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朝天

作者:罗椅 朝代:宋代

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朝天原文

驾言出北门,长桥拱门外。
双溪东西来,到此而始汇。
人言似章贡,玉虹夹其背。
拟作合江亭,景物无小大。

诗词问答

问: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朝天的作者是谁?答:罗椅
问: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朝天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罗椅的名句有哪些?答:罗椅名句大全

罗椅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朝天书法欣赏

罗椅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朝天书法作品欣赏
题信丰县城门六首朝天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驾言

(1).驾,乘车;言,语助词。语本《诗·邶风·泉水》:“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后用以指代出游,出行。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三一:“驾言发 魏 都,南向望 吹臺 。”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世与我而相违,復驾言兮焉求!” 郑泽 《赠钝根游海上》诗:“长帆翼金风,驾言拾海月。”

(2).传言;托言。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石经沦缺,存半毁几;驾言永久,谅用憮焉。” 明 文秉 《先拨志始》卷上:“ 李可灼 敢以无方无製之药,驾言金丹,夕进御而朝宾天。” 明 姚士粦 《见只编》卷上:“然一旦成此大衅者,良由降虏 哱拜 久怀异图,驾言云云。” 清 蒲松龄 《上孙给谏书》:“凡以肤受来愬者,直笑曰,我不曾目见;有驾言毁駡主翁者,直笑曰,我不曾耳闻。”

北门

(1).北向的门。《诗·邶风·北门》:“出自北门,忧心殷殷。终窶且贫,莫知我艰。” 唐 刘餗 《隋唐嘉话》卷下:“阿师当向北门出入,南衙宰相往来,勿犯也。”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 延安 北门外, 王家坪 村边,站着许多威严的哨兵。”

(2).喻指北部边防要地。《隋书·贺娄子干传》:“自公守北门,风尘不警。 突厥 所献,还以赐公。” 唐 翁绶 《雨雪曲》:“一自塞垣无 李 蔡 ,何人为解北门忧。” 明 何景明 《点兵行》:“边头城堑谁营屯,遂使犬羊窥北门。”

(3). 唐 宋 学士院在禁中北门,因以为学士院的代称。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臣以书命,待罪北门。记事之成,职也,然臣愚,不知宫之所以废兴,与凡材用之所从出,敢昧死请。” 宋 岳珂 《桯史·叶少蕴内制》:“ 石林 叶少藴 在北门,微闻当遂使为相,惧当视草,不能自免,出语沮之。”

(4).指翰林学士。 明 陈皋谟 《环县城远眺》诗:“经略久寒 西夏 胆,安危深仗北门才。”参见“ 北门学士 ”。

(5).指 唐 代禁军的北衙。《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北门”之名由此。《资治通鉴·唐中宗神龙元年》:“今天诱其衷,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復 李氏 社稷,愿殿下蹔至 玄武门 以副众望。” 胡三省 注:“南牙谓宰相,北门谓羽林诸将。”

(6).《诗·邶风》篇名。序谓“《北门》,刺士不得志也”。后因用以喻士之不遇。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李弘度 常叹不被遇……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 唐 李白 《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斗酒满四筵,歌啸 宛溪 湄。君携 东山 妓,我咏《北门》诗。” 明 陈宗之 《汉道》诗:“寧无《北门》嘆,要自秉固穷。”

(7).复姓。《左传》有 北门驷 ,《尸子》有 北门子 ,《庄子》有 北门成 。见《通志·氏族三》。

长桥

桥名。在 江苏省 宜兴市 ,建于 东汉 时,相传为 晋 周处 斩蛟处,又名 蛟桥 。桥跨 荆溪 ,又名 荆溪桥 。《晋书·周处传》:“ 南山 白额猛兽, 长桥 下蛟,并子为三矣。”《初学记》卷七引 晋 祖台之 《志怪》:“ 义兴郡 溪渚 长桥 下,有苍蛟吞噉人, 周处 执剑桥侧,伺久之,遇出。于是悬自桥上,投下蛟背,而刺蛟数疮,流血满溪,自郡渚至 太湖 勾浦 乃死。”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谁看挟剑赴 长桥 ,谁看浸髮题春竹。” 唐 李贺 《送秦光禄北征》诗:“ 周处 长桥 役, 侯调 短弄哀。”

拱门

上端呈弧形的门

双溪

(1).水名。在 浙江 。附近风景幽美。 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径出 梅花桥 , 双溪 纳归潮。” 王琦 注引 薛方山 《浙江通志》:“ 双溪 在 金华县 南,一曰 东港 ,一曰 南港 。 东港 之源出 东阳 之 大盆山 ,过 义乌 ,合众流西行入县境,又合 杭慈溪 、 白溪 、 东溪 、 西溪 、 坦溪 、 玉泉溪 、 赤松溪 之水,经 马铺岭 石碕巖 ,下与 南港 会。 南港 之源出 縉云 之 黄碧山 ,过 永康 武义 入县境,又合 松溪 、 梅溪 之水,经 屏山 西北行,与 东港 会於城下,故曰 双溪 。” 宋 李清照 《武陵春》词:“闻説 双溪 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 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清 吴伟业 《题画》诗之二:“不知尺许苍茫里,谁是 双溪 第一峯。”

(2).指 苕 霅 二溪。在 浙江 。 宋 苏轼 《双荷叶·湖州贾耘老小妓名双荷叶》词:“双溪丹,清光偏照双荷叶。双荷叶,红心未偶,緑衣偷结。”

东西

(1) 泛指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

吃东西

写东西

(2) 特指人或动物(常含喜爱或厌恶的情感)

这小东西真可爱

妈,别理这东西,小心吃了他们的亏。——曹禺《雷雨》

人言

人们的评论,别人的议论

章贡

章水 和 贡水 的并称。亦泛指 赣江 及其流域。 宋 苏轼 《郁孤台》诗:“日丽 崆峒 晓,风酣 章 贡 秋。”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 章 贡 ,埋伏到 九嶷 。”

玉虹

(1).白虹。 宋 苏轼 《郁孤台》诗:“山为翠浪涌,水作玉虹流。”

(2).诗词中常以喻象虹一样的事物。喻明洁的瀑布或流水。 唐 李贺 《北中寒》诗:“争瀯海水飞凌喧,山瀑无声玉虹悬。” 宋 杨万里 《和昌英叔雪中春酌》:“ 南谿 春寒强似冬, 南谿 春水走玉虹。” 宋 陆游 《故山》诗:“落涧泉奔舞玉虹,护丹松老卧苍龙。”

(3).喻石拱桥。 宋 苏轼 《何公桥》诗:“疏为玉虹,隐为金堤。” 宋 吴文英 《十二郎·垂虹桥》词:“酹酒苍茫,倚歌平远,亭上玉虹腰冷。”

(4).喻带状的光。 宋 杨万里 《正月二十四夜小楼看灯》诗:“光射瑠璃贯水晶,玉虹垂地照天明。”

(5).喻宝剑。 明 潘纬 《发佩剑送方生趋幕府》诗:“ 延津 双玉虹,神物合雌雄。”

拟作

摹仿别人风格或以别人的口吻写的作品

合江亭

古迹名。为 唐 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 湖南 衡阳县 北。 唐 韩愈 有《合江亭》诗。 孙汝听 题解:“亭在 衡州 负郭,今之 石鼓头 ,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於二水之间,旁有 朱陵洞 ,亦谓之 朱陵仙府 , 唐 人题刻散满巖上。”(2)在今 湖北 宜都县 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唐 路侍中 巖 ……以官妓 行云 等十人侍宴,移镇 渚宫 日,於 合江亭 离筵赠 行云 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 江 南岸。’至今播於倡楼也。”(3)在今 四川 成都市 东南。传为 唐 韦皋 建。参阅 宋 吕大防 《杜工部年谱》。

景物

可供观赏的景色和事物

景物清幽

有何景物。——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小大

(1).小的和大的。有时犹云一切、所有。《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左传·庄公十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北史·乐运传》:“大尊比来小大之事,多独断之。” 清 黄鷟来 《咏史》之一:“旷观宇宙内,小大何相蒙?”

(2).引申指长的和幼的、轻的和重的等。《荀子·非相》:“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诗·小雅·楚茨》:“既醉既饱,小大稽首。” 郑玄 笺:“小大,犹长幼也。”《礼记·王制》:“疑狱,氾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郑玄 注:“小大,犹轻重也。”《礼记·乐记》:“律小大之称,比终始之序,以象事行。” 郑玄 注:“小大,谓高声正声之类也。”

(3).特指小孩和大人。意谓全家。 晋 王羲之 《十七帖》:“瞻近无缘,省告,但有悲叹。足下小大悉平安也。” 晋 王羲之 《十七帖》:“ 武 妹小大佳也。”

(4).指儿子。《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 渊 亦恐 权 远不可恃,且贪货物,诱至其使,悉斩送 弥 晏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宿舒 、 孙综 前到 吴 ,贼 权 问臣家内小大, 舒 、综对臣有三息。”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唤小大取鐁锣将篦照来。中令自就地取幞头,用公服袖揩拭。”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