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畬书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经畬书屋原文

就山高下搆轩楹,题额因之辄异名。

入室随方堪象玩,据床返已愧经横。

润增峦巘初过雨,爽挹衣衫喜快晴。

一晌斯之未能信,几曾枕葄细研精。

诗词问答

问:经畬书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经畬书屋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经畬书屋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六

参考注释

高下

指高低、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

两个人的技术不分高下

轩楹

(1).堂前的廊柱。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呼儿具纸笔,隐几临轩楹。” 宋 苏舜钦 《关都官孤山四照阁》诗:“势压苍崖险可惊,攀云半日到轩楹。” 清 盛锦 《空舲峡》诗:“爱此民居壮,凌空驾轩楹。”

(2).借指廊间。 唐 杜甫 《画鹰》诗:“絛鏇光堪摘,轩楹势可呼。” 宋 沉辽 《春日中和堂》诗:“春风迎我咲,宛转入轩楹。” 明 朱鼎 《玉镜台记·议婚》:“帘幙捲东风,翔集迁鶯贺燕;轩楹敞南岳,争看起凤腾蛟。”

题额

(1).题写门楣或匾额。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智永 ﹞住 永欣寺 ,积年学书,后有笔头十瓮,每瓮皆数万。人来觅书兼请题额者如市。”一本作“ 题头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高江村》:“又上登 金山 ,欲题额,濡毫久之。 江村 乃拟‘江天一览’四字於掌中。”

(2).指匾额上的题字。 清 袁枚 《新齐谐·长鬼被缚》:“﹝ 沉厚餘 ﹞入门悄然,将升堂,见堂上先有一长人端坐,仰面视堂上题额。 沉 疑非人,戏解腰带潜缚其两腿。”

异名

(1).名称不同。《老子》:“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别而言之,则鬚眉异名;合而説之,则体之一毛也。” 唐 韩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蛤即是虾蟇,同实浪异名。”

(2).别称,别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漾水》:“ 浊水 即 白水 之异名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相思子即红豆之异名也。”

(3).指人的外号。《水浒传》第三七回:“因此人起他一箇异名,唤做 浪裡白跳 张顺 。”

入室

比喻学问或技能已达到深奥的境界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虽受业门徒,非入室弟子,莫得亲言。——《晋书·杨轲传》

虽已登堂,尚未入室

随方

(1).依据情势。《南史·恩倖传论》:“若夫竭忠尽节,仕子恒图,随方致用,明君盛典,旧非本旧,因新以成旧者也。”《新唐书·张献诚传》:“ 献诚 喜功名,为政宽裕,有机略,随方制变,而简廉不逮於文。”《明史·耿炳文传》:“ 炳文 婴城固守,攻甚急,随方御之,不解甲者月餘。”

(2).谓按原方位。《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三年》:“ 仲礼 竟无一言,诸军乃随方各散。” 胡三省 注:“言诸军各随所来之方散去也。”

(3).不拘何方;任何方面。 宋 秦观 《次韵子由召伯埭见别》之二:“到处故应山作主,随方还有月为朋。”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问以经语,随方应对,歷歷无误。”

据床

(1).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 郦食其 初谒 汉王 刘邦 时, 刘邦 正“倨牀使两女子洗足”,态度轻慢。后因以“据牀”谓轻慢而疏于礼节。 明 张凤翼 《红拂记·隐贤依附》:“情篤神交,礼隆倾盖;义合倒屣,罪切据牀。”

(2).《晋书·桓伊传》:“ 伊 是时已贵显,素闻 徽之 名,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后以“据牀”为吹笛的典故。 宋 苏轼 《送钱承制赴广西路分都监》诗:“据牀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衣衫

单衣;衣服

快晴

爽朗的晴天。 宋 陈与义 《夏夜》诗:“两鹊翻明月,孤松立快晴。” 宋 朱熹 《秀野刘丈寄示南昌诸诗和此两篇》之一:“ 滕王阁 下水初生,闻道登临復快晴。”

一晌

(1).指短时间。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一晌凭阑人不见,鮫綃掩泪思量遍。”

(2).指较长的时间。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第三折:“呀!伯娘入去了,可怎么这一晌还不见出来?”《古今小说·闲云庵阮三偿冤债》:“小姐因问我浴佛的故事,以此讲説这一晌。” 郁达夫 《出奔》二:“三人静对着沉默了好一晌。”

(3). 清 八旗田亩单位之一种,每六亩为一晌。见《清文献通考·田赋五》。

几曾

何曾;何尝

在他重病期间,我几曾安睡过一夜

枕葄

犹枕藉。引申谓沉迷。 清 王韬 《<幽梦影>序》:“惟知枕葄简编,沉酣典籍。”

研精

(1).尽心;专心。 三国 魏 曹操 《请爵荀彧表》:“ 彧 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鋭,以抚庶事。” 晋 夏侯湛 《东方朔画赞》:“乃研精而究其理,不习而尽其功。”

(2).穷究精义。《后汉书·卢植传》:“少与 郑玄 俱事 马融 ,能通古今学,好研精而不守章句。” 晋 张华 《励志》诗:“末伎之妙,动物应心。研精躭道,安有幽深。”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 朱穆 好学,中食忘飱; 譙周 研精,欣然独笑。”

(3).犹精研。《后汉书·曹褒传》:“﹝ 褒 ﹞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 叔孙通 为 汉 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论也者,弥纶羣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宋 范仲淹 《进故朱寀所撰<春秋文字>及乞推恩与弟寘状》:“﹝ 寀 ﹞幼有俊材,服膺儒术,研精道训,务究本源。”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一节:“士之欲得志於时者,莫不研精学问,标新领异,以自取重。”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