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刘损斋待制作

作者:张师曾 朝代:元代

为刘损斋待制作原文

西蜀云山远,南陂水竹奇。

紫骝梅令色,白雪谪仙诗。

视草催春直,藏舟惜夜移。

惟馀双凤羽,五采瑞明时。

诗词问答

问:为刘损斋待制作的作者是谁?答:张师曾
问:为刘损斋待制作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为刘损斋待制作是什么体裁?答:五律
问:张师曾的名句有哪些?答:张师曾名句大全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四十

参考注释

西蜀

今 四川省 。古为 蜀 地,因在西方,故称“西蜀”。 唐 杜甫 《诸将》诗之五:“ 西蜀 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羣材。” 元 揭傒斯 《云锦溪棹歌》:“ 西蜀 锦江 那得似, 西湖 緑水更须怜。”

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

(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3).远离尘世的地方。隐者或出家人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萧被侍中敦劝表》:“臣不能遵烟洲而谢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许由 。” 胡之骥 注:“ 阮嗣宗 《劝晋王牋》曰:‘临沧洲而谢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许由 。’” 唐 元稹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诗:“云山莫厌看经坐,便是浮生得道时。” 元 刘因 《赠狂道士》诗:“得意云山是处过,逢人对酒即高歌。”

水竹

竹子的一种(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有披针形叶子,长在河、湖边或灌木丛中,可编制竹席、花篮等器物

紫骝

古骏马名。《南史·羊侃传》:“帝因赐 侃 河南国 紫騮,令试之。 侃 执矟上马,左右击刺,特尽其妙。” 唐 李益 《紫骝马》诗:“争场看鬭鸡,白鼻紫騮嘶。” 明 陆采 《明珠记·探留》:“暂向垂杨繫紫騮,拂拭征衣垢,朱门十丈蟠双兽。”

令色

(1).和悦的容色。《诗·大雅·烝民》:“ 仲山甫 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郑玄 笺:“嘉,美;令,善也。善威仪,善颜色,容貌翼翼然,恭敬。”

(2).伪善、谄媚的脸色。《书·皋陶谟》:“能哲而惠,何忧乎 驩兜 ,何迁乎 有苗 ,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后汉书·郎顗传》:“今三公皆令色足恭,外厉内荏,以虚事上,无佐国之实。”《魏书·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

(3).美丽的姿容。 晋 袁宏 《后汉纪·安帝纪二》:“ 和帝 特詔分宫人赐诸王,以姬为 清河孝王 姬,有令色,王絶重之。”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七:“ 餘姚 虞定国 ,有好仪容。同县 苏氏 女,亦有美色。 定国 常见,悦之。后见 定国 来,主人留宿,中夜,告 苏公 曰:‘贤女令色,意甚钦之。此夕能令暂出否?’主人以其乡里贵人,便令女出从之。”

白雪

(1).洁白的雪。《孟子·告子上》:“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唐 岑参 《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岸旁青草常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红楼梦》第四九回回目:“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陈毅 《延安宝塔歌》:“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

(2).比喻白色物。 唐 张鷟 《游仙窟》:“黑云裁两鬢,白雪分双齿。” 宋 苏舜钦 《次韵和师黯》:“青云失路初心远,白雪盈簪壮志闲。”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诗说·白雪黄云》:“诗人喜 荆公 ‘繰成白雪桑重緑,割尽黄云稻正青’之句,莫不极口称诵,而不知其有斧凿痕。窃谓雪不成繰,云不可割,请易繰为捲,易割为收,则丝麦自见。” 元 卢挚 《沉醉东风·春情》曲:“白雪柳絮飞,红雨桃花坠。”

(3).古琴曲名。传为 春秋 晋 师旷 所作。 战国 楚 宋玉 《讽赋》:“中有鸣琴焉,臣援而鼓之,为《幽兰》、《白雪》之曲。”《淮南子·览冥训》:“昔者 师旷 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扬《白雪》,发清角,理正声,奏妙曲。” 唐 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诗:“《白雪》乱纤手,《緑水》清虚心。” 清 曹寅 《冬兰》诗:“此即希声曲,应和《白雪》弹。”

(4).喻指高雅的诗词。 唐 罗隐 《秋日有酬》诗:“腰间印佩黄金重,卷里诗裁白雪高。” 前蜀 韦庄 《对酒》诗:“白雪篇篇丽,清酤盏盏深。”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青霄路在何难到,白雪才高岂易酬。” 清 陈维崧 《沁园春·同远公和友人赠答之作》词:“况白雪连箱,读之气尽;红牙一曲,闻者心灰。”

(5).词调名。 宋 杨无咎 创作。双调九十五字。《词谱》卷二四:“《白雪》,调见《逃禪集》, 杨无咎 自製曲题,本赋雪,故即以‘白雪’名调。”

(6).道教语。指水银。一说指唾液。 唐 吕岩 《敲爻歌》:“拔取天根并地髓,白雪黄芽自长成。” 宋 苏轼 《辨道歌》:“离南为室坎为家,先凝白雪生黄芽。”《西游记》第十七回:“原来是三个妖魔,席地而坐……都在那里高谈阔论。讲的是立鼎安炉,摶砂炼汞,白雪黄芽,傍门外道。”

仙诗

(1).指 秦始皇 使博士所造的《仙真人诗》,今不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秦皇 灭典,亦造仙诗。”

(2).指 晋 郭璞 所作的《游仙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景纯 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

(3).指扶乩等迷信活动中伪托神仙灵鬼所写的诗。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六十:“他说社会上传说很多,问我听到过四句仙诗没有,便把他听到的乩训告诉我。”

视草

(1).古代词臣奉旨修正诏谕一类公文,称“视草”。《汉书·淮南王刘安传》:“每为报书及赐,常召 司马相如 等视草乃遣。”《旧唐书·职官志二》:“ 玄宗 即位, 张説 、 陆坚 、 张九龄 、 徐安贞 、 张洎 等召入禁中,谓之翰林待詔。王者尊极,一日万机,四方进奏,中外表疏批答,或詔从中出,宸翰所挥,亦资其检讨,谓之视草。” 宋 辛弃疾 《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词:“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

(2).泛指代皇帝起草诏书。《明史·文苑传四·陈仁锡》:“ 魏忠贤 冒边功、矫旨锡上公爵,给世券。 仁锡 当视草,持不可。其党以威劫之,毅然曰:‘世自有视草者,何必我!’ 忠贤 闻之怒。”参阅 明 张萱 《疑耀》卷七、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卷二一。

春直

谓春季在宫中值班。 唐 郑谷 《试笔偶书》诗:“露花春直夜,烟鼓早朝时。”

藏舟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於壑,藏山於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王先谦 集解:“舟可负,山可移。 宣 云:‘造化默运,而藏者犹谓在其故处。’”后用以比喻事物不断变化,不可固守。 唐 骆宾王 《乐大夫挽词》之二:“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 唐 岑参 《韩员外夫人清河县君崔氏挽歌》之二:“遽闻伤别剑,忽復叹藏舟。”

双凤

(1).一对凤凰。 唐 苏颋 《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诗》:“簫鼓宸游陪宴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凤炭》:“ 杨国忠 家以炭屑用蜜捏塑成双凤,至冬月则燃於炉中。” 宋 苏轼 《南乡子·同子野各赋一首》词:“愿作龙香双凤拨,轻拢,长在 环儿 白雪胸。” 傅榦 注引《杨妃外传》:“妃子琵琶,乃寺人 白季贞 使 蜀 还所进,用逻逤檀为之,木温润如玉,光耀可鉴,有金缕红文,蹙成双凤。”

(2).比喻两位才德出众的人。《北史·魏兰根传》:“ 景义 、 景礼 并有才行,乡人呼为双凤。” 明 杨慎 《双凤二龙》:“ 蔡邕 、 崔实 号双凤, 崔晏 、 许受 号二龙。”《花月痕》第二八回:“无奈 太原 城里,将 韦 韩 称做海内二龙,就把 刘 杜 称做 并州 双凤。”

五采

即“五色”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史记·项羽本纪》

须臾成五采。——清· 姚鼐《登泰山记》

明时

(1).阐明天时的变化。《易·革》:“君子以治厤明时。” 孔颖达 疏:“脩治厤数以明天时也。” 南朝 梁 陆倕 《新刻漏铭》:“治歷明时,盈缩之度无準。”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治歷明时之本,固在于此也。”

(2).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古时常用以称颂本朝。《隶续·汉沛相范皮阙》:“嗟痛明时, 仲治 旡年。”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志欲自效於明时,立功於圣世。”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