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作者:真宗 朝代:宋代

原文

于皇真宗,内道之崇。
游心物外,应迹环中。
四方既同,化民以躬。
清净无为,盛德之容。

诗词问答

问:《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的作者是谁?答:真宗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真宗的名句有哪些?答:真宗名句大全

书法欣赏

真宗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书法作品欣赏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于皇

(1).叹词。用于赞美。《诗·周颂·武》:“於皇 武王 ,无竞维烈。” 汉 班固 《灵台》诗:“屡惟丰年,於皇乐胥。” 晋 潘岳 《关中》诗:“於皇时 晋 ,受命既固。” 宋 叶适 《祭史太师文》:“於皇 孝宗 !庙祏既祔;四海恫瘝,三年縞素。”

(2).借指帝王。《晋书·江逌传》:“建灵臺,浚辟雍,立宫馆,设苑囿,所以弘於皇之尊,彰临下之义。”

真宗

释道两教谓所持的真正宗旨;正宗。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我 玄元皇帝 著《道德经》五千文,明乎真宗,致於妙用。” 唐 孟郊 《夏月谒智远禅师》诗:“謁师见真宗,何必千万劫?”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龙门鲤》:“﹝ 朱大祺 ﹞徒步至 嵩山 东岳庙 謁 北摩禪师 。居一年,尽得 少林 真宗。”

内道

(1).我国古代天文学谓月亮在黄道之北运行的轨道。《隋书·艺术传·张胄玄》:“ 胄玄 以日行黄道,岁一周天,月行月道,二十七日有餘一周天。月道交络黄道,每行黄道内十三日有奇而出,又行黄道外十三日有奇而入,终而復始。月经黄道,谓之交。朔望去交前后各十五度已下,即为当食。若月行内道,则在黄道之北,食多有验。”

(2). 元 代以直属御史台的 山东 东西道 、 河东 山西道 、 燕南 河北道 、 江北 河南道 、 山南 江北道 、 淮西 江北道 、 江北 淮东道 、 山北 辽东道 为内道。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游心

(1).潜心;留心。《庄子·骈拇》:“駢於辩者,纍瓦结绳窜句,游心於坚白同异之閒,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而 杨 墨 是已。”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 休 少以好学,游心典謨,既综七经,又精羣纬。”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臣虽至愚,亦知陛下游心经术,动法 尧 舜 。” 明 唐顺之 《答顾东桥少宰书》:“及屏居山林,自幸尚有餘日,将以游心六籍,究贤圣之述作,鉴古今之沿革,以进其识而淑诸身。”

(2).浮想骋思。 三国 魏 嵇康 《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絃,俯仰自得,游心泰玄。”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凡画,气韵本乎游心,神采生於用笔,意在笔先,笔周意内,画尽意在,像应神全。” 叶圣陶 《城中·搭班子》:“他一向游心于理想的境界,对于 钱先生 的话不免生疏,因生疏而不免诧怪。”

(3).游惰之心。 唐 白居易 《息游堕策》:“方今人多游心,地有遗力,守本业者,浮而不固;逐末作者,荡而忘归。”

留心;心神倾注在某一方面。《庄子·德充符》:“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梁书·韦叡传》:“每虚室独坐,游心坟素。” 清 龚自珍 《拟进上<蒙古图志>表文》:“翘首昭代之蹟,游心官书之府。”

物外

世外;世俗之外

飘然物外

应迹

符合心迹。 宋 程颢 《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自私则不能以有为为应迹,用智则不能以明觉为自然。”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中》:“《论衡》之《问孔》,序意自明,以 仲尼 大圣,其语言应迹,有絶出常情者,当时门弟子不能极问,故设疑发难。”

环中

(1).圆环的中心。 庄子 用以比喻无是非之境地。《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郭象 注:“夫是非反覆,相寻无穷,故谓之环。环中,空矣;今以是非为环而得其中者,无是无非也。无是无非,故能应夫是非。是非无穷,故应亦无穷。”《旧唐书·李德裕传论》:“泯是非於度外,齐彼我於环中。” 续范亭 《 * 》诗:“未竭 长弘 血,且住 比干 心。忘年并忘义,逍遥任环中。”

(2).借喻灵空超脱的境界。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3).犹言范围之内,掌握之中。《战国策·赵策一》:“ 秦 与 梁 为上交, 秦 祸案环中 赵 矣。” 鲍彪 注:“此言 秦 视 赵 在其度内,如物在环中。”“环中”,一本作“攘於”。《梁书·武帝纪上》:“公受言本朝,轻兵赴袭,縻以长算,制之环中。”

四方

(1)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泛指各个方面

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正方形或正方体

一只四方的木头匣子

化民

教化百姓。《礼记·学记》:“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汉 王充 《论衡·效力》:“化民须礼义,礼义须文章。行有餘力,则以学文。”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三:“若后世作乐,只是做词调,於民俗风化,絶无关涉,何以化民善俗。”

清净无为

道家语。指一切听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盛德

(1) 崇高的品德

君子盛德

(2) 深厚的恩德

足感盛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