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罗隐诗集

作者:释智圆 朝代:宋代

读罗隐诗集原文

非非是是正人伦,月夜花朝几损神。
薄俗不知懲劝旨,翻嫌罗隐一生嗔。

诗词问答

问:读罗隐诗集的作者是谁?答:释智圆
问:读罗隐诗集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智圆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智圆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非非

(1).谓否定应该否定的事物。非所当非,不是就是不是。《荀子·修身》:“是是非非谓之知。” 杨倞 注:“能辨是为是,非为非,谓之智也。”《鬻子·撰吏五帝三王传政乙》:“故非非者行是,恶恶者行善,而道諭矣。” 宋 苏轼 《刘壮舆长官是是堂》诗:“非非近乎訕,是是近乎諛。”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三折:“是是非非无尽期,好教我战战兢兢睡不美。”

(2).并非错误。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然事亦有似非而非非,类是而非是者,不可不察也。”

(3).犹言大不以为然。 唐 元结 《自述三篇序》:“ 元子 初习静于 商餘 ,人闻之非非曰:‘此狂者也。’见则茫然。” 清 李渔 《慎鸾交·耳醋》:“非非,不信道床头食,恁般甜美,值得去争腆夺肥。”

(4).“非非想”的略语。 宋 苏轼 《见和仇池》:“上穷非想亦非非,下与风轮共一痴。”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闻道故人天外去,非非想后復非非。”参见“ 非想非非想处天 ”。

(5).喻不切实际的幻想。 沉砺 《再迭前韵示剑华》:“莫道南薰能解愠,瑶琴三尺谱非非。”

是正

订正;校正。《后汉书·安帝纪》:“詔謁者 刘珍 及五经博士,校定 东观 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 三国 吴 韦昭 《<国语解>叙》:“及 刘光禄 於 汉成 世始更考校,是正疑谬。” 宋 曾巩 《<金石录>跋尾·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 永叔 於学博矣,其於是正文字尤审。” 清 魏源 《孟子年表考二》:“后人不知是正,反改《孟子》以就之,故曰舍经徇史也。”

人伦

(1) 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2) 各类人

人伦并处。——《荀子·富国》

月夜花朝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损神

伤神。 宋 王安石 《金山寺》诗之一:“日暮临归去,徘徊欲损神。” 清 孙枝蔚 《挽金坤生》诗:“闻笛漫垂泪,罢琴空损神。”

薄俗

轻薄的习俗,坏风气。《汉书·元帝纪》:“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晋书·虞预传》:“穷奢竭费谓之忠义,省烦从简呼为薄俗,转相放效,流而不反。” 宋 苏舜钦 《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人生交分耻苟合,贵以道义久可要,薄俗盈虚逐势利,清风緜邈日已凋。” 清 唐孙华 《哭顾观庐侍郎》诗:“共惜斯人没,谁令薄俗敦?”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罗隐

罗隐(833-910) : 唐代文学家。本名横,字昭谏,号江东生,余杭新城(今浙江富阳)人。曾十余年考进士不第,后入镇海节度使幕,迁节度判官、给事中。散文小品语言犀利,诗作喜用口语。有《谗书》、《甲乙集》行世,后人辑有《罗昭谏集》。

一生

整个生命期间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