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三

作者:释怀深 朝代:宋代

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三原文

欣逢诞圣时,无以报明主。

唯凭一炷香,更击三通鼓。

唱起太平歌,共行向上路。

只愿尧天日月长,待见黄河清万度。

诗词问答

问: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三的作者是谁?答:释怀深
问:偈一百二十首·其九十三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释怀深的名句有哪些?答:释怀深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参考注释

圣时

圣明之时。 唐 张说 《奉和御制》:“大块鎔羣品,经生偶圣时。” 宋 杨万里 《三月二十六日殿试进士待罪集英殿门》诗:“诸儒莫作公孙士,千载何曾遇圣时。” 清 徐氏 《寄子》诗:“丝毫不用南中物,好作清官答圣时。”

无以

即“无已”,不停止,不得已

无已人,则王乎。——《孟子·梁惠王上》

明主

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一炷香

(1).一枝香或一束香。 唐 李中 《赠念法华经绶上人》诗:“五更初起扫松堂,瞑目先焚一炷香。” 宋 王禹偁 《书斋》诗:“屏山独卧千峯雪,御札时开一炷香。” 宋 陆游 《夜香》诗:“清夜一炷香,实与天心通。”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此一炷香,愿化去死人,早生天界。此一炷香,愿堂中老母,身安无事。”

(2). 明 清 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清 翟灏 《通俗编·手本》:“今手本单书官衔姓名,俗号一炷香者,长刺也。”

通鼓

传令击鼓。《周礼》谓一人先击鼓,众人跟着击鼓。《周礼·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 贾公彦 疏:“通鼓者,两司马振鐸,军将已下即击鼓,故云通鼓也。” 孙诒让 正义:“以鼓者非一人,故振鐸,令其一人先鼓,众人徧应之。通者,传达周徧之谓。”

太平

社会安定

安于太平之乐。——宋· 苏轼《教战守》

上路

起程,动身

天色未明就出门上路

尧天

《论语·泰伯》:“巍巍乎,唯天为大,唯 尧 则之。”谓 尧 能法天而行教化。后因以“尧天”称颂帝王盛德和太平盛世。 唐 杜审言 《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应制》:“小臣持献寿,长此戴 尧 天。” 明 王錂 《春芜记·宸游》:“主公统绍千春,名高三 郢 ,山河鼎盛,寰宇恩敷,正宜招寻胜地,共乐 尧 天。” 清 方文 《送缪湘芷水部北上》诗:“ 尧 天有宿归郎署,虞部无钱付酒家。” 郭沫若 《归国杂吟》:“托身期 泰岱 ,翘首望 尧 天。”

日月

(1) 生计;生活

舒心的日月

(2) 太阳和月亮

待见

(1).等待召见。《后汉书·仲长统传》:“宾客待见而不敢去,车骑交错而不敢进。”

(2).喜爱。《 * 词话》第八二回:“你老人家这回儿又不待见他起来。”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六:“看白戏的观众是不会受待见的,不是挨上几眼瞪,就是给赶走。”

黄河清

(1). 黄河 水本浑浊,古人以 黄河 水清为祥瑞的征兆。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夫 黄河 清而圣人生。”《旧唐书·五行志》:“ 宝应 元年九月甲午, 华州 至 陕州 二百餘里, 黄河 清,澄澈见底。”

(2).比喻难得、罕见的事。《宋史·包拯传》:“ 拯 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 包拯 笑比 黄河 清。”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