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王信伯先生

作者:杨邦弼 朝代:宋代

挽王信伯先生原文

伊洛亲闻道,渊微赖发扬。
东吴贤望重,西观旧书藏。
吾傥将安放,斯文岂遂亡。
堂堂宁复见,门士恸新冈。

诗词问答

问:挽王信伯先生的作者是谁?答:杨邦弼
问:挽王信伯先生写于哪个朝代?答:宋代
问:杨邦弼的名句有哪些?答:杨邦弼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与 洛水 。两水汇流,多连称。亦指 伊 洛 流域。《国语·周语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韦昭 注:“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岭 。 禹 都 阳城 , 伊 洛 所近。” 三国 魏 曹植 《赠白马王彪》诗:“ 伊 洛 广且深,欲济川无梁。” 唐 杜甫 《北征》诗:“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欧阳修 《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 伊 洛 ,当时意气尤骄矜。” 清 叶襄 《禹陵》诗:“泉源留俭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学。参见“ 伊洛之学 ”。

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 韩愈 《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 李贽 《卓吾论略》:“吾父子儻亦闻道於此,虽万里可也。”

(2).听说。 唐 杜甫 《秋兴》诗之四:“闻道 长安 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元 秦简夫 《赵礼让肥》第二折:“岂不闻道是哀哀父母劬劳。” 李木庵 《东山吟》:“闻道时危党錮急,伤心不许问家国。”

渊微

深沉精微。《后汉书·张衡传论》:“故知思引渊微,人之上术。” 宋 秦观 《贺吏部傅侍郎启》:“某官道术渊微,器猷宏博,更险夷而不测其操,践中外而不易其心。” 梁启超 《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三节:“ 屈原 文豪也,然其感情之渊微,设辞之瑰伟,亦我国思想中一异彩也。”

发扬

发展和提倡

发扬正气

东吴

(1).指 三国 时 吴国 。因其地处 江 东,故名。《文选·左思<咏史>之一》:“长啸激清风,志若无 东吴 。” 李善 注:“ 东吴 ,谓 孙 氏也。” 明 梁辰鱼 《浣纱记·谋吴》:“休忧虑,料堂堂庙謨,看瞬息间指挥谈笑灭 东吴 。”

(2).泛指古 吴 地。大约相当于现在 江苏 、 浙江 两省东部地区。《晋书·食货志》:“ 东吴 有齿角之饶, 西蜀 有丹砂之富。” 唐 杜甫 《绝句》之三:“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 东吴 万里船。” 宋 陆游 《鹧鸪天·送叶梦锡》词:“家住 东吴 近帝乡,平生豪举少年场。” 太平天囯 叶春森 《建天京于金陵论》:“﹝ 金陵 ﹞包 东吴 而连 北越 ,得其人主之,出可以战,处可以守。”

贤望

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汉 王符 《潜夫论·明闇》:“其无慢贱,未必其人尽贤也,乃惧慢不肖而絶贤望也。”《晋书·石勒载记上》:“既风俗殷杂,须贤望以绥之,谁可任也?”

旧书

(1) 残破的书

(2) 古书

安放

放置,使某物处于一定的位置

祥林嫂比初来时候神气舒畅些,不待指引,自己驯熟的安放了铺盖。—— 鲁迅《祝福》

斯文

(1) 指文化或文人

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皇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 班杨。—— 唐· 杜甫《壮游》

(2) 温文尔雅

我俊秀,我斯文,不比师兄撒泼。——《西游记》

遂亡

坠亡;废弛。遂,通“ 坠 ”。《荀子·正论》:“以是百官也令行於境内,国虽不安,不至於废易遂亡,谓之君。” 王先谦 集解引 王念孙 曰:“遂亦读为坠,谓不至於废弛坠失也。” 宋 叶适 《黄文叔诗说序》:“然性情愈昏惑,而各意为之説,形似摘裂,以从所近,则诗乌得復兴,而宜其遂亡也哉!”

堂堂

(1) 形容盛大

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

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晏子春秋》

(2) 形容容貌庄严大方

仪表堂堂

(3) 形容志气宏大

我们是新一代的堂堂青年,还怕这一点困难吗?

(4) 阵式或气势很大

堂堂的军乐队走过去了

门士

守门的士卒。《后汉书·郭太传》:“﹝ 庾乘 ﹞少给事县廷为门士。” 李贤 注:“士即门卒。”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