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钱公起

作者:王珪 朝代:唐代

挽钱公起原文

家学三余足,词场一眼空。
商髭连芦鹗,点客不成龙。
酒上新坟土,香销旧桂丛。
绝怜杨执戟,临老悔雕虫。

诗词问答

问:挽钱公起的作者是谁?答:王珪
问:挽钱公起写于哪个朝代?答:唐代
问:王珪的名句有哪些?答:王珪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家学

书香世家中相延续的学问

刘君有家学,三世道益孤。—— 苏轼《刘壮与长官是堂》

三余

(1).《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明帝 时大司农 弘农 、 董遇 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遇 言:‘﹝读书﹞当以三餘。’或问三餘之意。 遇 言‘冬者岁之餘,夜者日之餘,阴雨者时之餘也’。”后以“三餘”泛指空闲时间。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余尝以三餘之日,讲习之暇,读其文。” 宋 苏轼 《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诗:“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餘。” 明 顾大典 《青衫记·元白揣摩》:“男儿事业在三餘,学就须乘駟马车。” 柳亚子 《书赠张镜潭》诗:“最是 津南 人物美,三冬图史伴三餘。”

(2).指 余干 、 余姚 、 余杭 三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汉 末童謡云:‘天子当兴东南三 餘 之间。’”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三馀》:“ 餘干 、 餘姚 、 餘杭 。”

词场

(1).犹文坛。 南朝 梁 萧统 《十二月启·姑洗三月》:“持 郭璞 之毫鸞,词场月白;吞 罗含 之彩凤,辩囿日新。” 唐 李白 《上安州李长史书》:“伏惟君侯,明夺秋月,和均韶风,扫尘词场,振发文雅。” 清 朱彝尊 《还陂塘·题其年填词图》词:“擅词场,飞扬跋扈,前身可是青兕?” 清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卷一:“ 后主 词,思路悽惋,词场本色。”

(2).科场。 唐 白居易 《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羣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 宋 王谠 《唐语林·言语》:“ 宋济 老於词场,举止可笑。”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急难》:“词场凑巧,无奈兵戈起祸苗。”

一眼

(1).一只眼睛。特指独存一眼。《陈书·孝行传·张昭》:“兄弟竝因毁成疾, 昭 失一眼。”《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二年》:“ 益州 大度 獠 持险骄恣,前刺史不能制。及 陈显达 为刺史,遣使责其租賧。 獠 帅曰:‘两眼刺史尚不敢调我,况一眼乎!’” 清 褚人穫 《坚瓠四集·游客酬缣》:“千金 汉 将,感精魄以神交;一眼胡奴,望英风而胆落。”

(2).表数量。用于井、泉。 唐 顾况 《送李山人还玉溪》诗:“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唐 白居易 《题庐山山下汤泉》诗:“一眼汤泉流向东,浸泥浇草煖无功。” 宋 苏轼 《参寥上人初得智果院分韵赋诗》:“遂名 参寥泉 ,可濯幽人襟。相携横岭上,未觉衰年侵。一眼吞江湖,万象涵古今。”如:打一眼井。

(3).方言。很少的一点。《太平天囯民谣·魂灵出送》:“团勇团勇,一眼无用,一听‘长毛’,魂灵出送。”

不成

——作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反问或揣度的语气,常与“难道”、“莫非”等词相呼应

老五不在这儿,莫非又下厂去了不成

坟土

指墓葬。《后汉书·明帝纪》:“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

桂丛

(1).桂树林。多指隐居之地。 明 林云凤 《题申维久蕉隐》诗:“招隐曾闻有桂丛,君今何事隐蕉中。”

(2).指月宫。 唐 李商隐 《和友人戏赠》之一:“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 冯浩 注:“桂丛,指月殿。” 清 洪昇 《长生殿·重圆》:“听何处奏钧天,想近着桂丛边。”

杨执戟

汉 扬雄 的别称。杨,通“ 扬 ”。语本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 杨子云 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 唐 李白 《古风》之四六:“当涂何翕忽,失路长弃捐。独有 杨执戟 ,闭关草《太玄》。”

雕虫

(1).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虽读千赋,愈惑体要。遂使繁华损枝,膏腴害骨,无责风轨,莫益劝戒。此 扬子 所以追悔於雕虫,貽誚於雾縠者也。” 唐 李贺 《南园》诗之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三国演义》第四三回:“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 清 曾国藩 《致刘孟容书》:“今世雕虫小夫,既溺於声律繢藻之末,而稍知道者,又谓读圣贤书,当明其道,不当究其文字。”

(2).指诗文词赋。《北齐书·邢邵传》:“ 邵 雕虫之美,独步当时。”《隋书·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 主尤爱雕虫。”参见“ 雕虫篆刻 ”。

(3).比喻技艺低下。《水浒传》第六三回:“大刀 闻达 不知量,狂言逞技真雕虫!”

彫蟲:指写作诗文辞赋。《北史·薛道衡传》:“ 江 东雅好篇什, 陈主 尤为彫虫, 道衡 每有所作,南人无不吟诵焉。” 唐 张说 《季春下旬诏宴薛王山池序》:“ 长卿 消渴,觉含毫之转迟; 子云 老大,见彫虫之都废。”参见“ 彫虫篆刻 ”。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