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庚寅年,通仙观醮罢复徊,不遂本愿

作者:尹志平 朝代:元代

原文

玉河别后出西山。
晓霜寒。
过重关。
书疏相邀,须索赴清坛。
度死超生虽好事,年已暮,鬓成斑。
修真未就积功难。
炼心宽。
悟真闲。
造化功夫,都在片时间。
斡转玄机全至德,无可欲,列仙班。

诗词问答

问:《江城子 庚寅年,通仙观醮罢复徊,不遂本愿》的作者是谁?答:尹志平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词
问:尹志平的名句有哪些?答:尹志平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玉河

(1).天河。 元 丁复 《送廉公子北归》诗:“江上行逢瑶圃树,天边归泛玉河查。”《群音类选·溉园记·后园相窥》:“徐徐抱瓮向岩阿,欲问天孙借玉河。”

(2).清澈如玉的河水。 清 陈维崧 《贺新郎》词:“一片玉河桥下水,宛转玲瓏如雪。” 清 纳兰性德 《长安行赠叶訒庵庶子》诗:“青楼綺阁不卷帘,玉河冻合层冰坚。”

西山

(1).西方的山。《易·随》:“王用享于西山。”引申为日入处。 汉 王粲 《从军诗》之三:“白日半西山,桑梓有餘暉。”《文选·李密<陈情事表>》:“但以 刘 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李善 注引 扬雄 《反骚》:“临 汨罗 而自陨兮,恐日薄於西山。”

(2).山名。指 首阳山 。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相传 伯夷 、 叔齐 隐居于此。 晋 陆机 《演连珠》之四八:“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参见“ 西山饿夫 ”。

(3).山名。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一名 南昌山 ,即古 散原山 。 唐 王勃 《滕王阁序》:“画栋朝飞 南浦 云,珠帘暮捲 西山 雨。”

(4).山名。在 四川省 北部,为 岷山 主峰。也称 雪岭 。 唐 李白 《思边》诗:“今岁何时妾忆君,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 唐 杜甫 《野望》诗:“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

(5).山名。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南起 拒马山 ,西北接 军都山 。有 百花山 、 灵山 、 妙峰山 、 香山 、 翠微山 、 卢师山 、 玉泉山 等峰,林泉清幽,为京郊名胜地。

(6).山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 滇池 西岸,一称 睡佛山 。有 华亭寺 、 太华寺 、 三清阁 、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 李公朴 的衣冠冢。风景优美,有“睡美人”之称。

(7).山名。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即 洞庭西山 ,古称 包山 ,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有 缥缈峰 、 销夏湾 、 林屋洞 诸名胜。

霜寒

寒光闪闪貌。 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这剑呵,冰刃霜寒,玉华光灿。”

重关

险要的关塞。 康有为 《过虎门》诗:“ 粤 海重关二虎尊,万龙轰鬭事何存?”

(1).层层的宫殿门或屋门。 汉 王充 《论衡·雷虚》:“王者居重关之内,则天之神宜在隐匿之中。王者居宫室之内,则天亦有太微、紫宫、轩辕、文昌之坐。” 唐 李嘉祐 《送陆士伦宰义兴》诗:“知君日清浄,无事掩重关。” 明 边贡 《再送王文熙》诗:“明发不在兹,重关为谁掩。” 清 顾炎武 《元日》诗:“肃然至殿门,双扉护重关。”参见“ 重门 ”。

(2).两道闭门的横木。 三国 魏 曹植 《美女篇》:“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明 汪道昆 《洛水悲》:“美女娇且闲,高门结重关。”

(3).谓重深的关塞。 唐 虞世南 《从军行》之一:“马冻重关冷,轮摧九折危。” 清 侯方域 《定鼎说》:“山河四塞, 崤 函 重关。” 清 钱良择 《关山道中》诗:“于役方知行路难,兼程莽莽过重关。”

(4).佛教语。谓悟道的难关。《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 释迦 关无穷之业,拔重关之险。”

书疏

奏疏;信札。《史记·袁盎晁错列传》:“且陛下从 代 来,每朝,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輦受其言。”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江 南谚云:‘尺牘书疏,千里面目也。’” 唐 杜甫 《潭州送韦员外迢牧韶州》诗:“ 洞庭 无过雁,书疏莫相忘。” 宋 叶适 《夫人徐氏墓志铭》:“自是十年, 必明 书疏不闕,然愈卑下不已。”

须索

(1).索取;勒索。《旧唐书·裴度传》:“宣徽院五坊小使,每岁秋按鹰犬於畿甸,所至官吏必厚邀供餉,小不如意,即恣其须索,百姓畏之如寇盗。”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赐宴罢,有 振武 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 * 入斫 圣美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自与 辽 通好,其接受使人皆自 京 差三番使臣,沿路州军,困於须索。”

(2).必须,须要。《敦煌曲子词·洞仙歌》:“拟铺鸳被,把人尤泥,须索琵琶从理。”《宣和遗事》前集:“休要忘了东岳保护之恩,须索去烧香赛还心愿则箇。” 元 石德玉 《秋胡戏妻》第三折:“今日亲家请俺两口儿吃酒,须索走一遭去。” 明 康海 《粉蝶儿·代友人宦邸书怀》套曲:“论孤高须索向 青门 学种瓜,论读书怎可似 庄周 言飘瓦?”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今日约到冶城道院,同看梅花,须索早去。”

(3).一定,必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今日晚了,不能转回,明晚须索来家。”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且放下心,须索好音来也。”

超生

(1) 佛教指人死后灵魂投生为人

(2) 开脱

笔下超生

(3) 宽容

好事

喜欢多事。爱参与他人事务的

修真

道教谓学道修行为修真。 唐玄宗 《送道士薛季昌还山》诗:“洞府修真客, 衡阳 念旧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叙画》:“画人物必分贵贱气貌、朝代衣冠。释门有善功方便之颜,道像具修真度世之范。”《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其次者修真炼性,吐故纳新,筑坎离以延年,煮铅汞以济物。”

积功

(1).累积功劳。《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君乃为材官蹶张,迁为队率,积功至 淮阳 守。” 汉 刘向 《说苑·杂言》:“ 李斯 积功於 秦 ,而卒被五刑。”《汉书·王訢传》:“﹝ 訢 ﹞以郡县吏积功,稍迁为 被阳 令。”《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四》:“皇帝陛下,运齐七政,歷契千年,爰从创业开基,莫不积功累德。”

(2).聚积功夫。《黄庭内景经·紫清》:“昼夜七日思勿眠,子能行此可长存,积功成鍊非自然,是由精诚亦由专。”

(3).累计人工。 唐 韩愈 《唐正议大夫尚书左丞孔公墓志铭》:“ 明州 岁贡海虫、淡菜、蛤蚶可食之属,自海抵京师,道路水陆递夫积功岁为四十三万六千人,奏疏罢之。”

心宽

性不急

心宽体泰

造化

(1) 福分;好运气

子女都这么孝敬,你可真有造化

(2) 自然界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信造化之尤物。——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与造化抗衡

功夫

(1) 武术技能,有时也代指武术

练功夫

(2) 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也作“工夫”

吾乃当以十九日亲祠,而昨出已见治道,得雨更治,徒弃功夫。——《三国志·沙帝纪·齐王芳》

(3) 素养、本领、造诣

宋文帝书,自云可比 王子敬。时议者云:“天然胜 羊欣,功夫少于 欣。”——《南齐书·王僧虔传》

时间

(1)

(2) 时钟上、日历上的具体的分、小时、天或年;准确的时刻或日期

时间是半夜

现在是什么时间了

(3) 事物(如某些行动、过程或情况)存在或继续的期间

(4) 目下,现时

虽则时间受窘,久后必然发迹。——元· 秦简夫《剪发待宾》

(5) 极短的时间

一时间性情上疏散

斡转

运转。《朱子语类》卷九八:“天地之间,二气只管运转,不知不觉生出一箇人,不知不觉又生出一箇物,即他这箇斡转,便是生物时节。”

玄机

(1) 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

(2) 神妙的机宜

不露玄机

至德

最高的道德;盛德。《易·繫辞上》:“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论语·泰伯》:“ 泰伯 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史记·商君列传》:“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荀君 清识难尚, 钟君 至德可师。”

可欲

指足以引起欲念的事物。《老子》:“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见可欲则真正之心乱,势利陈则刼夺之涂开。”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盖贤也,货也,皆可欲也。”

列仙

见“ 列仙 ”。

亦作“ 列僊 ”。1.诸仙。《汉书·司马相如传下》:“ 相如 以为列僊之儒居山泽间,形容甚臞,此非帝王之僊意也,乃遂奏《大人赋》。” 唐 苏颋 《景龙观送裴士曹》诗:“昔日尝闻公主第,今时变作列仙家。” 清 陈大章 《戊子生日书怀》诗:“勋业尽抛青琐客,形容尚类列仙癯。”

(2).谓位高的仙人。 明 刘基 《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他日道成为列仙,无相忘也。” 明 方孝孺 《赠王时中序》:“其神气闲定如列僊之流,莫能名其术也。”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