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轩题种松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山近轩题种松原文

山近非逼仄,轩高仍廓朗。

苟不穷幽深,何以畅俯仰。

昨岁种稚松,今来盈尺长。

谓当待十年,可与旧松仿。

十年则八旬,艰期约弗爽。

诗词问答

问:山近轩题种松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山近轩题种松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养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七十五

参考注释

逼仄

狭窄

逼仄何逼仄,我居巷南子巷北。——杜甫《逼仄行赠毕曜》

不穷

(1).无穷尽;无终极。《老子》:“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惟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 宋 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一书》:“其仁与义,磊磊然横天地冠古今不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梅女》:“愈出愈幻,不穷於术。”

(2).不陷于困境。《孙子·地形》:“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梅尧臣 注:“无所不知,则动不迷暗,举不困穷也。”《孔子家语·三恕》:“今欲身亦不穷,道亦不隐,为之有道乎!”

(3).不停止。《礼记·儒行》:“博学而不穷,篤行而不倦。” 郑玄 注:“不穷,不止也。”

(4).远离或排斥不肖之人。《逸周书·常训》:“丑明乃乐义,乐义乃至上,上贤而不穷。” 孔晁 注:“穷谓不肖之人。”

幽深

幽静而深远

花木幽深

何以

(1) 用什么

何以教我

(2) 为什么

何以出尔反尔

俯仰

(1) 低头和抬头,泛指随便应付

左右周旋,进退俯仰。——《左传·定公十五年》

俯仰由人

(2) 比喻很短的时间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王羲之《兰亭集序》

稚松

亦作“穉松”。小松树;松树苗。 宋 陆游 《云门感旧》诗:“稚松看到偃霜盖,废寺忆曾开寳坊。” 宋 陆游 《游云门诸兰若》诗:“古寺宛如昔,穉松森已行。”

今来

(1).当今,如今。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唐 韩愈 《落齿》诗:“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三国志平话》卷下:“今来 献帝 懦弱, 曹操 弄权。”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今来这番,俺今来这番。又几回筋斗透鍼关,透鍼关。”

(2).从今以后。 晋 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当待

对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不来后是咱家众僧采,来后怎当待?”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来后怎生当待?思量恁怪那不怪,由然甚矮也不矮,彷彿近此中境界。”

十年

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期约

(1).约定共同信守的事项。《六韬·敌强》:“中外相应,期约皆当。”《后汉书·南匈奴传》:“宜令 续 深沟高壁,以恩信招降,宣示购赏,明其期约。” 唐 韩愈 《送区册序》:“始至言语不通,画地为字,然后可告以出租赋,奉期约。” 清 袁枚 《新齐谐·鬼买缺》:“此缺尚隔年月,此时不过预定期约耳。”

(2).约期;约会。 南唐 冯延巳 《思越人》词:“春睡着,觉来失秋千期约。” 宋 晏几道 《醉落魄》词:“对酒当歌寻思著。月户星窗,多少旧期约。”《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那晚, 张远 先去期约 阮三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