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王子蒙隐者

作者:华岳 朝代:宋代

呈王子蒙隐者原文

国士还须为国忧,肯同儿女作身谋。
存无补世亡无异,生不惊不死不休。
秦鹿须还屠狗逐,楚猴犹为烂羊羞。
如今若论西都事,却与中唐风马牛。

诗词问答

问:呈王子蒙隐者的作者是谁?答:华岳
问:呈王子蒙隐者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华岳的名句有哪些?答:华岳名句大全

华岳呈王子蒙隐者书法欣赏

华岳呈王子蒙隐者书法作品欣赏
呈王子蒙隐者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国士

(1).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左传·成公十六年》:“皆曰: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战国策·赵策一》:“ 知伯 以国士遇臣,臣故国士报之。” 宋 黄庭坚 《书幽芳亭》:“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以 张良 、 韩信 之才,不识为国士。”

(2).一国中最勇敢、有力量的人。《墨子·公孟》:“国士战且扶人,犹不可及也。今子非国士也,岂能成学又成射哉!”《荀子·子道》:“虽有国士之力,不能自举其身,非无力也,势不可也。” 王先谦 集解:“国士,一国勇力之士。”

(3). 太平天囯 改翰林为“囯士”。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改翰林为囯士,谓其学识超乎一囯,以囯士待之,自克以囯士报也。”

国忧

(1).国家的忧患;国家的危难。《淮南子·人间训》:“遇之无礼,必为国忧。”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五:“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唐 刘长卿 《送崔使君赴寿州》诗:“列郡专城分国忧,彤幨皂盖古诸侯。”

(2).指国有患难。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吴王 曰:‘ 勾践 国忧而寡人给之以粟,恩往义来,其德昭昭,亦何忧乎!’”

(3).指国丧。《后汉书·窦宪传》:“ 齐殤王 子 都乡侯畅 来弔国忧。” 李贤 注:“ 章帝 崩也。”

儿女

(1) 儿子和女儿,子女

儿女成群

(2) 青年男女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儿女泪,君休滴

身谋

为自身谋虑。《新唐书·许季同传》:“且忠臣事君,不以私害公,设有才,虽亲旧当白用。避嫌不用,乃臣下身谋,非天子用人意。” 宋 范成大 《次韵马少伊郁舜举示同游石湖》之四:“身谋已落园丁后,满帽京尘日正中。”《封神演义》第六回:“非敢远君而先身谋也。”

无补

没有补益,无益

这样恐怕无补于事

无异

没有差异;相同

在争论中又翻老账,无异于火上加油

不休

不停止,不罢休。《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共苦战鬦不休,以有侯王。”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即如《大风》、《垓下》、《易水》、《秋风》,古人已臻极至,无容更赘一词,乃尚剌剌不休,用心无用之地,何其不自量也!” 浩然 《艳阳天》第二二章:“﹝ 哑吧 ﹞嘴里边‘啊吗吗,啊吗吗’地叫个不休。”

秦鹿

指 秦国 的帝位。鹿,喻帝位。 宋 王安石 《范增》诗之一:“中原 秦 鹿待新羈,力战纷纷此一时。” 金 元好问 《萧贡·楚歌》:“只贪衣绣荣 楚 猴,岂识金刀得 秦 鹿。”《三国演义》第十四回:“ 秦 鹿逐翻兴社稷, 楚 騅推倒立封疆。”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之三:“ 秦 鹿詎为 刘季 死, 楚 猴甘受 周苛 卖。”

屠狗

宰狗。后亦泛指出身低微者,或位卑的豪杰之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舞阳侯 樊噲 者, 沛 人也,以屠狗为事。” 张守节 正义:“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 噲 专屠以卖之。”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王侯无种,屠狗起於将军;战伐有功,烂羊超於都尉。” 清 李世熊 《病怀》诗:“白草黄沙千万里,看人屠狗尽封侯。” 清 龚自珍 《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词:“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 清 黄遵宪 《忼慨》诗:“到处寻屠狗,初番见橐驼。” 傅尃 《甲寅元旦》诗:“深杯自倒无妨醉,屠狗当时几辈存。”

楚猴

《史记·项羽本纪》载, 项羽 攻下 咸阳 后,想回故乡炫耀富贵,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时人讽刺其爱虚荣,曰:“人言 楚 人沐猴而冠耳,果然!”后因以“楚猴”戏称 项羽 。 金 萧贡 《楚歌》:“只贪衣绣荣 楚 猴,岂识金刀得 秦 鹿。” 明 王世贞 《偶成》诗:“ 楚 猴重瞳那足论,杀心枉自横 鸿门 。” 清 陈维崧 《满江红·汴京怀古》词:“ 秦 鹿詎为 刘季 死, 楚 猴甘受 周苛 卖。笑纷纷青史论都讹,因成败。”

烂羊

《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羣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袴、襜褕、诸于,駡詈道中。 长安 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烂羊”为典,指地位卑下者或滥授官爵。 唐 张说 《羽林大将军王氏神道碑》:“王侯无种,屠狗起於将军;战伐有功,烂羊超於都尉。” 清 许承钦 《次韵赠邓孝威》:“屠狗可怜长结客,烂羊终日听封侯。” 清 王韬 《停捐纳》:“再閲数十年,将所谓官者,满街悉是,徧地皆然,烂羊续貂之誚,重见於今日矣!”

如今

在这些日子里;现在,当今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如今咱们山村也有了自己的大学生

西都

(1).古都名。(1) 周武王 都 镐 ,至 成王 时别营 洛邑 为 东都 ,因称 镐京 为 西都 。《诗·小大雅谱》:“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 西都 丰 镐 之时诗也。”(2) 新莽 始建国 四年(公元12年)建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常安 ( 新莽 改 长安 为 常安 )为 西都 。(3) 东汉 都 洛阳 ,因称 西汉 旧都 长安 为 西都 。 汉 班固 《西都赋》:“ 汉 之 西都 ,在於 雍州 ,实惟 长安 。”(4) 唐 显庆 二年(657年)以 洛阳 为 东都 ,因称 长安 为 西都 。(5) 唐 宝应 元年(762年)以 凤翔府 为 西都 ,不久罢。(6) 五代 梁 开平 元年(907年)建都 开封府 ,号 东都 ,因改 唐 东都 河南府 为 西都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923年),复以 京兆府 为 西京 ,又称 西都 ,至 晋 天福 三年(938年)罢。(8) 五代 吴 都 江都府 ,至 南唐 改都 江宁府 ,因称 江都府 为 东都 , 江宁府 为 西都 。 宋 陆游 《南唐书·烈祖纪》:“以 建康 为 西都 , 广陵 为 东都 。”(9) 北宋 以 洛阳 为陪都,因在 开封 西,故称 洛阳 为 西都 。 宋 梅尧臣 《闻欧阳永叔谪夷陵》诗:“共在 西都 日,居常慷慨言。”

(2). 西汉 的代称。

中唐

(1).大门至厅堂的路。《诗·陈风·防有鹊巢》:“中唐有甓,卭有旨鷊。” 毛 传:“中,中庭也;唐,堂涂也。” 朱熹 集传:“庙中路谓之唐。”

(2).借指庙堂、中堂。 南朝 宋 何承天 《远期篇》:“中唐儛六佾,三厢罗乐人。” 唐 王起 《冯宿碑》:“其亲戚号于中唐而隣里感,其朋友慟于外寝而搢绅弔。”

(3).庭院。《文选·张衡<东京赋>》:“植华平於春圃,丰朱草於中唐。” 李善 注:“ 如淳 《汉书》注曰:‘唐,庭也。’” 汉 王粲 《槐树赋》:“惟中唐之奇树,禀自然之天姿。”

(4). 唐 诗分期之一。一般以 代宗 大历 至 文宗 大和 之间为 中唐 。这时期的著名诗人,先后有 韦应物 、 刘长卿 、 卢纶 、 韩翃 、 钱起 、 司空曙 、 李端 、 韩愈 、 柳宗元 等。参见“ 四唐 ”。

风马牛

见“ 风马牛不相及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