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家

作者:蔡幼学 朝代:宋代

浮家原文

春风酒扫积素,酒春雨涨新酒彩。
再行适良愿,及此嘉致足。
溪酒绽腮红,溪柳起肤粟。
万物欣向荣,吾生亦从欲。
浮家信所之,欢意到僮仆。
行乐人有言,未省我心曲。
忆昔西湖春,安舆探芳谷。
彩舫漾晴漪,名园玩清缛。
星郎引群雏,戏舞衣裻裻。
归来夜未央,清话屡更烛。
只今天一涯,把酒远相属。
富贵竟何时,一官乃羁束。
法喜闻我言,低回若惊辱。
一笑强相酬,归装宜早促。

诗词问答

问:浮家的作者是谁?答:蔡幼学
问:浮家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蔡幼学的名句有哪些?答:蔡幼学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春风

(1) 春天的风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

(2) 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积素

(1).积雪。《文选·谢惠连<雪赋>》:“积素未亏,白日朝鲜。” 李周翰 注:“言积雪未销,白日鲜明。”《文选·西陵遇风献康乐诗》:“浮氛晦崖巘,积素惑原畴。” 吕向 注:“积素,谓雪也……积雪之色乱於原野。” 唐 王维 《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诗:“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閒。” 元 袁桷 《秋雪》诗:“羣阴孤阳僨,积素五采腴。” 明 夏完淳 《冰池如月赋》:“何小池之明洁,恍积素之琼田。” 清 查慎行 《雪后与声山紫沧同直畅春园》诗之一:“晨曦照积素,万木中含烟。”

(2).犹故旧。《文选·谢灵运<拜陵庙作诗>》:“勑躬慙积素,復与昌运并。” 张铣 注:“素,故……慙 高祖 积故之恩,不易志节。” 宋 曾巩 《答范资政书》:“古之人以王公之势而下贫贱之士者,盖惟其常;而今之布衣之交,及其穷达,毫髮之殊,然相弃者有之,则士之愚且贱,无积素心义,而为当世有大贤德、大名位君子先之以礼。”参见“ 积素累旧 ”。

春雨

(1).春天的雨。《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唐 方干 《水墨松石》诗:“垂地寒云吞大漠,过 江 春雨入全 吴 。” 明 刘基 《春雨》诗:“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2).用以比喻恩泽。 明 无名氏 《鸣凤记·林遇夏舟》:“幸天恩同沾春雨,最堪悲,又分襟云山两处暌违。”

(3).曲名。 苏曼殊 《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簫,何时归看 浙江 潮。”自注:“《春雨》,曲名。”

再行

谓另外进行某项活动。用于动词前。《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捉回 冯君瑞 ,交与地方官,究出起衅情由,再行治罪。”《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五回:“他从此能守身如玉起来,好好的调理两个月后,再行决定。”

良愿

犹宿愿。 晋 陆云 《赠顾彦先》诗之三:“邂逅相遇,良愿乃从。” 唐 钱起 《送任先生任唐山丞》诗:“再命果良愿,几年勤説诗。” 唐 温庭筠 《正见寺晓别生公》诗:“香火有良愿,宦名非素心。”

嘉致

优美的景致。 五代 齐己 《怀武陵因寄幕中韩先辈何从事》诗:“ 武陵 嘉致跡多幽,每见图经恨白头。”《太平广记》卷四九九引 唐 高彦休 《高阙史·路群卢弘正》:“ 路 方于南垣茅亭肆目山雪,鹿巾鹤氅,搆火命觴,以赏嘉致。” 宋 欧阳修 《与程文简公》之五:“比者当驰问,示諭 柳湖 嘉致,诚愿有所述,以姓名附见为荣。”

腮红

涂在面庞上使肤色红润的化妆品,有粉质和油质的两种

万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万物生光辉。——《乐府诗集·长歌行》

善万物之得时。——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反侧于万物。——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万物莫不然。——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向荣

滋长茂盛

木欣欣以向荣。——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吾生

(1).谓己之生命。《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清 陈维崧 《唐多令·重九后食蟹半醉作》词:“半醉睨吴钩,吾生行且休。”

(2).对同辈或卑幼者的敬爱之称。 晋 陆机 《赠潘岳》诗:“僉曰吾生,明德惟允。” 南朝 宋 谢瞻 《答灵运》诗:“牵率詶嘉藻,长揖愧吾生。”

从欲

(1).随顺自己的意愿。《书·大禹谟》:“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孔 传:“使我从心所欲而政以治。”《荀子·大略》:“维予从欲而治。”

(2).服从于自己的私欲。《左传·僖公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北齐书·幼主纪》:“ 后主 则不然,以人从欲,损物益己。”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

纵欲。《左传·昭公十三年》:“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韩诗外传》卷二:“貌美好者不以统朝涖民,而反以蛊女从欲。”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 明 刘基 《公围成公至自围成筑蛇渊囿》:“夫佚游从欲已非人君之当为,而况作於患难之时乎!”

家信

往返家中的信函

所之

所去的地方。《晋书·隐逸传·孟陋》:“时或弋钓,孤兴独归,虽家人亦不知其所之也。” 唐 杜牧 《题桐叶》诗:“ 三吴 烟水平生念,寧向閒人道所之。”《东周列国志》第二五回:“ 宫之奇 尽族而行,不言所之。”

欢意

欢乐的意兴。 南朝 梁 范缜 《神灭论》:“千钟委於富僧,欢意畅於容髮。” 宋 沉遘 《送许当通判泉州》诗:“欢意我已衰,壮心君益遒。” 宋 李清照 《蝶恋花》词:“永夜懨懨欢意少,空梦 长安 ,认取 长安 道。”

僮仆

仆人

僮仆欢迎。——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清· 张廷玉《明史》

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乐人

(1).古代指掌管音乐的官吏。《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饌于寝东,乐人县。” 胡培翚 正义:“是悬乐诸官皆有其事,故总称乐人。”《礼记·少仪》:“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乐人之事矣;幼,则曰:能正於乐人。” 郑玄 注:“正,乐政也。” 孔颖达 疏:“ 郑 恐经‘正’是乐正之官,故读为‘政令’之‘政’,谓年幼受政於乐人也。”

(2).歌舞演奏艺人的泛称。《史记·吕太后本纪》:“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 唐 崔珏 《和人听歌》:“气吐幽兰出洞房,乐人先问调宫商。”《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高赞 叫乐人住了吹打,听时,一片风声,吹得怪响。” 金一 《心声》:“乐人敂鐘磬於庙,童子謡而商女悲,见微者聪矣。”

有言

(1).有名言,有善言。《论语·宪问》:“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孟子·离娄上》:“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杨伯峻 注:“有言,意为有善言。”

(2).泛指有话。如:有言在先。

未省

未曾,没有。 唐 白居易 《寻春题诸家园林》诗:“平生身得所,未省似而今。”《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剜眼截头之苦行,未省施为;捨身捨命之殊因,何曾暂作?” 蒋礼鸿 通释、“﹝未省,﹞未曾,没有。” 宋 柳永 《鹤冲天》词:“好天好景,未省展眉则箇。” 宋 苏轼 《再游径山》诗:“平生未省出艰险,两足惯曾行犖确。”

心曲

(1) 内心深处

乱我心曲。——《诗·秦风·小戎》

(2) 心事

谢娘无限心曲,晓屏山断续。——温庭筠《归国遥》

西湖

湖名。在浙江省杭州市区以西,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玉皇山等),周长15公里,被孤山、白堤、苏堤分隔为外西湖、里西湖、后西湖、小南湖和岳湖

安舆

安车。《新唐书·赵隐传》:“ 懿宗 诞日,宴 慈恩寺 , 隐 侍母以安舆临观。宰相方率百官拜恩於廷,即回班候夫人起居,搢绅以为荣。” 宋 姜夔 《小重山·赵郎中谒告迎侍太夫人将来都下》词:“鹊报倚门人,安舆扶上了,更亲擎。” 清 冯桂芬 《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会君方迎其生母 徐太恭人 就养京邸,始至,除书新賁,安舆适来,都人士荣之。”

星郎

《后汉书·明帝纪》:“ 馆陶公主 为子求郎,不许,而赐钱千万。谓羣臣曰:‘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苟非其人, * 受殃,是以难之。’”后因称郎官为“星郎”。 唐 岑参 《送李别将摄伊吾令充使赴武威便寄崔员外》诗:“遥知竹林下,星使对星郎。” 唐 张籍 《早朝寄白舍人严郎中》诗:“凤闕星郎离去远,閤门开日入还齐。” 唐 张谔 《赠吏部孙员外济》诗:“天子爱贤才,星郎入拜来。”

归来

返回原来的地方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夜未央

夜未尽,谓夜深还未到天明。《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 孔颖达 疏:“谓夜未至旦。”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宋 杨万里 《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诗:“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 清 吴嘉纪 《拟古》诗:“酒阑亲昵散,嗟哉夜未央!”

清话

(1).高雅不俗的言谈。 晋 陶潜 《与殷晋安别》诗:“信宿酬清话,益復知为亲。” 唐 岑参 《虢州卧疾喜刘判官相过水亭》诗:“见君胜服药,清话病能除。”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摩诃庵》:“又 江夏 郭正域 《法藏寺》诗:‘……清话逢玄度,论文有辨才。’”

(2).犹言风凉话。《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时外边都晓得库里失了银子,尽来探问,到拌得口乾舌碎。内中单喜欢得那几个不容他管库的令史,一味説清话,做鬼脸,喜谈乐道。”

(3).闲谈。《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生从县间至此,见天色已晚,特来投宿庵中,与师父清话。”

(4).满语。《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他们在那里翻 清 话,咕嚕咕嚕,我们不懂。”

今天

(1) 说话时的这一天;本日

今天的任务

(2) 用在指一天之中某个时候的名词前面,表示指的是今天的某个时候

今天早晨起得很早

(3) 此刻,现在;当前

在今天去争辩地球是圆的是没有必要了

一涯

一方。《文选·古诗<行行重行行>》:“相去万餘里,各在天一涯。” 李善 注引《广雅》:“涯,方也。” 唐 高适 《重阳》诗:“百年将半仕三已,五亩就荒天一涯。” 宋 王安石 《上江宁府王龙图启》:“承乏一涯,弥阔门墙之便。”

把酒

拿着酒杯

把酒问青天。——宋· 苏轼《水调歌头》

相属

(1).相接连;相继。《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嫉浊世之政,亡国乱君相属。” 宋 叶适 《总干黄公行状》:“丧还,赴于涂、哭于郊、弔于家者,相属也。” 廖仲恺 《迈陂塘·题北郭秧针图》词:“锋芒如许禁磨折,风雨晦明相属。”

(2).相关;相类。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人生在世,望於后身,似不相属。”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僧 一行 之言曰:‘星之与土,以精气相属,而不係於方隅。’”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外洋助剿》:“内忧外患,其事不相属,而其害实相因。”

(3).互相劝酒;向人敬酒。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沙平水息声影絶,一杯相属君当歌。” 宋 苏轼 《前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明 高启 《逢张架阁》诗:“一杯相属成知己,何必平生是故人。”

(4).和人诗词。 宋 苏轼 《和王晋卿》诗序:“感叹之餘,作诗相属。” 宋 朱松 《赠范直夫》诗:“且与寓公同放旷,浩歌相属倚秋风。”

用以记人生年的十二生肖。《说郛》卷七三引 宋 洪巽 《旸谷漫录》:“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鷄、戌犬、亥猪为十二相属。”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矜嫚·韩愈王俭语》:“大虫老鼠,俱为十二相属,何怪之有?”

富贵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

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何时

(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楚辞·九辩》:“皇天滛溢而秋霖兮,后土何时而得乾?”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六:“寄书 龙城 守,君驥何时秣?”《宋史·岳飞传》:“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刘大白 《石下的松实》诗:“一棵松树,落下许多松实;不知何时,被压着一块大石。”

羁束

亦作“羇束”。1.犹拘束。《文选·张协<杂诗>之八》:“述职投边城,羈束戎旅间。” 吕延济 注:“羈束,犹拘束也。” 唐 白居易 《早春游曲江》诗:“散职无羈束,羸驂少送迎。” 宋 司马光 《昔别赠宋复古张景淳》诗:“他时綰金印,羇束愈愁寂。” 清 陈维崧 《念奴娇·送韩闻西之吴门》词:“平生疎放,几曾甘受羈束。”

(2).羁旅困顿。 唐 杜甫 《客堂》诗:“客堂叙节改,具物对羈束。” 仇兆鳌 注:“羈束,旅困也。”

法喜

佛教语。谓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维摩经·佛道品》:“法喜以为妻,慈悲以为女。” 南朝 梁武帝 《摩诃般若忏文》:“愿诸众生,离染著相,迴向法喜,安住禪悦。” 宋 苏轼 《赠王仲素寺丞》诗:“虽无孔方兄,顾有法喜妻。” 清 钱谦益 《莆阳陈氏寿宴》诗之二:“满室天花都不著,长留法喜伴 维摩 。”

低回

(1) 也作“低徊”

(2) 徘徊;流连

人们在堤边低回,欣赏着澄江如练的水色

低佪夷犹,宿 * 兮。——《楚辞·九章·抽思》

(3) 回旋起伏

拂水低回舞袖翻。——杜甫《乐游园歌》

(4) 纡回曲折

大道低回。——《汉书·扬雄传》

相酬

(1).唱和;酬对。 唐 韩愈 《双鸟》诗:“还当三千秋,更起鸣相酬。” 宋 朱熹 《再和油字韵》:“箇里竟能无一语,应慙二鸟起相酬。” 明 袁宗道 《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诗:“一见生狂态,相酬多謔言。”

(2).报答;酬谢。《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某等愿送汝君归国,何以相酬?” 清 管同 《黄蛟门传》:“人或招饮食,必坚拒逃匿,须要觅牵持,不得已而后至。经数日輒相酬,其丰腆恆加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