉立,宛若在目。
恍其展读,乌衣之曲。

诗词问答

问:王洽永嘉帖赞的作者是谁?答:岳珂
问:王洽永嘉帖赞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岳珂的名句有哪些?答:岳珂名句大全

岳珂王洽永嘉帖赞书法欣赏

岳珂王洽永嘉帖赞书法作品欣赏
王洽永嘉帖赞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出谷

从幽谷出来。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唐 皮日休 《旅舍除夜》诗:“出谷空嗟晚,衔杯尚愧先。” 前蜀 韦庄 《三用韵》:“未化投陂竹,空思出谷禽。” 清 曾纪泽 《次韵答左子兴》之二:“鸟方出谷已迁木,龙未跃渊犹在田。”参见“ 出谷迁乔 ”。

金籙

1.道教谓天帝的诏书。《初学记》卷二十三引 北周 宇文逌 《道教实花序》:“可道非道,因金籙以詮言。” 唐 王维 《奉和圣制庆玄元皇帝玉像之作应制》:“玉京移大像,金籙会羣仙。” 唐 陆龟蒙 《王先辈艸堂》诗:“金籙渐加新品秩, 玉皇 偏赐羽衣裳。”

2.道场的名称。《隋书·经籍志四》:“其(指道教)洁斋之法,有黄籙、玉籙、金籙、涂炭等斋。” 唐 皇甫冉 《宿洞灵观》诗:“明日开金籙,焚香更沐兰。”《旧唐书·武宗纪》:“召道士 赵归真 等八十一人入禁中,于三殿修金籙道场,帝幸三殿,于九天坛亲受法籙。”

3.神话中形容神仙所用的簿册。 宋 乐史 《广卓异记·御制诗送贺宾客为道士还乡并宰相已下应制诗》:“﹝ 李适之 《应制》诗﹞仙记题金籙,朝章披羽衣。”

短辕

(1).《晋书·王导传》:“初 曹氏 性妬, 导 甚惮之,乃密营别馆,以处众妾。 曹氏 知,将往焉。 导 恐妾被辱,遽令命驾,犹恐迟之,以所执麈尾柄驱牛而进。司徒 蔡謨 闻之,戯 导 曰:‘朝廷欲加公九锡。’ 导 弗之觉,但谦退而已。 謨 曰:‘不闻餘物,惟有短辕犊车,长柄麈尾。’”后以“短辕”指代牛车或粗陋小车。 唐 李商隐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笑傲张高盖,从容接短辕。” 宋 苏轼 《书韩干<牧马图>》诗:“ 王良 挟策飞上天,何必俯首服短辕。” 清 吴伟业 《赠辽左故人》诗:“短辕一哭暮云低,雪窖冰天路惨悽。”亦作“ 短辕车 ”。 宋 刘克庄 《鹊桥仙·足痛》词:“不消长麈短辕车,但乞取,一枝鹤膝。” 明 高启 《临顿里》诗之一:“时寻 戴顒 宅,自驾短辕车。”

(2).折断的车辕木。 唐 杜甫 《木皮岭》诗:“高有废阁道,摧折如短辕。”短,一本作“ 断 ”。 蒋礼鸿 《杜诗释词》:“作断者正字,短其通用字也。”

池凤

(1).凤池。在禁苑中。 魏 晋 南北朝 设中书省于禁苑中,故借指中书省。 唐 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诗文中又以称宰相。 唐 白居易 《和令狐相公寄刘郎中兼见示长句》:“日月天衢仰面看,尚淹池凤滞臺鸞。”此借指 令狐相公 。

(2).喻池边竹。 明 李东阳 《谢原博惠笋迭前韵》:“池凤羽毛应比秀,籜龙鳞甲漫成堆。”

栖梧

亦作“栖梧”。《诗·大雅·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郑玄 笺:“喻贤者待礼乃行,翔而后集……凤皇之性,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孔颖达 疏:“诸书传之论凤事,皆云食竹栖梧。”本谓凤凰息于梧桐树上,后用以指贤者择明主而从或明君礼贤下士。 唐 罗隐 《谢崔舍人启》:“若某者,跡未及 萧 阶 陈 榻之严,目未睹巢阁栖梧之瑞。门寒於 光逸 ,命薄於 黔娄 。”

食竹

指鼠。

宝轴

(1).精致的卷轴。亦借指珍贵的书籍。 南朝 陈 徐陵 《谏仁山深法师罢道书》:“听鐘声而致敬,寻香馥以生心,朝覩尊仪,暮披宝轴,刹那之善,逐此而生。”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撰録艳歌凡为十卷,曾无参於雅颂,亦靡滥於风人, 涇 渭 之间,若斯而已,於是丽以金箱、装之宝轴。”《法苑珠林》卷一一九:“ 玄奘 法师,德隆终古,声高宇宙,涉歷诸国百有五十,翻译经论千有五百,尽善尽美,可称可赞,前后宝轴,几向五千,法门弘阐,緇门繁炽,道俗蒙益焉。”

(2).华贵的车辆。 唐 郑嵎 《津阳门诗》:“画轮宝轴从天来,云中笑语声融怡。”

不可

(1)

不可能;不可以

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2)

决不能,必须不

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

不可一概而论

(3)

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

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神观

谓精神容态。《新唐书·裴度传》:“ 度 退然纔中人,而神观迈爽,操守坚正,善占对。”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自悟前身》:“﹝ 张文定 、 苏东坡 ﹞二公平生学道,性地纯一,神观清浄,於一念顷遂见前世。” 明 宋濂 《佛日普照辨禅师塔铭》:“师为人形躯短小,而神观精朗,举明 * ,滂沛演迤,有不知其所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劳山道士》:“一道士坐 * 上,素髮垂领,而神观爽迈。”

玉立

(1) 姿态美好

玉立的少女

(2) 节操坚定不移

(3) 比喻挺立不屈

宛若

宛如;仿佛

那棵榕树枝叶繁茂,宛若巨大的绿伞

在目

在眼前;在视线之中。 唐 杜甫 《三川观水涨二十韵》:“火云出无时,飞电常在目。”《二刻拍案惊奇》卷八:“只见前堂东轩与那聚赌的小阁,宛然那夜光景在目,却无一个人影。”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况復掩自利之恶名,以福羣之令誉,捷径在目,斯不惮竭蹶以求之耳。”

展读

犹阅读。 宋 秦观 《答傅彬老简》:“发函展读,殆不能释手。”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宦娘》:“适 葛 闻 温 菊变緑,讶之,躬诣其斋,见词便取展读。” 郭沫若 《落叶·第二十七信》:“我赶快到无人的空室里开来展读了。”

乌衣

(1).黑色衣。古代贫贱者之服。《三国志·魏志·邓艾传》:“值岁凶旱, 艾 为区种,身被乌衣,手执耒耜,以率将士。”《隋书·五行志上》:“ 后主 於苑内作贫儿村……多令人服乌衣,以相执缚。”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 虞道施 , 义熙 中乘车山行,忽有一人,乌衣,径上车言寄载。”

(2).指穿黑衣的差役。 宋 戴复古 《久寓泉南》诗之九:“寄跡小园中,忽有乌衣至,手中执圆封,州府特遣餽。”

(3).指 乌衣巷 。参见“ 乌衣巷 ”。

(4).指燕子。 元 杨维桢 《题边鲁生梨花双燕图》诗:“春风歌《白雪》,夜月梦乌衣。” 金 庞铸 《田器之燕子图》诗序:“ 器之 自叙云: 明昌 丙辰予从军塞外……忽一日飞止坐隅,都无惊畏,移时不去,予始悟明日秋社,此鸟当归,殆留别语也。因作一诗赠之云:‘几年塞外歷崎危,谁谓乌衣亦此飞。’”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梧桐》:“至於秋天鸿雁,社日乌衣,则有月令在。”参见“ 乌衣国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