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太行

作者:吴则礼 朝代:宋代

登太行原文

君看太行高,历井安足道。
回头看禹门,砥柱一何小。
歇鞍坐苍崖,九地俯飞鸟。
瑰诡平生无,摧车亦复好。
白辉作许奇,梁宋红未了。
兀然转流躯,甘与君王老。

诗词问答

问:登太行的作者是谁?答:吴则礼
问:登太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吴则礼的名句有哪些?答:吴则礼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行高

品性高洁。《后汉书·安帝纪》:“清白行高者五十人,出补令、长、丞、尉。” 唐 韩愈 《别赵子》诗:“心平而行高,两通《诗》与《书》。”

安足

立足,存身。《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遣人与子书,刻期兵至,举火为应”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典略》:“ 瓚 遣行人 文则 齎书告子 续 曰:‘不然,吾亡之后,天下虽广,汝欲求安足之地,其可得乎!’”

回头

(1) 把头转向后方

(2) 悔悟;改邪归正

及早回头

(3) 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

回头再谈

回头见

禹门

(1).即 龙门 。地名。在 山西 河津县 西北、 陕西 韩城县 东北。相传为 夏禹 所凿,故名。 唐 黄滔 《水殿赋》:“截通 魏国 之路,凿改 禹门 之水。” 前蜀 韦庄 《柳谷道中作却寄》诗:“心如岳色留 秦 地,梦逐 河 声出 禹门 。” 明 何景明 《画鱼》诗:“ 禹门 天池云雾里,白昼雷霆行地底。”

(2).即 龙门 。指科举试场。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禹门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明 范受益 《寻亲记·劝勉》:“倚门望你身脱白,须作禹门惊雷客。”

砥柱

山名,位于河南三门峡以东黄河急流中,形象像柱

一何

何其,多么

使君一何愚。——《乐府诗集·陌上桑》

一何怒。——唐·杜甫《石壕吏》

妇啼一何苦。

歇鞍

方言。歇工;休息。

九地

(1).指各种隐秘难测的地形。《孙子·形》:“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动於九天之上。” 梅尧臣 注:“九地,言深不可知。” 郭化若 注:“九地,各种地形,也含有极其深秘的意思在内……九,泛指多数。”

(2).指地的最深处。 南朝 梁 江淹 《遂古篇》:“九地之下,如有天兮。” 宋 文天祥 《呈小村》诗:“雷潜九地声元在,月暗千山魄再明。”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但深在九地,安望重睹天日乎!”

(3).犹九泉。指地下。《晋书·胡奋传》:“ 奋 唯有一子,为 南阳王 友,早亡。及闻女为贵人,哭曰:‘老奴不死,唯有二儿,男入九地之下,女上九天之上。’” 清 汤右曾 《荆州》诗:“ 龙陂桥 外坡陀血,谁洗忠臣九地魂。”

(4).用兵的九种地势。 唐 司空图 《王公河中生祠碑》:“於兵法之中,亦叶道家之理。虽战同九地,或於危地争先。” 元 罗贯中 《风云会》第三折:“作战先将九地量,决战须将五间防。” 清 顾炎武 《井陉》:“颇忆三分国,曾观九地形。”

(5).指根据地质、地形而分的九种土地。 汉 扬雄 《太玄·太玄数》:“九地:一为沙泥,二为泽池,三为沚崖,四为下田,五为中田,六为上田,七为下山,八为中山,九为上山。”

(6).犹言遍地,大地。 宋 张元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底事 崑崙 倾 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胡云翼 注:“九地,九州之地,即‘遍地’的意思。” 明 刘基 《题李太白观瀑图》诗:“遥望瀑布水,自天垂白虹。大声回九地,浮光散虚空。”

(7).阴阳家谓历数有九地之数。参见“ 九天 ”。

(8).佛教语。谓众生轮回之三界。凡欲界一地, * 四地,无 * 四地。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等是人也,背辙失路,蹭蹬长往,而永没九地,可不悲乎!” 唐 卢照邻 《五悲·悲人生》:“三界九地,往返周旋。”《敦煌变文集·欢喜国王缘》:“和尚於是与夫人説三界九地人所生之处,寿命无限等事。”

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瑰诡

亦作“瓌诡”。1.奇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辨骚》:“《远游》、《天问》,瓌诡而惠巧。”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评》:“ 玉川 之怪, 长吉 之瑰诡,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 明 徐渭 《代边帅寿张相公母夫人序》:“故其珍宝瓌诡之观,有不可以常情测者。” 康有为 《美洲祝圣寿记》:“灯色样备极瓌诡,光丽如白日。”

(2).指奇异之物。 唐 张九龄 《彭蠡湖上》诗:“瑰诡良復多,感见乃非一。”

平生

(1) 终身;一生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婚姻是一个人的平生大事

(2) 向来;素来

他平生是很勤俭的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清· 林觉民《与妻书》

亦复

(1).也。表示同样。《后汉书·霍谞传》:“至於趋利避害,畏死乐生,亦復均也。”《世说新语·言语》“ 德操 曰”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如君所言,亦復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半途而废者居多,差釐毫而谬千里者,亦復不少也。” 茅盾 《子夜》七:“弱者终不免被吞并,企业界中亦复如此。”

(2).又。《世说新语·德行》“我何颜谢 桓公 ”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一门之内,有忠与孝,亦復何恨!”

作许

这般;如此。 宋 杨万里 《和赵彦德旅怀》诗:“作许生涯浑不恶,只愁我辈转须贫。” 宋 黄庭坚 《题阳关图》诗之二:“ 渭城 柳色关何事?自是行人作许悲。”

未了

(1) 没有了却、结束

未了的心事

(2) 漫漫,没有终点

未了的欠债

兀然

(1) 突兀的样子

兀然耸立

(2) 兀的,忽然

兀然失笑起来

(3) 昏然无知的样子

兀然躺下

(4) 依旧

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个小山村

转流

转移流动。《诗·小雅·雨无正》“巧言如流” 毛 传:“巧言从俗,如水转流。” 潘漠华 《深夜抄诗寄妹妹》:“笔尖在纸上狂走,心意也跟着转流。”

君王

古称天子或诸侯

君王为人不忍。——《史记·项羽本纪》

君王与沛公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