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二

作者:晁补之 朝代:宋代

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二原文

弟才方浚发,兄老更疏迂。
君自轩轩鹤,吾今泛泛凫。
何方折腰具,能作列仙儒。
钧是亡羊事,清樽稍可娱。

诗词问答

问: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二的作者是谁?答:晁补之
问:寄题宝应无斁凫舄堂二首二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晁补之的名句有哪些?答:晁补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才方

(1).甫,始。 宋 范仲淹 《奏议尹洙转官》:“迁在鈐辖 安后 之上,才方半年,若就徐待制,又迁在部署 狄青 之上。”

(2).副词。刚才。《秦并六国平话》卷下:“才方来到, 始皇 勑问:‘ 湘君 何神?’”

(3).副词。方才,方始。 元 刘时中 《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本日交昏入库府,直至起解时才方取。”《元典章·户部四·嫁娶》:“理合断付先夫。却缘 杨福一娘 与 陈千十二 成亲已及十年, 陆千五 并不曾争告到官。直至 大德 元年正月日内於路迎见 杨福一娘 ,将本妇夺去,才方陈告。”

犹方才。 宋 朱熹 《苦雨诗》:“仰诉天公雨太多,纔方欲住又滂沱。”《元典章·兵部三·使臣不得骑马入酒肆》:“或看探亲知人等直至打禁鐘时后,纔方回站。” 明 孟称舜 《死里逃生》第三出:“纔方黑窣里见个人慌忙从那边跑去。”

浚发

(1).迅速开发。 汉 桓宽 《盐铁论·取下》:“君篤爱,臣尽力,上下交让,天下平。‘浚发尔私’,上让下也;‘遂及我私’,先公职也。”按,《诗·周颂·噫嘻》作“骏发”。 李大钊 《民彝与政治》:“是知牖民之道,在因其天性之和合,而浚发其资能之所固有。”

(2).谓很快显现出来。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爰始濯缨,清猷浚发。”浚,一本作“ 濬 ”。

濬發:从深处发出。 唐 柳宗元 《祭杨凭詹事文》:“实期濬发,再光文陛。谁谓昊天,遽兹降厉。”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其深爱之情,蔼然濬发於一室独知之地,而其家人咸被其风而化焉。” 揆郑 《哀政闻社员》:“天才濬发,则有 吴汝纶 。”

老更

宋 范仲淹 有《乞召杜衍等备明堂老更表》。参见“ 三老五更 ”。

轩鹤

(1).乘轩的鹤。喻宠幸的人。典出《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 唐 白居易 《幽居早秋闲咏》:“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谁人知此味?临老十年间。”

(2).乘轩的鹤。喻特立不同凡响的人。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张籍 学古淡,轩鹤避鸡羣。” 钱仲联 集释引 朱熹 《考异》:“此言 张籍 学古淡而不騖於綺靡,如以乘轩之鹤而反避鸡群也。”

泛泛

(1) 荡漾的样子,浮动的样子泛泛其景。——《诗·邶风·二子乘舟》

(2) 又

泛泛杨舟。

(3) 不深入;平平常常

泛泛之交

方折

指水流作直角转折。古代传说方折之水,其下有玉。《艺文类聚》卷八引《尸子》:“凡水,其方折者有玉,其圆折者有珠。”《淮南子·墬形训》:“水圆折者有珠,方折者有玉。” 唐 白居易 《玉水记方流》诗:“尹孚光灧灧,方折浪悠悠。”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浮光风宛转,照影水方折。”

列仙

见“ 列仙 ”。

亦作“ 列僊 ”。1.诸仙。《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以为列僊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乃遂奏《大人赋》。” 唐 苏颋 《景龙观送裴士曹》诗:“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勋业尽抛青琐客,形容尚类列仙癯。”

(2).谓位高的仙人。 明 刘基 《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他日道成为列仙,无相忘也。” 明 方孝孺 《赠王时中序》:“其神气闲定如列僊之流,莫能名其术也。”

亡羊

(1).《庄子·骈拇》:“臧与穀二人相与牧羊,而俱亡其羊。问臧奚事,则挟筴读书;问穀奚事,则博塞以游。二人者,事业不同;其於亡羊,均也。”谓弃其本职而溺于所好。 庄子 用以比喻追逐外物而残生伤性。 宋 王安石 《用前韵戏赠叶致远直讲》:“亡羊等残生,朽筴何足挟。”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嬉游良已荒,亡羊愧臧穀。” 廖仲恺 《有感》诗:“扣马 夷 齐 思止暴,亡羊臧穀共伤时。”

(2).《列子·说符》:“ 杨子 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 杨子 之竖追之。 杨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心都子 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因以“亡羊”喻步入歧途而一无成就。 清 魏源 《客怀八首柬龚定盦舍人》之四:“中道牵小术,歧路多亡羊。”

(3).比喻丧失某种事物。 王德钟 《十九岁述怀》诗:“亡羊往事嗟何补,歷鹿孤踪感易生。” 梁启超 《立 * 体与政治道德》:“国会之召集,期限有定,闭会中凟职之举,俟下次开会而始图匡正,势已等於亡羊,而貽国家以不可復之损失者抑既多矣。”参见“ 亡羊补牢 ”。

清樽

见“ 清尊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