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咏汤)

作者:张炎 朝代:宋代

踏莎行(咏汤)原文

瑶草收香,琪花采汞。
冰轮碾处芳尘动。
竹炉汤暖火初红,玉纤调罢歌声送。
麾去茶经,袭藏酒颂。
一杯清味佳宾共。
从来采药得长生,蓝桥休被琼浆弄。

诗词问答

问:踏莎行(咏汤)的作者是谁?答:张炎
问:踏莎行(咏汤)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踏莎行(咏汤)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张炎的名句有哪些?答:张炎名句大全

张炎踏莎行(咏汤)书法欣赏

张炎踏莎行(咏汤)书法作品欣赏
踏莎行(咏汤)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瑶草

(1).传说中的香草。 汉 东方朔 《与友人书》:“相期拾瑶草,吞日月之光华,共轻举耳。” 唐 李贺 《天上谣》:“ 王子 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鲁迅 《坟·杂忆》:“我当时的意思……并不是从什么‘艺术之宫’里伸出手来,拔了海外的奇花瑶草,来移植在 华 国的艺苑。”

(2).泛指珍美的草。《文选·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吕向 注:“瑶草、玉树,皆美言之。” 金 元好问 《春风来》诗:“春风来时瑶草芳,緑池珠树宿鸳鸯。” 明 袁中道 《武当》诗之二:“ 秦 敦 汉 鼎存肤骨,瑶草琼枝作鬘鬟。”

(3).被雪覆盖的草。 宋 苏轼 《蔡州道遇雪》诗:“三径瑶草合,一缾井花温。” 清 汪懋麟 《人日同诸子游平山堂大雪骤至》诗:“喜胜褰瑶草,狂思倒葛巾。”

琪花

亦作“ 琪华 ”。1.仙境中玉树之花。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二:“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輒形相。” 明 刘基 《为杭州郑善止题蓬莱山图》诗:“琪华烂日珠炫夜,翠楼玉殿虎守閽。”《镜花缘》第一回:“连那瑶草琪花,也分外披拂有致。”

(2).指莹洁如玉的花。 清 赵翼 《虎丘寺玉兰树歌》:“岂知中有逆风香,一树琪花开万箇。”

冰轮

指明月。 唐 王初 《银河》诗:“歷歷素榆飘玉叶,涓涓清月溼冰轮。” 宋 苏轼 《宿九仙山》诗:“夜半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西游记》第二五回:“ 行者 道:‘此时万籟无声,冰轮明显,正好走了去罢。’”京剧《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早又东升。”

芳尘

(1).指落花。 晋 庾阐 《杨都赋》:“结芳尘於綺疏。”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緑苔生阁,芳尘凝榭。” 唐 司空曙 《送高胜重谒曹王》诗:“想君登旧榭,重喜扫芳尘。”《乐府群玉·赵文宝<朝天子·送春>》:“堤上芳尘,桥边飞絮,树头红一片无。”

(2).指美好的风气、声誉。《宋书·谢灵运传论》:“ 屈平 、 宋玉 导清源於前, 贾谊 、 相如 振芳尘於后。” 唐 韦应物 《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诗:“甲科推令名,延阁播芳尘。”

(3).指名贤的踪迹。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梦得 而后,唯天分高朗者,能步其芳尘。”

竹炉

亦作“ 竹罏 ”。一种外壳为竹编、内安小钵、用以盛炭火取暖的用具。 唐 杜甫 《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诗之一:“易简高人意,匡牀竹火炉。” 宋 韩驹 《夜与疏山清公对语因设果供戏成长句》:“竹罏篝火曲木牀,乌柏为烛枫脂香。”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熏坑》:“时当冬月,坑火初燃……所费无多。 江 南柴灶, 闽 楚 竹炉,所需不啻什百也。” 傅尃 《重游惠山》诗:“竹炉未改前番火,松石强如我辈顽。”

玉纤

纤细如玉的手指。多以指美人的手。 唐 温庭筠 《菩萨蛮》词:“玉纤弹处珍珠落,流多暗湿铅华薄。” 元 张寿卿 《红梨花》第二折:“对着这良宵美景,玉纤重把罗衣整。” 清 洪昇 《长生殿·私祭》:“玉纤抄秘谱,檀口教新腔。”

歌声

声带经头腔和喉腔共鸣产生的乐音,与说话时声音的主要区别在于特定音高上元音的拖长与否;唱歌的声音

歌声飞出窗外

茶经

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唐代陆羽撰写。全书共分三卷十节,内容囊括茶叶科学技术、生产知识和饮茶轶事等。

袭藏

犹珍藏。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今士大夫家犹有袭藏者,虽吏辈所札,亦皆有法。” 明 宋濂 《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得师片言,装潢袭藏,不翅拱璧。”

一杯

(1).指一杯的容量。《孟子·告子上》:“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唐 王维 《渭城曲》:“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朱子语类》卷二四:“如一杯羹在此冷了,将去温来又好。”

(2).表示少量。 唐 李白 《送鲁郡刘长史》诗:“ 鲁国 一杯水,难容横海鳞。”

(3).特指一杯酒。 唐 杜甫 《台上》诗:“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白玉青丝那得説?一杯嚥下 少陵 诗!”《红楼梦》第六三回:“这位奶奶那里吃了一杯来了?嘮三叨四的,又排场了我们一顿去了。”

清味

清淡的菜肴。 南唐 李璟 《保大五年元日大雪登楼赋》诗:“坐有宾朋樽有酒,可怜清味属儂家。”

佳宾

(1).嘉宾;贵客。 宋 沉辽 《甲辰年五月十五日夜沣阳观月》诗:“佳宾适所好,欢计成金罍。” 明 唐顺之 《庚子岁海印寺再举同年会纪事》诗之二:“浄院早凉生,佳宾四座倾。” 陈毅 《在苏丹共和国宫楼上望月在树下参与国宴后口占》:“ 尼罗河 水长青青,今夜贤主宴佳宾。”

(2).雀的别名。 五代 马缟 《中华古今注》卷下:“雀一名佳宾,言常栖宿人家,如宾客也。”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采药

见“ 采药 ”。

亦作“ 采葯 ”。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或求仙修道。《后汉书·逸民传·庞公》:“后遂携其妻子登 鹿门山 ,因采药不反。” 唐 李白 《悲清秋赋》:“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託些,吾将采药於 蓬丘 。” 宋 苏轼 《秀州报本禅院乡僧》诗:“明年采药 天台 去,更欲题诗满 浙 东。” 清 刘献廷 《赠张铁桥先生》诗:“还期徧走 齐州 地,同作 天台 采葯人。” 清 钱金甫 《赠魏惟度》诗:“偶停 司马 游 梁 骑,暂作 嵩山 采药人。”

长生

(1).永久存在或生存;寿命很长。《老子》:“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庄子·在宥》:“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 唐 杜甫 《月》诗:“入河蟾不没,擣药兔长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三:“且莫空山听雨去,有人花底祝长生。”

(2).指道家求长生的法术。 南朝 宋 鲍照 《代淮南王》诗:“ 淮南王 ,好长生,服食鍊气读仙经。” 宋 苏轼 《过大庾岭》诗:“仙人拊我顶,结髮授长生。”

(3). 唐 宫 长生殿 的省称。 明 无名氏 《解三酲·咏马嵬事》曲:“再不见鬭草龙池春昼暖,再不见私语 长生 秋夜迢。”参见“ 长生殿 ”。

蓝桥

转指情人相遇之处。相传唐代秀才裴航与仙女云英曾相会于此桥

琼浆

传说中神仙饮的仙水,代指好酒

瑶池琼浆千杯少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