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常熟敲冰行舟半日一夜仅十里

作者:袁说友 朝代:宋代

原文

到晓才通十里冰,颇怜黄帽叹征行。
半篙不下风霜夜,一日之间水陆程。
无复稳时村路滑,不胜危处断桥倾。
驱驰原隰皇华事,筋力犹堪誓此生。

诗词问答

问:《自常熟敲冰行舟半日一夜仅十里》的作者是谁?答:袁说友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袁说友的名句有哪些?答:袁说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黄帽

(1).黄颜色的帽子。《史记·佞幸列传》“以濯船为黄头郎” 裴駰 集解引 晋 徐广 曰:“著黄帽也。” 宋 苏轼 《九日邀仲屯田为大水所隔以诗见寄次其韵》:“霜风可使吹黄帽,樽酒那能泛浪花。” 宋 杨万里 《送黄仲秉少卿知泸州》诗:“安得欹黄帽,相徙却白头。”

(2).船夫。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 周郎 逸兴,黄帽侵云水。” 清 孙枝蔚 《夜入真州》诗:“但见船头渔火明,忽闻黄帽报初更。”

(3).借指船。 宋 范成大 《雪霁独登南楼》诗:“青帘闪闪千家静,黄帽亭亭一水横。”

征行

(1).远行,旅行。《国语·晋语四》:“夙夜征行,不遑启处,犹惧无及。” 宋 苏轼 《张寺丞益斋》诗:“譬如远游客,日夜事征行。” 宋 杨万里 《下横山滩头望金华山》诗:“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

(2).从军出征。《三国志·魏志·曹真传》:“ 真 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晋书·刘弘传》:“﹝ 刘弘 ﹞乃以 侃 为前锋督护,委以讨 敏 之任。 侃 遣子及兄子为质, 弘 遣之曰:‘贤叔征行,君祖母年高,便可归也。’” 唐 杜甫 《清明》诗:“ 马援 征行在眼前, 葛强 亲近同心事。”

(3).谓从正道前行。 汉 蔡邕 《伤故栗赋》:“树遐方之佳木兮,于灵宇之前庭。通二门以征行兮,夹阶除而列生。”

不下

(1).不少于。 汉 晁错 《论贵粟疏》:“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 唐 韩愈 《黄家贼事宜状》:“自用兵已来,已经二年,前后所奏杀获,计不下一二万人。” 杨朔 《乱人坑》:“八年来,单单这个乱人坑埋的死人不下六千。”

(2).不亚于;不次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补遗·释道·萨王二真君之始》:“此二宫者,俱在京师兑隅,雄丽轩敞,不下宫掖。” 刘光弟 《美酒行》:“云今东省旱,不下西省荒。”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大姐那股高兴的神气,也并不下于我。”

(3).没有攻克。《后汉书·公孙瓒传》:“ 绍 遣将 崔巨业 将兵数万攻围 故安 不下,退军南还。”

风霜

(1) 在有冷空气吹来的地区出现的一种气霜

(2) 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经历的艰难困苦

久经风霜

一日

(1) 有一天

程一日果以眦睚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一日于驴上。——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一日晌午。——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2) 一天,一昼夜

一日之内。——唐·杜牧《阿房宫赋》

常如一日。——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苟且非一日。——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奉一日欢。——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

前一日。——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陆程

陆路。 明 袁宏道 《别无念》诗之五:“陆程 华容 道,水程 京口 驛。”

无复

(1).不再,不会再次。《吕氏春秋·义赏》:“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復。” 陈奇猷 校释:“此文意谓诈伪之道,虽今可以苟且得利,后将不可復得利也。”《晋书·王导传》:“ 桓彝 见朝廷微弱……忧惧不乐。往见 导 ,极谈世事,还,谓 顗 曰:‘向见 管夷吾 无復忧矣。’” 唐 韩愈 《落叶送陈羽》诗:“落叶不更息,断蓬无復归。”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格局》:“ 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矣。”

(2).指不再有,没有。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不死之事已定,无復奄忽之虑。”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上》:“少来搜集书史,颇得诸遗书,无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劳工,无论黑、白、黄,无复奴隶种。”

(3).没有履行。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仲尼 曰:‘不强不远,不劳无功,不忠无亲,不信无復,不恭无礼,慎此五者,可以长久矣。’”

(4).不能恢复。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规非者,其所为不得其事,其事不当,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无復,残类灭宗亡国是也。”

村路

乡间小路。 唐 李群玉 《寄友》诗:“野水晴山雪后时,独行村路更相思。” 明 陈大声 《乐安神·冬景》套曲:“溪桥村路景偏佳,岂惟江上堪图画。”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看他们走了好远,她才转过身子来,沿着一条山边的村路,往 清溪乡 走去。”

不胜

受不住,承担不了。胜:承受,经得起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驴不胜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断桥

(1).毁坏的桥梁。 唐 杜甫 《过故斛斯校书庄》诗之二:“断桥无復板,卧柳自生枝。” 宋 苏轼 《正月二十四日与儿子过同游罗浮道院及栖禅精舍过作诗和其韵寄迈迨》:“断桥寻胜践,脱屨欣小揭。” 元 曹文晦 《九月一日清溪道中》诗:“断桥归郭路,细雨过溪人。”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乩仙逸事》:“或遇枯木寒花,断桥流水,輒低徊不忍去。”

(2).桥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白堤 上。自 唐 以来已有此名。或言本名 宝祐桥 ,又名 段家桥 ,今罕有称者。 唐 张祜 《杭州孤山寺》诗:“ 断桥 荒蘚澁,空院落华深。” 宋 周密 《武林旧事·湖山胜概》:“ 断桥 ,又名 段家桥 ,万柳如云,望如裙带。” 清 王韬 《淞隐漫录·吴也仙》:“家住 西湖 断桥 北,緑杨深处有柴门。”

驱驰

(1) 策马快奔

军中不得驱驰

(2) 尽力奔走效劳

逐许先帝以驱驰。——诸葛亮《出师表》

(3) 驱使

驱驰毡裘之长。——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原隰

平原和低下的地方

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清· 袁枚《祭妹文》

皇华

(1).《诗·小雅》中的篇名。《序》谓:“《皇皇者华》,君遣使臣也。送之以礼乐,言远而有光华也。”《国语·鲁语下》:“《皇皇者华》,君教使臣曰:每怀靡及,諏、谋、度、询,必咨於周。”后因以“皇华”为赞颂奉命出使或出使者的典故。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歌《皇华》而遣使,赋膏雨而怀宾。” 明 何景明 《送杨驿丞》诗:“《皇华》歌送客,应閲出群才。” 清 龚自珍 《祭江西巡抚阳湖吴公文》:“览《皇华》而如 晋 兮,采 唐 魏 之佚调。” 叶恩 《上振贝子书》:“顷闻 贝 子以天潢之贵胄,作周道之皇华,庆加冕於 英 京,拓游踪於 美 地。”

(2).古代通俗歌曲名。参见“ 皇荂 ”。

筋力

(1).犹体力。《礼记·曲礼上》:“贫者不以货财为礼,老者不以筋力为礼。”《后汉书·独行传·刘茂》:“少孤,独侍母居。家贫,以筋力致养,孝行著於乡里。” 鲁迅 《花边文学·商贾的批评》:“农民省几斗米去出售,工人用筋力去换钱。”

(2).方言。指食物等的韧性。如:绿豆粉皮的筋力大。如:这种纸有筋力。

筋骨之力。 汉 王充 《论衡·物势》:“夫物之相胜,或以觔力,或以气势,或以巧便。”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一折:“母亲也年纪高,觔力乏。”

此生

这辈子。 唐 李商隐 《马嵬》诗之二:“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十年裡,我便课子读书,成就出一个儿子来,也算不虚度此生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