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杜使君

作者:贯休 朝代:唐代

上杜使君原文

为鱼须处海,为木须在岳。
一登君子堂,顿觉心寥廓。
右听青女镜,左听宣尼铎。
政术似蒲卢,诗情出冲漠。
从来苦清苦,近更加澹薄。
讼庭何所有,一只两只鹤。
烟霞色拥墙,禾黍香侵郭。
严霜与美雨,皆从二天落。
苍生苦疮痍,如何尽消削。
圣君新雨露,更作谁恩渥。
即捉五色笔,密勿金銮角。
即同房杜手,把乾坤橐籥。
休说卜圭峰,开门对林壑。

诗词问答

问:上杜使君的作者是谁?答:贯休
问:上杜使君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上杜使君是什么体裁?答:五古
问:贯休的名句有哪些?答:贯休名句大全

全唐诗:卷828-7

参考注释

鱼须

(1).指鲨鱼的须。《尚书大传》卷一下:“东海:鱼须、鱼目。” 郑玄 注:“所贡物,鱼须,今以为簪。”《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须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以鱼须为旃柄。”《文选·左思<吴都赋>》:“旗鱼须,常重光。” 刘良 注:“鱼须,鱼之髭鬚,以为旗竿。”

(2).代称笏。 唐 皮日休 《病中书情寄上崔谏议》诗:“马足歇从残漏外,鱼须抛在乱书中。” 宋 王禹偁 《谢御制重午诗表》:“降凤阁以光辉,搢鱼须而抃舞。” 明 王志坚 《表异录·栖逸》:“ 徐师川 诗:‘颇知鹤脛缘诗疲,早弃鱼须伴我閒。’鱼须,笏也。”参见“ 鱼须笏 ”。

(1).指鲨鱼的须。《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靡鱼鬚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一本作“ 鱼须 ”。 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以鱼须为旃柄。” 张铣 注:“鱼鬚,竿也。” 唐 张籍 《送海南客归旧岛》诗:“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鬚。”参见“ 鱼须 ”。

(2).代称笏。古代大夫所用之笏,因饰以鲨鱼的须,故称。 唐 韦应物 《答秦十四校书》诗:“知掩山扉三十秋,鱼鬚翠碧弃床头。” 宋 王禹偁 《馆中春值偶题》诗:“坐闻鸡唱皇宫近,睡枕鱼鬚白日长。”参见“ 鱼须 ”。

君子

(1) 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

彼君子兮。——《诗·魏风·伐檀》

君子不齿。——唐· 韩愈《师说》

君子寡欲。——司马光《训俭示康》

君子多欲。

(2) 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不亦君子乎。——《论语》

君子有不战。——《孟子·公孙丑下》

君子博学。——《荀子·劝学》

花之君子。——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对别人的尊称

君子书叙。——唐· 李朝威《柳毅传》

君子登山。——明· 顾炎武《复庵记》

同社诸君子。——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觉心

佛教语。谓能去迷悟道的心。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尊生》:“能照见其妄,而斩断念头,禪家谓之觉心。”

寥廓

(1).空旷深远。《楚辞·远游》:“下峥嶸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 洪兴祖 补注引 颜师古 曰:“寥廓,广远也。” 唐 韦应物 《仙人祠》诗:“苍岑古仙子,清庙閟华容。千载去寥廓,白云遗旧踪。” 宋 周邦彦 《一寸金·江路》词:“疏林外,一点炊烟,渡口参差正寥廓。” 陈云龙 集注:“寥廓,幽远也。”

(2).辽阔的天空。《汉书·司马相如传下》:“观者未覩指,听者未闻音,犹焦朋已翔乎寥廓,而罗者犹视乎藪泽,悲夫!” 颜师古 注:“寥廓,天上宽广之处。” 宋 杨万里 《筠庵》诗:“故老谈 李仙 ,昔日上寥廓。随身无长物,止跨一隻鹤。” 清 方文 《乱后过姑苏驿》诗:“月明双雁翔寥廓,羡尔能飞脱网罗。”

(3).冷清;冷落。 汉 陆贾 《新语·慎微》:“当世不蒙其功,后代不见其才,君倾而不扶,国危而不持,寂寞而无隣,寥廓而独寐,可谓避世,非谓怀道者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京城表里,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寥廓,鐘声罕闻。” 清 钮琇 《觚賸·贞白楼诗》:“﹝ 易庵 《贞白楼诗》﹞:‘风霜颇威厉,败叶走阶几,我庭日寥廓,一望尽披靡。’” 吴组缃 《一千八百担》一:“雨点打在上面,淅淅飒飒地响,衬托得这周遭分外岑寂寥廓。”

(4).空虚。 汉 焦赣 《易林·小畜之泰》:“天门开辟,牢户寥廓,桎梏解脱,拘囚纵释。” 晋 陆机 《叹逝赋》:“或冥邈而既尽,或寥廓而仅半。” 唐 李白 《志公画赞》诗:“水中之月,了不可取。虚空其心,寥廓无主。”

(5).指虚无之境。 前蜀 韦庄 《悼杨氏妓琴弦》诗:“魂归寥廓魄归烟,只住人间十八年。” 宋 王安石 《赠李士云》诗:“佳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相与验其身,他年在寥廓。”

(6).古代谓宇宙的元气状态。《素问·天元纪大论》:“臣积考《太始天元册文》曰:‘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文选·贾谊<鵩鸟赋>》:“真人恬漠兮,独与道息。释智遗形兮,超然自丧。寥廓忽荒兮,与道翱翔。” 李善 注:“寥廓忽荒,元气未分之貌也。” 晋 潘岳 《西征赋》:“ 潘子 凭軾西征,自京徂 秦 ,迺喟然叹曰:‘古往今来,邈矣悠哉,寥廓惚恍,化一气而甄三才。’”

(7).宽宏豁达。《汉书·邹阳传》:“今欲使天下寥廓之士,笼於威重之权,胁於位势之贵。” 颜师古 注:“寥廓,远大之度也。” 晋 袁宏 《后汉纪·光武帝纪四》:“今见陛下寥廓大度,同符 高祖 ,乃知帝王自有真也。” 唐 陈子昂 《蓟丘览古》诗:“ 邹子 何寥廓,谩説九瀛垂。” 明 屠隆 《王茂大<修竹亭稿>序》:“士之寥廓者语远,端亮者语壮。”

青女

(1).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淮南子·天文训》:“至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 高诱 注:“青女,天神,青霄玉女,主霜雪也。” 南朝 梁 萧统 《铜博山香炉赋》:“於时青女司寒,红光翳景。” 唐 杜甫 《秋野》诗之四:“飞霜任青女,赐被隔南宫。” 清 姚鼐 《问张荷塘疾》诗:“今年青女慵司令,九日黄花未吐枝。” 郭沫若 《东风吟》:“青女相欺又几时?眼前百卉竞芳菲。”

(2).借指霜雪。 唐 寒山 《诗》之一一五:“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宋 王安石 《红梨》诗:“岁晚苍官纔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 元 张可久 《一枝花·冬景》套曲:“玄冥不出权独占,青女三白势转严。”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秋思》词:“霜讯下银塘,併作新凉,奈他青女忒轻狂。”

(3).喻指白发。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繁华易陨,恐青女又侵青镜。”

宣尼

汉平帝 元始 元年追谥 孔子 为 褒成宣尼公 ,后因称 孔子 为 宣尼 。见《汉书·平帝纪》。 晋 左思 《咏史》诗之四:“言论準 宣尼 ,辞赋拟 相如 。”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师友》:“ 互乡 童子,当愿接於 宣尼 ; 苏门 先生,竟未言於 阮籍 。”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文章五》:“续 杏坛 之音,鼓 宣尼 之操,吾徒之修养也。” 清 恽敬 《前光禄寺卿伊公祠堂碑铭》:“入圣之要,下学上达, 宣尼 所传,存之存之。”

政术

政治方略。《后汉书·安帝纪》:“举贤良方正、有道术之士,明政术、达古今,能直言极諫者,各一人。”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政术甘疎诞,词场媿服膺。”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谓‘以君权变法,则 欧 美 之政术器艺,可数年而尽举之。’”

蒲卢

(1).即果蠃。一种细腰的蜂。《礼记·中庸》:“夫政也者,蒲卢也。” 郑玄 注:“蒲卢,蜾嬴,谓土蜂也。《诗》曰:‘螟蛉有子,蜾嬴负之。’螟蛉,桑虫也,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之,以成为己子,政之於百姓,若蒲卢之於桑虫然。”一说为芦苇。见 朱熹 集注。后因以“蒲卢”比喻对百姓的教化。 前蜀 贯休 《上杜使君》诗:“政术似蒲卢,诗情出冲漠。”

(2).一种细腰的葫芦。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壶卢》:“壶之细腰者为蒲卢……今之药壶卢是也。”

(3).复姓。 春秋 时 齐国 有 蒲卢胥 。

诗情

(1).作诗的情绪、兴致。 唐 刘禹锡 《秋词》之一:“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宋 陆游 《瀼西》诗:“亦知忧吏责,未忍废诗情。” 清 王夫之 《东阁梅》诗:“香国 扬州 锦阵豪,诗情偏向峭寒高。”

(2).诗一般的美妙意境。 郭小川 《春歌》之一:“不是我舍不得花费笔墨,只因为春天的诗情太浓太多。”

冲漠

亦作“冲漠”。虚寂恬静。 晋 张协 《七命》:“冲漠公子,含华隐曜。” 宋 梅尧臣 《寄题梵才大士台州安隐堂》诗:“达士远纷华,於兹守冲漠。” 金 王若虚 《茅先生道院记》:“公以高蹈闻四方,贤愚少长,莫不仰其风,观其摆落世纷,悽心於冲漠之境,始终四十年。” 清 施补华 《岘佣说诗》:“ 东坡 与 陶 气质不类,故集中《效陶》、《和陶》诸作,真率处似之,冲漠处不及也。”

从来

向来,一向——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从过去到现在一直是那样

从来如此

清苦

(1).守贫刻苦。《东观汉记·鲍宣妻传》:“ 宣 尝就 少君 父学,父奇其清苦,以女妻之。” 晋 葛洪 《抱朴子·安贫》:“昔 回 宪 以清苦称高, 陈平 以无金免危。” 明 唐顺之 《与吕通竹屿书》:“执事佐郡六年,清苦直方之节,众共知之。”

(2).贫苦。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五:“﹝ 许国 ﹞敝衣糲食,环堵萧然,盖清苦之士也。”《儒林外史》第四七回:“他父亲太守公是个清官,当初在任上时,过些清苦日子。” 马少波 《一朵冬天开的花》:“诗人的生活很清苦。”

(3).诗文清峻寒苦。 宋 范仲淹 《唐异诗序》:“诗家者流,厥情非一,失志之人其辞苦,得意之人其辞逸……如 孟东野 之清苦, 薛许昌 之英逸。”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先是 李补闕 林宗 、 杜殿中 牧 ,与 白公 輦下较文,具言 元 白 体舛杂,而为清苦者见嗤,因兹恨也。” 清 顾嗣立 《寒厅诗话》:“四灵以清苦为诗,以洗 黄 陈 之恶气象、狞面目。”

更加

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或比数量上进一步增加或减少

下了一天雨,路更加难走了

她更加漂亮了

澹薄

(1).恬淡寡欲。《淮南子·主术训》:“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 南朝 宋 颜延之 《五君咏·向常侍》:“ 向秀 甘澹薄,深心託豪素。” 唐 唐彦谦 《寄蒋二十四》诗:“禪门澹薄无心地,世事生疏欲面墙。” 宋 王禹偁 《次韵和仲咸对雪吟三十韵》:“久闲便澹薄,渐老厌諠譁。”

(2).淡薄,不浓烈。 唐 卢纶 《春思贻李方陵》诗:“渐知懽澹薄,转觉老殷勤。”《新唐书·卢钧传》:“ 钧 与人交,始若澹薄,既久乃益固。” 宋 范成大 《再题瓶中梅花》诗:“风袂挽香虽澹薄,月窗横影已精神。”《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 宗仁 ﹞心里澹薄了好些,朝暮情意渐渐不投。”

(3).贫寒;不丰厚。 宋 苏舜钦 《晚意》诗:“田家虽澹薄,犹得离尘喧。” 明 郑若庸 《玉玦记·赴试》:“贫家澹薄,管待不周,惶愧惶愧。”《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大郎道:‘店中冷落,怎好度岁?秀才不嫌家间澹薄,搬到家下,与老汉同住几日。’”

讼庭

即讼堂。 唐 李白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讼庭垂桃李,宾舘罗轩盖。” 傅尃 《梦蘧于临武县》诗:“讼庭如水吏人閒,官舍萧然昼掩关。”参见“ 讼堂 ”。

所有

(1) 占有,有支配权

这些都归你所有

(2) 占有的东西

尽其所有

(3) 全部,一点也不剩下

贡献我所有的力量

他所有的抱负、志向、希望、前程,全被一笔勾销——《阿Q正传》

烟霞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禾黍

(1).禾与黍。泛指黍稷稻麦等粮食作物。《史记·宋微子世家》:“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后汉书·承宫传》:“后与妻子之 蒙阴山 ,肆力耕种,禾黍将孰,人有认之者, 宫 不与计,推之而去,由是显名。” 宋 曾巩 《送程公闢使江西》诗:“袴襦优足徧里巷,禾黍丰穰罄郊野。” 郭沫若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一章第二节:“由草料的恐慌,发生了刍秣的栽培;由刍秣的栽培,更发明了禾黍的种植。”

(2).《诗·王风·黍离序》:“《黍离》,閔 宗周 也。 周 大夫行役至於 宗周 ,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閔 宗周 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后以“禾黍”为悲悯故国破败或胜地废圮之典。 唐 许浑 《金陵怀古》诗:“楸梧远近千官塚,禾黍高低 六代 宫。” 宋 苏轼 《南都妙峰亭》诗:“池臺半禾黍,桃李餘榛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千载 吴 宫皆禾黍。嘆故国已无望。” 清 周实 《重九偕吹万天梅亚希哲夫石子平子诸子过明故宫谒孝陵有作》诗之一:“松楸抱恨依残日,禾黍伤心赋变风。”

严霜

(1) 寒冷的霜

严霜过后,叶子逐渐落下来

(2) 一种温度低到足以冻杀大部分露天园田草木和果实蓓蕾的霜

严霜结庭兰。——《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冬与严霜争。——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二天

(1).恩人。对庇护者的感恩之辞。《后汉书·苏章传》:“﹝ 苏章 ﹞ 顺帝 时,迁 冀州 刺史。故人为 清河 太守, 章 行部案其姦臧。乃请太守,为设酒肴,陈平生之好甚欢。太守喜曰:‘人皆有一天,我独有二天。’ 章 曰:‘今夕 苏孺文 与故人饮者,私恩也;明日 冀州 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举正其罪。州境知 章 无私,望风威肃。” 金 麻革 《上云内帅贾君》诗:“世知三窟隘,人可二天迯。雨露承恩命,山河袭世劳。” 明 无名氏 《飞丸记·誓盟牛女》:“这深恩何惭二天。”

(2).指正直贤明的官守。 晋 陆机 《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 陕北 留棠,遂有二天之咏; 荆南 渡虎,犹标十部之书。” 唐 杜甫 《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诗:“二天开宠饯,五马烂生光。” 宋 王十朋 《送吴宪知叔》诗:“出郊闻好语,尽道宪车贤。郡不留三宿,人皆仰二天。”

(3).谓女子改嫁。《警世通言·钝秀才一朝交泰》:“﹝ 黄胜 ﹞朝夕逼勒妹子 六瑛 改聘。 六瑛 以死自誓,决不二天。”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白于玉》:“远近无不知儿身许 吴郎 矣,今改之是二天也。” 清 李渔 《蜃中楼·抗姻》:“念奴家生长闺房……见了那二天的面觉羞。”

(4).指第二个丈夫。《中国民间故事选·许县长的故事》:“头天这么办了,二天清早又发现凡是泼了大粪的地方,都盖上了一层新土。” 巴金 《春》六:“她把我当成了外人,我二天不敢来了。”

(5).第二天;日后。

苍生

(1).草木丛生之处。《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 孔 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

(2).指百姓。《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 注:“苍生,百姓也。”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 明 杨慎 《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 邹韬奋 《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

(3).骂落第秀才的话。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疮痍

创伤,也比喻遭受灾祸后凋敝的景象

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杜甫《北征》

如何

(1)

(2) 用什么手段或方法

在退休制下如何提高津贴的问题

(3) 方式、方法怎样

接下去的问题是如何表明我们的意思

(4) 在什么情况下

姐妹三人如何再相会

(5) 怎么,怎么样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水浒传》

(6) “如……何”,表示’把……怎么样”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 王屋何?——《列子·汤问》

消削

(1).犹剥削。 宋 叶适 《经总制钱》二:“所以通融收簇者,用十数爪牙吏,百计罔民,日月消削。”

(2).谓消瘦。 宋 石孝友 《南歌子》词:“舞衫宽尽不堪著。若比那回相见、更消削?”

圣君

(1)

(2) 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

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荀子》

(3) 中国史前的虚构的理想的统治者

雨露

雨和露,比喻恩惠、恩泽

恩渥

谓帝王给予的恩泽。《后汉书·蔡邕传》:“臣被蒙恩渥,数见访逮。” 唐 张固 《幽闲鼓吹·潘炎》:“ 潘炎 侍郎, 德宗 时为翰林学士,恩渥极异。” 宋 司马光 《苏骐骥墓碣铭序》:“吾以布衣起家至方伯,承两朝恩渥,不可胜纪。” 明 无名氏 《鸣凤记·忠佞异议》:“执笏弹冠,相庆处九重恩渥。”

五色笔

(1).几种颜色的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耆旧·安安先生》:“先生好读书,老而弥篤,案头尝置五色笔,见载籍中有人地事蹟年月先后可疑者,必釐而点乙之。” 周祖谟 《<世说新语笺疏>前言》:“本书经始于一九三七年,曾分五色笔以 唐 宋 类书和 唐 写本《世说》残卷校勘今本。”

(2).五彩妙笔。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 淹 罢 宣城郡 ,遂宿 冶亭 ,梦一美丈夫,自称 郭璞 ,谓 淹 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 淹 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復成语,故世传 江淹 才尽。”《宋史·范质传》:“ 质 生之夕,母梦神人授以五色笔。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 沉昌眉 《和弟》诗:“夜梦五色笔,日拥百城书。”

(3).喻文才。 唐 李商隐 《县中恼饮席》诗:“若无 江氏 五色笔,争奈 河阳 一县花。” 宋 叶适 《题潘彦庶群书辨正》:“ 潘彦庶 少有五色笔,本州亟荐送。”

密勿

(1).勤勉努力。《诗·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 王先谦 《诗三家义集疏》谓“ 鲁 ‘黽勉’作‘密勿’。”《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 颜师古 注:“密勿,犹黽勉从事也。” 南朝 梁 沉约 《刘领军封侯诏》:“内参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 宋 曾巩 《祭欧阳少师文》:“櫝敛兵革,天清地謐,日进昌言,从容密勿,开建国本,情忠力悉。” 清 顾炎武 《乾陵》诗:“弥缝由密勿,迴斡赖元功。”

(2).机要;机密。《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与闻政事密勿大臣,寧有恳恳忧此者乎?” 唐 李德裕 《谢赐让官批答状》:“承訏俞之命,或虑闕遗;奉密勿之机,实忧不逮。” 明 黄瑜 《文渊阁铭》:“ 永乐 初,命侍读 解縉 等七人,入掌密勿。”《诗刊》1977年第3期:“忘身参密勿,忠党树仪刑。”

(3).指机要之职。 宋 王禹偁 《怀贤诗·王枢密》:“文学中甲科,风云参霸府。直躬在密勿,未始畏强御。”

金銮

(1).帝王车马的装饰物。金属铸成鸾鸟形,口中含铃,因指代帝王车驾。 前蜀 毛文锡 《柳含烟》词:“昨日金鑾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輭。”

(2).见“ 金鑾殿 ”。

(3).翰林学士的美称。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仲则金鑾之英,季则蓬山之选。” 宋 梅尧臣 《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鑾人物世无双。”《文献通考·职官八》:“前朝因 金鑾坡 以为门名,与翰林院相接,故为学士者称金鑾以美之。”

(4). 白居易 女儿的名字。后借指 * 。 唐 白居易 《金銮子晬日》诗:“行年欲四十,有女曰 金鑾 。” 清 王继香 《<小螺庵病榻忆语>书后》:“古人如 昌黎 志女 孥 之壙, 乐天 哀 金鑾 之辞,有此鬱伊,无此悱惻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五:“ 吴兴 * 严静 甫九龄,善书,兼工墨竹。 莆田 吴荔娘 题云:……晴窗书破洪儿纸,谁识金鑾未十龄。”

房杜

唐 名相 房玄龄 、 杜如晦 的并称。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自是臺阁规模,皆二人所定……二人相须以断大事,迄今言良相者,称 房 杜 焉。”《新唐书·杜如晦传》:“﹝ 如晦 ﹞与 玄龄 共筦朝政……方为相时,天下新定,臺阁制度、宪物容典,率二人讨裁……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佑帝。当世语良相,必曰 房 杜 云。” 元 耶律楚材 《继宋德懋韵》之三:“ 炎汉 萧 曹 贤政事, 李唐 房 杜 美声名。”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 河汾 房 杜 有人疑,名位千秋处士卑。”参见“ 房谋杜断 ”。

乾坤

(1) 天地

扭转乾坤

(2) 男女

橐籥

(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老子》:“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吴澄 注:“橐籥,冶铸所以吹风炽火之器也。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为辖以鼓扁於内者,籥也。” 唐 黄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圆空镜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腾为烟云,盘旋氤氲,五色成文。” 清 王夫之 《张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动而生风,是虚能于无生有,变幻无穷;而气不鼓动则无,是有限矣。然则孰鼓其橐籥令生气乎?”

(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晋 陆机 《文赋》:“同橐籥之罔穷,与天地乎并育。” 唐 陈九流 《赋得春风扇微和》诗:“喜见阳和至,遥知橐籥功。” 宋 姚宽 《西溪丛语》卷上:“一日贤太守,与我观橐籥,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

(3).喻指本源。《隋书·经籍志一》:“其教有适,其用无穷,实仁义之陶钧,诚道德之橐籥也。” 清 沉大成 《学福斋杂著·华严字母跋》:“第听太师奏乐,伶人按歌,凡曲字之餘声,无不收此十四字中者,便晓然《华严》字母为一切音之橐籥,实有裨於小学,岂可以其出於佛氏而忽之也哉!”

(4).生发,化育。 宋 李纲 《<易传内篇>序》:“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三者浑沦而不相离……刻彫众形,橐籥万物,自有形至於无形,自有心至於无心。”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夫礼乐者,橐籥于元气,根荄于人情,羣生仰其米盐,万化资其麴蘖。”

开门

敞开大门地;公开地

开门整党

开门整风

林壑

树林和山谷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