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作者:丁几仲 朝代:宋代

贺新郎原文

喜溢蟾宫梦。
起推衣、平章宝桂,湿鸦飞动。
果报佳音传络秀,丹穴雏生彩凤。
想孔释、亲来抱送。
不羡徐卿秋水澈,试闻声、识破真英种。
培杞梓,待时用。
当年绛帐承新宠。
问何如归来,碧荷香重。
都是刘郎看承处,多少温柔从臾。
会起我嘉宾钦竦。
左氏公羊,从初所学,看家传、声誉今腾涌。
拚醉舞,与谁共。

诗词问答

问:贺新郎的作者是谁?答:丁几仲
问:贺新郎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贺新郎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丁几仲的名句有哪些?答:丁几仲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蟾宫

(1).月宫;月亮。 唐 许昼 《中秋月》诗:“应是蟾宫别有情,每逢秋半倍澄清。” 明 朱鼎 《玉镜台记·闺思》:“岁月易推迁,倏尔经年,又是秋之半,蟾宫几缺圆。” 清 程麟 《此中人语·红楼梦竹枝词》:“镇日蟾宫锁不开,紫云何日上瑶臺。”

(2). 唐 以来称科举及第为蟾宫折桂,因以指科举考试。 南唐 李中 《送黄秀才》诗:“蟾宫须展志,渔艇莫牵心。”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陶副车求荐见忌》:“好去蟾宫是归路,明年应折桂枝香。” 明 沉鲸 《双珠记·廷对及第》:“一声霹靂乾坤撼,看蟾宫步,雁塔名,琼林宴,八珍异饌天厨荐。”越剧《二度梅》第四场:“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愿你蟾宫著锦袍。”参见“ 蟾宫折桂 ”。

推衣

见“ 推食解衣 ”。

平章

(1).评处;商酌。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宜追定八使,纠举非法,更选忠清,平章赏罚。”《隋书·何稠传》:“上因揽太子颈谓曰:‘ 何稠 用心,我付以后事,动静当共平章。’”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求谏》:“詔令自是宰相入内平章国计,必使諫官随入,预闻政事。”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我为君平章已确,即教小娘子从君返魂,好否?”

(2).品评。 唐 刘禹锡 《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之十五:“追逐同游伴,平章贵价车。” 宋 辛弃疾 《江神子·和人韵》词:“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春赏》:“凭栏争赏,细与平章。” 清 黄遵宪 《度辽将军歌》:“将军归来犹善饭,平章古玉图鼎鐘。”

(3).古代官名。 唐 代以尚书、中书、门下三省长官为宰相,因官高权重,不常设置,选任其他官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名,简称“同平章事”,同参国事。 唐睿宗 时又有平章军国重事之称。 宋 因之,专由年高望重的大臣担任,位在宰相之上。 金 元 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 元 代之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简称平章。 明 初仍沿袭,不久废。

辨别彰明。《书·尧典》:“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北周 庾信 《为晋阳公进玉律秤尺斗升表》:“伏见勑旨,刊正音律,平章历象。”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上》:“斯足以扬搉诚伪,平章黑白矣。”

飞动

(1).飘逸生动。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延寿 《灵光》,含飞动之势。” 宋 陆游 《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诗:“公车三千牘,字字岌飞动。”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公传》:“间作指头小画,楮墨瓏玲,气象飞动,人多宝而藏之。”

(2).犹振奋。 唐 杜甫 《赠高式颜》诗:“平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孟子书百里奚》:“味其所用助字,开闔变化,使人之意飞动。”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予愈觉飞动,亹亹不輟。”

(3).飞扬飘动。 唐 黄滔 《福州雪峰山故真觉大师碑铭》:“翌日巖谷爽朗,烟霞飞动。”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等到万树长林震荡 * 泛滥的风暴,才能群起蜂涌,摇展飞动。”

果报

因果报应,佛教的一种 *

一善念者,亦得善果报;一恶念者,亦得恶果报。——《法苑珠林·无三昧经》

佳音

好的消息

伫盼佳音

络秀

晋 周顗 母 李氏 ,名 络秀 , 汝南 人。 顗 父 周浚 为安东将军,出猎遇雨,止 络秀 家。 浚 见而求为妾。父兄不许。 络秀 曰:“门户殄瘁,何惜一女?若连婣贵族,将来或大益。”父兄从之。后生 顗 及 嵩谟 ,并列显位。 李氏 家族亦得正当礼遇。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后因以指有才识之女子。 宋 苏轼 《次韵黄鲁直嘲小德》:“但使 伯仁 长,还兴 络秀 家。” 明 张四维 《双烈记·就婚》:“老身当暮景,得安然,始识吾儿 络秀 贤。” 清 方文 《赠沉冠东纳妾》诗:“风雨自应求 络秀 ,庭除不肯杂 鲜卑 。”

丹穴

(1).山穴。《吕氏春秋·贵生》:“ 越 人三世杀其君。 王子搜 患之,逃乎丹穴。 越国 无君,求 王子搜 而不得,从之丹穴。” 高诱 注:“《淮南》云:丹穴,山穴也。”一说指 禹穴 ,传说中的 夏禹 葬地。 明 归有光 《浙省策问对二道》:“ 王子搜 之丹穴,即 禹穴 也。”

(2).传说中的地名。《尔雅·释地》:“岠 齐州 以南,戴日为 丹穴 。”《淮南子·氾论训》:“ 丹穴 太蒙 。” 高诱 注:“ 丹穴 ,南方当日之下也; 太蒙 ,西方日所入处也。”《隋书·天文志上》:“南戴日下,所谓 丹穴 也。”

(3).传说中的山名。《山海经·南山经》:“ 丹穴 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 汉 张衡 《东京赋》:“鸣 女牀 之鸞鸟,无 丹穴 之凤皇。” 唐 陈子昂 《鸳鸯篇》:“凤凰起 丹穴 ,独向梧桐枝。”后以“丹穴”为凤凰的代称。 宋 梅尧臣 《送知和州杜驾部》诗:“桐花欲开时,羣噣争哺儿,但求黄口飫,焉问丹穴飢。”

(4).产朱砂的矿穴。《汉书·货殖传·巴寡妇清》:“ 巴 寡妇 清 ,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 颜师古 注:“丹,丹砂也。穴者,山谷之穴出丹也。”

(5).炼丹修道的岩穴。 唐 钱起 《登釜山遇道人》诗之二:“山阶压丹穴,药井通洑流。”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卜居》:“待功成还辞赤社,更归丹穴。”

彩凤

即凤凰。 唐 李商隐 《无题》诗之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明 屠隆 《綵毫记·湘娥思忆》:“长离彩凤姿,云霄见稀。” 王横 《春感用黄仲则韵》:“彩凤倦飞求木集,断云恋岫绕山行。”

凤凰的美称。 南朝 齐 谢朓 《永明乐》诗之十:“綵凤鸣朝阳,玄鹤舞清商。” 唐 李商隐 《无题》诗:“身无綵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孔释

儒家与佛教的并称。《南史·徐勉传》:“以 孔 释 二教殊途同归,撰《会林》五十卷。” 南朝 宋 谢灵运 《与诸道人辨宗论》:“案论 孔 释 其道既同;救物之假,亦不容异。” 宋 吕祖谦 《卧游录》:“始得优游山林之下,纵心 孔 释 之书,触兴为诗……乐有餘也。” 明 汪廷讷 《狮吼记·生子》:“正是门阑多喜气, 孔 释 送生儿。”

不羡

不过分。《淮南子·精神训》:“无天下不亏其性,有天下不羡其和。” 高诱 注:“羡,过;和,适也。”

秋水

秋天的水,比喻人(多指女人)清澈明亮的眼睛

望穿秋水

闻声

(1).听到声音。 前蜀 毛文锡 《喜迁莺》词:“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李木庵 《制宪》诗:“总纂加工宜努力,梦中删稿尚闻声。”

(2).听到消息。 柯岩 《奇异的书简·天涯何处无芳草》:“儿子的朋友闻声也都抢着来传阅。”

声名。《南史·任昉传》:“ 褚彦回 尝谓 遥 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立枷》:“当时人心大快, 佐 以此得縉绅闻声。”

识破

看穿;看破

识破他的伪装,并揭发他的真面目

杞梓

(1).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虽 楚 有材, 晋 实用之。” 杜预 注:“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恒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於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

(2).比喻优秀人材。《晋书·陆机陆云传论》:“观夫 陆机 、 陆云 ,实 荆 衡 之杞梓,挺珪璋於秀实,驰英华於早年。”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诗:“杞梓无遗用,蒭蕘不忘询。” 清 刘大櫆 《祭邵开府文》:“如斯人者,国之杞梓。”

待时

谓等待时机。《孟子·公孙丑上》:“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鎡基,不如待时。”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皓书》:“驍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也。” 明 刘基 《顺斋箴为夏仲珍作》:“天地顺动,百度弗渝,待时而行,处顺以守。” 秦似 《比大和比小》:“所以这些枪,就静静躺在货架上,只好待时而沽。”

当年

在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这个新建的厂子当年就收回了投资

绛帐

《后汉书·马融传》:“ 融 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居宇器服,多存侈饰。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后因以“絳帐”为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 李商隐 《过故崔兗海宅与崔明秀才话旧》诗:“絳帐恩如昨, 乌衣 事莫寻。”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六:“ 孔 壁微茫坠绪穷,笙歌絳帐启宗风。”

新宠

新承宠爱者,多谓人新纳之妾。 隋 江总 《杂曲》之三:“ 泰山 言应可转移,新宠不信更参差。” 唐 徐惠 《长门怨》诗:“旧爱 柏梁臺 ,新宠 昭阳殿 。” 唐 韩愈 孟郊 《会合联句》:“忽尔衔远命,归歟舞新宠。”

何如

(1) 如何,怎么样

今日之事何如。——《史记·项羽本纪》

诚好恶何如。——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胜过或不如

与其强攻,何如智取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碧荷

碧莲;绿荷。 唐 李白 《古风》之二六:“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鲜。” 唐 李群玉 《晚莲》诗:“露冷芳意尽,稀疎空碧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慵鬟高髻緑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刘郎

(1).指 南朝 宋武帝 刘裕 。《宋书·符瑞志上》:“逆旅嫗曰:‘ 刘郎 在室内,可入共饮酒。’”

(2).指 汉武帝 刘彻 。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茂陵 刘郎 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3).指 汉高祖 刘邦 。 宋 辛弃疾 《六幺令》词:“长喜 刘郎 马上,肯听诗书説。”

(4).指 三国 蜀 先主刘备 。 宋 王千秋 《贺新郎·石城吊古》词:“要约 刘郎 铜雀醉,底事遽争 荆 楚 。”

(5).指 东汉 刘晨 。相传 刘晨 和 阮肇 入 天台山 采药,为仙女所邀,留半年,求归,抵家子孙已七世。 唐 司空图 《游仙》诗之二:“ 刘郎 相约事难谐,雨散云飞自此乖。” 后蜀 顾夐 《虞美人》词:“此时恨不驾鸞皇,访 刘郎 。” 清 无名氏 《后会仙记》:“ 刘郎 曾否访仙山,柳色青春正可攀。”

(6).借指情郎。 宋 周邦彦 《苏幕遮》词:“翠屏深,香篆裊。流水落花,不管 刘郎 到。”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只愿扇儿寄去的速,师父束装得早,三月三 刘郎 到了,携手儿下妆楼。”参见“ 刘阮 ”。

(7). 唐 刘禹锡 《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 玄都观 里桃千树,尽是 刘郎 去后栽。”此为 禹锡 自称,后因以“刘郎”指 禹锡 。 唐 白居易 《醉中重留梦得》诗:“ 刘郎 刘郎 莫先起, 苏臺 苏臺 隔云水。”

看承

(1).看待;对待。 宋 黄庭坚 《归田乐引》词:“看承幸廝勾,又是尊前眉峯皱。” 元 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令爱到我家,就做亲女儿一般看承他。”

(2).护持;照顾。 宋 韩琦 《和袁陟节推龙兴寺芍药》:“问得 龙兴 好事僧,每岁看承不敢暇。” 明 高明 《琵琶记·南浦嘱别》:“娘子,年老爹娘望伊家看承。” 茅盾 《林家铺子》四:“ 林先生 只有陪不是,请他原谅,实在是因为 上海 打仗钱庄不通,彼此是多年的老主顾,务请格外看承。”

多少

(1) 指量度或数量大小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绝句》

你有多少钱

(2) 或多或少;未特别指出的或未确定的东西(如数量或价格)

按多少钱一里收费

(3) 稍微

天气多少有些变化

(4) 疑问代词

(5) 问数量

正不曾问得你多少价钱。——《水浒传》

(6) 表示不定的数量

最后终于写出来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欢乐,只有这位业余作者才知道

柔从

柔和顺从。《荀子·君道》:“夫有礼则柔从听侍,夫无礼则恐惧而自竦也。”《荀子·不苟》:“君子宽而不僈……坚强而不暴,柔从而不流。”

嘉宾

佳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钦竦

肃然起敬。 清 曾国藩 《新宁刘君墓碑铭》:“ 夫夷 之南,万山环拱;我表其阡,来者钦竦。”

公羊

(1).《公羊传》的简称。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於 丘明 之传,有所不通,皆没而不説,而更肤引《公羊》、《穀梁》,适足自乱。”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及末世口説流行,故有《公羊》、《穀梁》、 邹 、 夹 之传。” 罗惇曧 《文学源流》:“ 汉武帝 立《公羊》於学宫, 宣帝 立《穀梁》。”

(2).复姓。 战国 齐 人有 公羊高 ,为《春秋公羊传》作者。

从初

当初。 宋 欧阳修 《鹧鸪天》词:“早知今日长相忆,不及从初莫作双。” 宋 司马光 《奏为乞不将米折青苗钱状》:“窃惟朝廷从初散青苗钱之意,本以兼并之家,放债取利,侵渔细民,故设此法,抑其豪夺。” 宋 王安石 《韩信》诗:“搏兵击 楚 潍 半涉,从初 龙且 闻 信 怯。”

看家

指一个人的专长或特殊本领

看家戏

看家本领

声誉

名誉;声望

这里是正当的世家,在本城里是声誉最好的。——巴金《家》

收百姓之欢心,树名贤之良佐,天下无双,则足以显声誉。——《后汉书·冯衍传》

腾涌

(1) 水波翻滚急流貌

水势腾涌

(2) 沸腾。指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出现的翻腾现象

剑树消却光芒,沸油的边际早不腾涌。——鲁迅《野草》

醉舞

犹狂舞。 唐 李白 《邠歌行上新平长兄粲》:“ 赵 女长歌入彩云, 燕 姬醉舞娇红烛。” 宋 辛弃疾 《满江红·题冷泉亭》词:“醉舞且摇鸞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清 丘逢甲 《重有忆迭前韵》:“东风吹楼作醉舞,一枝夜泣梨花雨。”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