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郑康道

作者:曹勋 朝代:宋代

别郑康道原文

与公相从久,未始蹈琐细。
我既困索米,公已安吴地。
一廛了百指,与闲殆天意。
陛下圣而武,庶物进以汇。
择材访耆宿,粲若数一二。
考盘出幽隐,鼓箧趋朝市。
公尚有遐心,讵宜忽初志。
腰镰与手斧,甘穷几经岁。
我原以公名,充庭如孔翠。
风云际盛旦,用激志士气。
胡为倏来往,老怀惜掺袂。
惟冀加餐饭,贤者不终弃。
功名会有日,当看咏既醉。

诗词问答

问:别郑康道的作者是谁?答:曹勋
问:别郑康道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曹勋的名句有哪些?答:曹勋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相从

(1).跟随,在一起。《史记·日者列传》:“ 宋中 为中大夫, 贾谊 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汉书·食货志上》:“冬,民既入,妇人同巷,相从夜绩,女工一月得四十五日。” 宋 苏轼 《送千乘千能两侄还乡》诗:“相从结茆舍,曝背谈金鑾。”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狸》:“弟与之相从半年,且赖渠拯恤,义均伉儷,难诬以鬼也。”

(2).相交往;相合并。 宋 苏轼 《岐亭》诗序:“凡余在 黄 四年,三往见 季常 ,而 季常 七来见余,盖相从百餘日也。”《元朝秘史》卷一:“大凡女孩儿生了,老在家里的理无,我将女儿与你儿子,你儿子留在这里做女婿,两家相从了。”

未始

同“未尝”

未始无春。——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这么办理也未始不可

琐细

繁多而细小

琐细的家务

困索

匮乏萧条。 明 陈子龙 《谏设厂卫公疏》:“自设厰卫……富商大贾,踌躇不前,都市萧条,职此之故。古有迁富民以实京师者,安可使其畏而不至,自貽困索?”

吴地

春秋 时 吴国 所辖之地域,包括今之 江苏 、 上海 大部和 安徽 、 浙江 、 江西 的一部分。亦指 东汉 时的 吴郡 (今 江苏省 )。《汉书·东方朔传》:“今先生率然高举,远集 吴 地,将以辅治寡人。” 唐 郎士元 《赠韦司直》诗:“客来 吴 地星霜久,家在 平陵 音信疏。”

一廛

(1).古时一夫所居之地。《周礼·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莱百畮。” 孙诒让 正义:“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谓百畮之地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廛而为氓。”

(2).泛指一块土地,一处居宅。 唐 柳宗元 《柳长侍行状》:“无一廛之土以处其子孙,无一亩之室以聚其族属。” 宋 范成大 《南徐道中》诗:“若有一廛供闭户,肯将篾舫换柴扉?”

百指

犹言十口;十个人。 唐 元结 《元鲁县墓表》:“不颂之,何以戒占田千夫、室宇千柱、家童百指之徒也哉!”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 米芾 ﹞且言举室百指,行至 陈留 ,独得一舟如许大,遂画一艇子行閒。”

天意

(1) 上天的意旨

(2) 帝王的心意

陛下

对君主的尊称

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不得永奉陛下。——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窃为陛下惜之。——汉· 贾谊《论积贮疏》

庶物

各种事物

置三公三孤,以为论道之官;次置六卿,以分司庶务。——《隋书·百官志》

耆宿

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耆宿大贤,多见废弁。——《后汉书·樊儵传》

一二

(1) 一两个;少数

常有一二。——清·洪亮吉《治平篇》

一二人立决。——清·方苞《狱中杂记》

(2) 一点点,一些

略知一二

(3) 少数;一两个

邀请一二知己

(4) 逐一

一二谈也。——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考盘

亦作“ 考磐 ”。成德乐道。《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毛 传:“考,成;槃,乐。” 陈奂 传疏:“成乐者,谓成德乐道也。”《汉书·叙传下》:“ 竇后 违意,考盘于 代 。”《考槃序》则言此诗为刺 庄公 “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故后即以喻隐居。 晋 陆云 《逸民赋》:“鄙 终南 之辱节兮,韙 伯阳 之考槃。”《晋书·隐逸传·张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 唐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诗:“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宋 苏辙 《次韵秦观见寄》:“考槃溪山间,自献耻干謁。” 清 姚鼐 《获嘉渡河》诗:“想见幽人尚考盘,安得同归脱鞿绊。”一说,“考,扣也;槃,器名。葢扣之以节歌,如鼓盆拊缶之为乐也。”见 宋 朱熹 《诗集传》引 陈氏 说。近人亦或从之,以为是奴隶出亡反抗之辞。见 高亨 《诗经今注》及 鲍昌 《释考槃》。

幽隐

(1).隐晦;隐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説,闭约而无解。” 汉 蔡邕 《述行赋》:“想 宓妃 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 叶圣陶 《一个青年》:“这一回必须吐出细微幽隐的心情,如实表达,不稍移易。”

(2).指隐蔽之处。《韩非子·六反》:“夫陈轻货於幽隐,虽 曾 史 可疑也;悬百金於市,虽大盗不取也。”

(3).隐居;潜藏。 汉 严忌 《哀时命》:“寧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礼记·表记》“君子隐而显” 唐 孔颖达 疏:“君子身虽幽隐,而道德潜通,声名显著,故云隐而显也。”

(4).指隐居未仕的人。《后汉书·郎顗传》:“改元更始,招求幽隐,举方正,徵有道,博采异谋,开不讳之路。”《明史·于谦传》:“且 亨 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於公议得乎?”

鼓箧

(1).谓击鼓开箧,古时入学的一种仪式。《礼记·学记》:“入学鼓篋,孙其业也。” 郑玄 注:“鼓篋,击鼓警众,乃发篋出所治经业也。”

(2).借指负箧求学。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华阳 曾子 ,鼓篋来游; 蜀国 颜生 ,抠衣请学。”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诗:“ 东阳 故侯孙,少小同鼓篋。” 清 钱谦益 《娄江十子诗序》:“顾以余为可与言也,相与鼓篋而请事焉。” 梁启超 《论湖南应办之事》:“此间如学堂学生,鼓篋不过月餘耳。”

(3).借指经业、学术等。 唐 张说 《赠郎将葛君墓志》:“不承过庭之训,不渐鼓篋之术。”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常成二公》:“ 成公 之始至也,未及下车,礼先圣先师,退而嘆堂室湫狭,斆学荒隳,惧鼓篋之道寝,《子衿》之诗作。”

朝市

早市。《周礼·地官·司市》:“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

(1).朝廷和市集。《左传·襄公十九年》:“妇人无刑,虽有刑,不在朝市。”《史记·张仪列传》:“臣闻争名者於朝,争利者于市,今 三川 、 周室 ,天下之朝市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故先王之刑也,官师以成之,棘槐以断之,情讯以宽之,朝市以共之,矜哀以恤之。” 黄省曾 注:“《周礼·掌囚》:‘及刑杀,告刑于王,奉而适朝士,加明梏,以适市而刑杀之。’所谓朝市以共之也。”

(2).泛指名利之场。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拥孤襟以毕岁,谢良价於朝市。” 宋 苏轼 《发广州》诗:“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元 刘时可 《春日田园杂兴》诗:“坐睡略无朝市梦,踏歌时有里閭游。”《封神演义》第 * 回:“曾做菜羹寒士,不去奔波朝市,宦情收起,打点林泉事。”

(3).指朝廷。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二:“巖巖显朝市,帝者慎用才。”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銓衡选举,非復曩者之亲。” 王利器 集解:“朝市,犹言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细言应令》诗:“蜗角列州县,毫端建朝市。”

(4).泛指尘世。 唐 张祜 《金山寺》诗:“因悲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宋 秦观 《和孙莘老游龙洞》:“更欲仗筇留顷刻,却疑朝市已千龄。” 明 何景明 《宿淇公方丈》诗:“明朝又朝市,回忆碧山岑。”

遐心

(1).与人疏远之心。《诗·小雅·白驹》:“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朱熹 集传:“毋贵重尔之音声,而有远我之心。” 明 汤显祖 《答门人桂仲雅书》:“我所思兮在 桂林 ,乃三年不通一问,而有遐心耶?” 清 陈确 《哭长翁叔父文》:“徒以山川辽越,音问久疏,二十年来,窅如隔世。叔父遽疑其有遐心。”

(2).避世隐居之心。 南朝 齐高帝 《塞客吟》:“悟樊笼之或累,悵遐心以栖远。” 宋 陈师道 《寄答王直方》诗:“怀禄有遐心,从俗无远韵。”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之八:“忽忽生遐心,终朝閟金玉。”

(3).放逸不羁之心。 汉 张衡 《思玄赋》:“收畴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不遐心。”《晋书·元帝纪论》:“或高旌未拂,而遐心斯偃,迴首朝阳,仰希乾栋,帝犹六让不居,七辞而不免也。”

(4).广阔的胸襟。 清 黄宗羲 《蒋万为墓志铭》:“ 万为 之文,御以遐心,主以理骨,儼然大家体裁也。”

初志

原来的志愿。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六年令》:“欲修吾往业,守吾初志。” 唐 韩愈 《薛公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辛苦跋涉而来,为父骨耳。汝不归,初志为何也?” 郭沫若 《羽书集·致华南友人们》:“任何的残虐惨酷,都不足阻挠我们的初志。”

与手

犹言下毒手。《宋书·索虏传》:“ 泰之 等至,虏都不觉,驰入袭之,杀三千餘人,烧其輜重……诸亡口悉得东走,大呼云:‘官军痛与手。’虏众一时奔散。”《南史·张彪传》:“ 彪 左右 韩武 入视, 彪 已苏,细声谓曰:‘我尚活,可与手。’於是 武 遂诛 稜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化及 扬言曰:‘何用持此物出,亟还与手。’” 胡三省 注:“与手, 魏 齐 间人率有是言,言与之毒手而杀之也。” 清 顾炎武 《松江别诸友人》诗:“事危先与手,法定必行诛。”

几经

经过许多次

几经磨难

公名

同类事物的共称。与“专名”相对。如鸟、兽是公名,而鸦、鹊、虎、豹为专名。 郭沫若 《文艺论集续集·革命与文学》:“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知道文学的这个公名中包含着两个范畴:一个是革命的文学,一个是反革命的文学。”

充庭

(1).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辇仪仗于殿庭,谓之充庭。《后汉书·安帝纪》:“﹝ 永初 ﹞四年春正月元日,会,彻乐,不陈充庭车。” 李贤 注:“每大朝会,必陈乘舆法物车輦於庭。”《宋书·礼志五》:“旧有充庭之制,临轩大会,陈乘舆车輦旌鼓於殿庭。”

(2).布满庭院。 汉 扬雄 《剧秦美新》:“振鷺之声充庭,鸿鸞之党渐阶。”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芸若充庭,槐枫被宸。”

(3).充满朝廷。《晋书·乐志上》:“嘉会置酒,嘉宾充庭。”《南齐书·乐志》:“元正肇始,典章徽明。万方来贺,华夷充庭。”

孔翠

(1).孔雀和翠鸟。亦单指孔雀。 汉 王粲 《迷迭赋》:“色光润而采发兮,似孔翠之扬精。”《文选·左思<蜀都赋>》:“孔翠羣翔,犀象竞驰。” 李善 注:“孔,孔雀也;翠,翠鸟也。” 唐 李德裕 《怀鸮赋》:“标静素於鸿鵠,赋妍华於孔翠。” 清 朱彝尊 《迈坡塘·寄龚蘅圃》词:“西堂冷,孔翠应凋锦羽。”

(2).孔雀、翠鸟的羽毛。《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土多金、银、夜光璧、明月珠、大贝、车渠、码碯、木艰、孔翠、虎魄。”《资治通鉴·齐和帝中兴元年》:“以金银为鎧胄,具装饰以孔翠。”

(3).喻精华。《隋书·经籍志四》:“ 晋 代 挚虞 ,苦览者之劳倦,於是採擿孔翠,芟除繁芜,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

风云

①风和云:天有不测~。 ②比喻变幻动荡的局势:~突变。

盛旦

犹佳日。 宋 陆游 《贺莆阳陈右相启》:“固尝端拜於遗风,岂意亲逢於盛旦。”

志士

有远大志向和高尚节操的人

爱国志士

胡为

何为,为什么。《诗·邶风·式微》:“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礼记·檀弓上》:“夫古之人,胡为而死其亲乎?”《汉书·黥布传》:“胡为废上计而出下计?” 颜师古 注:“胡,何也。” 唐 李白 《蜀道难》诗:“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宋 苏轼 《郑州别后马上寄子由》诗:“不饮胡为醉兀兀,此心已逐归鞍发。” 明 高启 《赠金华隐者》诗:“嗟我胡为在尘网,远望高峰若天壤。”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你这些话又胡为而来?我一点儿也不能追踪你思想的道路。”

胡作非为;任意乱来。《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如今説先朝一个宰相,他在下位之时,也着实有名有誉的,后来大权到手,任性胡为,做错了事,惹得万口唾駡,饮恨而终。”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二折:“由他閒戏,任你胡为。”《红楼梦》第一一一回:“ 寳釵 听着这话,好不自在,便説道:‘我原不该给他行礼,但只老太太去世,咱们都有未了之事,不敢胡为。’”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盖 中国 艺术家,一向喜欢介绍 欧洲 十九世纪末之怪画,一怪,即便于胡为,于是畸形怪相,遂弥漫于画苑。”

来往

(1) 来和去

街上来往的人很多

(2) 通行

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

(3) 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

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

(4) 左右;上下

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老怀

老年人的心怀。 宋 杨万里 《和萧伯和韵》:“桃李何忙开又零,老怀易感扫还生。” 明 阮大鋮 《燕子笺·授画》:“骨肉团聚,聊慰老怀。” 叶圣陶 《穷愁》:“况吾母饮食弗周,度其老怀必有深痛至戚,惟以爱我弥甚,故不我告。”

掺袂

执袖。犹握别。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今旦有友人将归於 崆峒 旧隐者,僕饯之 伊水 滨,不胜离觴;既掺袂,马逸,復不能止,失道至此耳。” 前蜀 韦庄 《酬吴秀才霅川相送》诗:“掺袂客从华下散,棹舟人向镜中归。” 宋 曾巩 《与舍弟别舟岸间相望感叹成咏》:“舟陆空相望,掺袂即千里。”

加餐

(1).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后汉书·桓荣传》:“愿君慎疾加餐,重爱玉体。” 唐 李颀 《送三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诗:“加餐共爱鱸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 清 纳兰性德 《送张见阳令江华》诗:“吾怜 张仲蔚 ,临别劝加餐。” 郁达夫 《奉答长嫂兼呈曼兄》诗之四:“删去相思千万语,当头还是劝加餐。”

(2).犹进餐。 清 戴名世 《詹烈妇传》:“至三日,烈妇收泪请姑加餐。姑曰:‘汝食,吾方食。’” 郭沫若 《棠棣之花》第一部:“人的五腑六脏只供那些乌鸦加餐。”

不终

(1).没有结果;没有到底。《左传·僖公十六年》:“明年 齐 有乱,君将得诸侯而不终。” 宋 苏辙 《龙川略志》卷二:“﹝ 赵生 ﹞家本 代州 ,名 吉 ,事 五臺 僧不终,弃之游四方。”

(2).不得善终,不能终其天年。《汉书·晁错传赞》:“ 错 虽不终,世哀其忠。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裴頠对武帝》:“ 惠 、 怀 、 愍 皆不终,牛繫马后,岂及亡乎!”

(3).犹不中,不合格,不好。《西游记》第四七回:“虽然相貌不终,却倒会降龙伏虎,捉怪擒妖。”

功名

功绩和名位;封建时代指科举称号或官职名位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三国演义》

但是,他们(指东林党人)比起那一班读死书的和追求功名利禄的人,总算进步多了。——《事事关心》

有日

(1).多日。《晏子春秋·谏下十九》:“今君处佚怠,逆政害民有日矣,而犹出若言,不亦甚乎!”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 钱忠懿王 ﹞既至,会 太祖 幸 洛阳 郊禋,西驾有日矣。”

(2).有期;不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行有日, 甘罗 谓 文信侯 曰:‘借臣车五乘,请为 张唐 先报 赵 。’” 唐 韩愈 《答李翊书》:“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且喜他肯与我修鍊,丹成料已有日。” 苏曼殊 《碎簪记》:“接叔父书,谓闻人言,君受聘於 林 姓,亲迎有日,然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