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周处士诗

作者:庾信 朝代:南北朝

赠周处士诗原文

九丹开石室。
三径没荒林。
仙人翻可见。
隐士更难寻。
篱下黄花菊。
丘中白雪琴。
方欣松叶酒。
自和游仙吟。

诗词问答

问:赠周处士诗的作者是谁?答:庾信
问:赠周处士诗写于哪个朝代?答:南北朝
问:庾信的名句有哪些?答:庾信名句大全

庾信赠周处士诗书法欣赏

庾信赠周处士诗书法作品欣赏
赠周处士诗书法作品

参考注释

九丹

道教谓服后可长生或成仙的丹药,即: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伏丹、塞丹。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九丹者,长生之要,非凡人所当见闻。” 南朝 梁 萧统 《谢勑参解讲启》:“服九丹之华,则僊徒可役。” 唐 李白 《灵墟山》诗:“ 丁令 辞世人,拂衣向仙路。伏鍊九丹成,方随五云去。” 唐 吴筠 《高士咏·南华真人》:“况乃资九丹,轻举归太极。”

石室

(1).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 桓公 命我先人,典司宗祏” 晋 杜预 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又东南逕 司马子长 墓北,墓前有庙,庙前有碑。 永嘉 四年, 汉阳 太守 殷济 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桓。”《新唐书·礼乐志三》:“建石室於寝园,以藏神主,至禘祫之岁,则祭之。”

(2).指石造的墓室。《宋书·礼志二》:“ 汉 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石室兮沉沉, 蓬莱山 兮寂又阴。”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古今归石室,笔削纪萱堂。”

(3).泛指石造之室。比喻极坚固的防守设施。《三国志·吴志·贺邵传》:“近 刘氏 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万世之业,任授失贤,一朝丧没,君臣係颈,共为羈僕。”

(4).古代藏图书档案处。《史记·太史公自序》:“ 周 道废, 秦 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图籍散乱。” 晋 葛洪 《抱朴子·内篇自序》:“虽不足以藏名山石室,且欲缄之金匱,以示识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閲石室,啟金匱,抽裂帛,检残竹,欲其博练於稽古也。” 宋 司马光 《神宗皇帝挽辞》之二:“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清 钱谦益 《李自华父可守赠承德郎刑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制》:“为观於石室,视我赞书。”

(5).岩洞。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 吴王 知 范蠡 不可得为臣,谓曰:‘子既不移其志,吾復置子於石室之中。’ 范蠡 曰:‘臣请如命。’” 三国 魏 曹植 《苦思行》:“鬱鬱西岳巔,石室青青与天连。”《晋书·嵇康传》:“ 康 又遇 王烈 ,共入山……又於石室中见一卷素书,遽呼 康 往取,輒不復见。” 唐 于邺 《赠隐者》诗:“石室扫无尘,人寰与此分。” 宋 苏轼 《游桓山记》:“登 桓山 ,入石室。” 陈毅 《七星岩》诗:“石室叹钻天, 景福 祕地藏。”

(6).指传说中的神仙洞府。 汉 刘向 《真君传》:“ 赤松子 者, 神农 时雨师也……数往 崑崙山 中,常止 西王母 石室中,随风雨上下。”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 始兴机山 东有两巖,相向如鴟尾。石室数十所。经过,皆闻有金石丝竹之响。”《剪灯新话·申阳洞记》:“更前百步,豁然开朗,见一石室,榜曰:申阳之洞。守门者数人,装束如昨夕庙中所睹。” 清 徐喈凤 《会仙记》:“ 秋鸿 以扇拂壁,忽豁大门,肃 丹忱 入。洞中石室,别有天地。” 黄侃 章炳麟 《游仙联句》:“石室坐 王母 ,旁揖 乔 松 儔。”

三径

亦作“ 三逕 ”。 晋 赵岐 《三辅决录·逃名》:“ 蒋詡 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从之游。”后因以“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 唐 蒋防 《题杜宾客新丰里幽居》诗:“退跡依三逕,辞荣继二 疏 。” 宋 苏轼 《次韵周邠》:“南迁欲举力田科,三径初成乐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边挂着一副对联是:一帘秋影淡於月,三径花香清欲寒。”

仙人

神话和童话中指神通广大、长生不老的人

可见

可以看得见,可以知道

由此可见

隐士

隐居不做官的人

魏有隐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黄花

(1) 几种开黄色花或黄花占优势菊科植物的任何一种

(2) 黄花菜的花,金针菜的通称

(3) 菊花

(4) 没有经过性行为的女性

黄花闺女

中白

半白。《晋书·慕容儁载记》:“自 曄 亡以来,孤鬚髮中白。”

松叶酒

酒名。用松叶酿成。 北周 庾信 《赠周处士》诗:“方欣松叶酒,自和《游仙》吟。” 唐 王绩 《采药》诗:“家丰松叶酒,器贮参花蜜。”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松》:“松叶酒,治十二风痹不能行……松叶六十斤,细剉,以水四石,煮取四斗九升;以米五斗,酿如常法,别煮松叶汁以渍米并饙饭,泥酿封头,七日发,澄饮之取醉。得此酒力者甚众。”

游仙

(1).漫游仙界。 明 叶宪祖 《鸾鎞记·品诗》:“混俗同鱼服,游仙学紫綃。” 清 周亮工 《次清风店咏黄芽菜》:“住寺莫教流败叶,游仙应学煮甜霜。” 清 龚自珍 《木兰花慢》词:“无奈游仙觉后,碧云垂到而今。”

(2).指 晋 郭璞 所作《游仙诗》。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中:“《翰林》以为诗首,但《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 章炳麟 《辨诗》:“ 汉 《郊祀歌》有《日出入》一章,其声熙熙,悲而不伤,词若《游仙》,乃足以作将帅之气,虽《云门》《大卷》弗过也。”

(3).泛指游仙诗。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游仙》可致,无劳 郭璞 之言;《招隐》成文,敢嗣 刘安 之作。”

古人谓游心仙境,脱离尘俗。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洗精服食,慕道游仙。” 唐 广宣 《安国寺随驾幸兴唐观应制》诗:“万乘游仙宗有道,三车引路本无尘。” 宋 沉遘 《七言斋居寄杨祖二阁老》:“萧洒城南尺五天,尽凉高枕梦游仙。” 清 周亮工 《同人柏台茅屋成》诗:“游仙未必此中閒,百念难删竟自删。”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