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哉行

作者:曹丕 朝代:魏晋

善哉行原文

朝游高台观。
夕宴华池阴。
大酋奉甘醪。
狩人献嘉宾。
齐倡发东舞。
秦筝奏西音。
有客从南来。
为我弹清琴。
五音纷繁会。
拊者激微吟。
淫鱼乘波听。
踊跃自浮沉。
飞鸟翻翔舞。
悲鸣集北林。
乐极哀情来。
寥亮摧肝心。
清角岂不妙。
德薄所不任。
大哉子野言。
弭弦且自禁。

诗词问答

问:善哉行的作者是谁?答:曹丕
问:善哉行写于哪个朝代?答:魏晋
问:曹丕的名句有哪些?答:曹丕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高台

(1).高建楼台。《管子·小匡》:“昔先君 襄公 ,高臺广池,湛乐饮酒。”《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2).高的楼台。 晋 左思 《吴都赋》:“造 姑苏 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黄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3).比喻京师。《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 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4).头之别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原注:“头为高臺。”

华池

(1).神话传说中的池名。在 昆仑山 上。 汉 王充 《论衡·谈天》:“ 崑崙 之高, 玉泉 、 华池 ,世所共闻, 张騫 亲行无其实。”《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挹以玄玉之膏,漱以 华池 之泉。” 吕向 注:“玄玉、 华池 ,皆神仙之所食也。挹,酌;嗽,饮也。”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三宿神景宫》:“尺宅按来平, 华池 漱餘浄。”

(2).景色佳丽的池沼。《楚辞·东方朔<七谏·谬谏>》:“鸡鶩满堂坛兮,鼃黽游乎华池。” 王逸 注:“华池,芳华之池也。”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诗:“禁外终宴晚,华池物色曛。”

(3).口的舌下部位。泛指口。《太平御览》卷三六七引《养生经》:“口为华池。”《黄庭外景经·下部经》:“沐浴华池生灵根。” 务成子 注:“华池,玉池。” 宋 苏轼 《龙虎铅汞论》:“但行之数日间,舌下筋微急痛,当以渐驯致,若舌尖果能及悬痈,则致华池之水,莫捷於此也。”《西游记》第十九回:“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大酋

(1).古代酒官之长。《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 郑玄 注:“大酋者,酒官之长也。於 周 则为酒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四:“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

(2).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宋史·林广传》:“ 广 发伏击之,蛮奔溃,斩 阿汝 及大酋二八人。” 明 徐渭 《凯歌赠参将戚公》诗之一:“战罢亲看海日晞,大酋流血湿龙衣。”

甘醪

美酒,醇酒。《东观汉记·樊鯈传》:“野王献甘醪膏餳,每作大发,吏以为饶利。”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二:“朝游高臺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 晋 傅玄 《七谟》:“名酎出於 咸阳 ,甘醪贡於 宜城 。”

狩人

猎人。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四:“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

嘉宾

佳宾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小雅·鹿鸣》

秦筝

古 秦 地(今 陕西 一带)的一种弦乐器。似瑟,传为 秦 蒙恬 所造,故名。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 齐 侣发东舞, 秦 筝奏西音。” 晋 潘岳 《笙赋》:“ 晋野 悚而投琴,况 齐 瑟与 秦 筝。” 唐 岑参 《秦筝歌送外甥萧正归京》诗:“汝不闻 秦 筝声最苦,五色缠弦十三柱。” 宋 晏几道 《蝶恋花》词:“细看 秦 筝,正似人情短。” 清 陈维崧 《鹧鸪天·苦雨和蘧庵先生》词:“雪登麦积 秦 筝苦,雨歇丛臺 赵 女娇。”

西音

旧称我国西部地区的音乐。多指 秦 晋 之声。《吕氏春秋·音初》:“ 殷整甲 徙宅 西河 ,犹思故处,实始作为西音。”《宋书·乐志一》:“ 周昭王 南征,殞於 汉中 ,王右 辛餘靡 长且多力,振王北济。 周公 乃封之 西翟 ,徙宅 西河 ,追思故处作哥,始为西音。”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五:“ 齐 瑟弹东吟, 秦 絃弄西音。慷慨动颜魄,使人成荒淫。”

为我

战国 时期 杨朱 主张的“损一毫利天下不与,悉天下奉一身不取”的学说。《孟子·尽心上》:“ 杨子 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清琴

音调清雅的琴。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之四:“有客从南来,为我弹清琴。”《魏书·阳固传》:“ 赐 凴轩而策駟兮,抚清琴而自娱。” 清 龚自珍 《凤凰台上忆 * 》词:“白昼高眠,清琴慵理,閒官道力初成。”

五音

(1) 中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相当于现行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更古的时候叫宫、商、角、徵( zhǐ)、羽

(2) 音韵学上指五类声母的五类发音部位,即喉音、牙音、舌音、齿音和唇音

繁会

(1).犹交响。谓繁多的音调互相参错。《楚辞·九歌·东皇太一》:“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晋 葛洪 《抱朴子·博喻》:“若夫聆繁会之响而顾问於庸工,非 延州 之清听也。” 南朝 梁 何逊 《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城中多宴赏,丝竹常繁会。” 清 曾国藩 《求阙斋记》:“由是八音繁会,不足於耳,庶羞珍膳,不足於味。”

(2).繁盛。《文选·潘岳<藉田赋>》:“中黄曄以发暉兮,方綵纷其繁会。” 张铣 注:“繁会,言盛也。” 前蜀 杜光庭 《众修本命醮词》:“年禄增延,福祥繁会,公私贞吉,族属康寧。”

(3).指繁华荟萃之处;繁华。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繁会九衢三市,縹緲层楼杰观,雪片一冬深。” 清 林则徐 《筹议严禁鸦片章程折》:“若海疆商贾马头,及通衢繁会之区,吸食者不可胜数。”

微吟

小声吟咏。《汉书·中山靖王刘胜传》:“ 雍门子 臺微吟, 孟尝君 为之於邑。” 宋 陆游 《一笑》诗:“半醉微吟不怕寒,江边一笑觉天宽。” 清 龚自珍 《自春徂秋得十五首》之三:“所以志为道,淡宕生微吟。” 郁达夫 《赠福州报界同人》诗之一:“大醉三千日,微吟又十年。”

淫鱼

鱼名。即鲟鱼,古称鱏鱼。《淮南子·说山训》:“ 瓠巴 鼓瑟而淫鱼出听。” 高诱 注:“淫鱼长头,身相半,长丈餘,鼻正白,身正黑,口在頷下,似鬲狱鱼,而鱼无鳞,出 江 中。” 三国 魏 曹丕 《善哉行》:“淫鱼乘波听,踊跃自浮沉。”《荀子·劝学》“流鱼出听” 清 王先谦 集解:“《淮南子·説山训》作淫鱼。 高 注以为长头,口在頷下之鱼,与《后汉·马援传》注鱏鱼口在頷下合,故《论衡》作鱏鱼。”一说为大鱼。 刘家立 《淮南集证》引 清 蒋超伯 曰:“《尔雅·释詁》‘濯’与‘淫’并训大也,此淫鱼即谓大鱼也。”

踊跃

(1) 向上跳起

踊跃欢呼

(2) 欢欣奋起的样子

踊跃参加

浮沉

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指随波逐流,也比喻盛衰,升降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飞鸟

(1).会飞的鸟类。亦泛指鸟类。《礼记·曲礼上》:“鸚鵡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吕氏春秋·功名》:“树木盛则飞鸟归之。” 南朝 宋 颜延之 《赭白马赋》:“惕飞鸟之跱衡。”

(2).指古代藏钩游戏中不固定属于哪一方的人。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贬误》:“《风土记》曰:藏钩之戏,分二曹以校胜负。若人耦则敌对,若奇则使一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

翔舞

亦作“ 翔儛 ”。飞舞。《楚辞·九章·怀沙》:“凤皇在笯兮,鷄鶩翔舞。” 汉 王褒 《九怀·株昭》:“丘陵翔儛兮,谿谷悲歌。” 明 刘基 《松风阁记》:“当日正中时,有风拂其枝,如龙凤翔舞。” 鲁迅 《野草·希望》:“现在没有星,没有月光以至笑的渺茫和爱的翔舞。”

悲鸣

悲伤地叫

绝望的悲鸣

北林

(1).林名。《诗·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鬱彼 北林 。” 毛 传:“ 北林 ,林名。”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 北林 。”

(2).泛指北边的树林。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一:“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晋 傅玄 《饮马长城窟行》:“梦君结同心,比翼游北林。”

乐极

谓音乐达到中和的境界。《国语·周语下》:“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物得其常,曰乐极。” 韦昭 注:“极,中也。”

哀情

悲伤的感情。 汉武帝 《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至於序述哀情,则触类而长。” 唐 韩愈 《此日足可惜赠张籍》诗:“哀情逢吉语,惝怳难为双。”

寥亮

清越响亮。后多作“嘹亮”。 晋 向秀 《<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 唐 郑綮 《开天传信记》:“吾昨夜梦游月宫,诸仙娱予以上清之乐,寥亮清越,殆非人间所闻也。” 清 陈维崧 《贺新郎·月夜泊舟平望》词:“寥亮空潭飘水调,客船孤烛,冷听来,怕月又向前村掛。”

摧肝

极度悲伤

是日也,内外居民……莫不惨目伤心,摧肝切齿。——《广东军务记》

清角

(1).角,古代五音之一。古人以为角音清,故曰清角。《韩非子·十过》:“ 平公 提觴而起,为 师旷 寿,反而问曰:‘音莫悲於清徵乎?’ 师旷 曰:‘不如清角。’” 晋 成公绥 《啸赋》:“协黄宫於清角,杂商羽於流徵。”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未能飞瓦弹清角,肯便投泥戏泼寒?” 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四:“ 清 代 王渔洋 去掉了这件外衣,便觉得一变黄钟大吕而为清角变徵之音。”

(2).雅曲名。 汉 傅毅 《舞赋》:“扬《激徵》,骋《清角》。” 李善 注:“《激徵》、《清角》,皆雅曲名。”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扬《白雪》,发《清角》。” 唐 元稹 《松鹤》诗:“《清角》已沉絶, 虞 《韶》亦冥寞。”

(1).清越的号角。 宋 姜夔 《扬州慢》词:“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木兰行围制度》:“渐闻清角声扬,远林呦呦,低昂应和。”

(2).古琴名。《初学记》卷十六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古琴名有清角。”《文献通考·乐十》:“ 黄帝 之清角, 齐桓 之号鐘, 楚庄 之绕梁, 相如 之緑綺, 蔡邕 之焦尾……名号之别也。” 清 唐才常 《论文连珠》之一:“盖闻清角奏而风雨至,琴之感以末。”

不妙

不好,更为不好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鲁迅《狂人日记》

“不出席”更加不妙

德薄

德行浅薄。《易·繫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礼记·祭统》:“其德薄者,其志轻。” 唐 韩愈 《鳄鱼文》:“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 江 汉 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 楚 越 。” 宋 欧阳修 《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 修 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清 吴定 《答鲍生桂星书》:“乡者僕方穉昧,不自度德薄才庸,奋然以继 洛 、 闽 、 鲁 、 邹 之传自任,其志岂小哉!”

不任

(1).不能忍受;不能胜任。《后汉书·皇后纪下·献帝伏皇后寿》:“ 操 后以事入见殿中,帝不任其愤,因曰:‘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捨。’” 唐 韩愈 《复志赋》:“既识路又疾驱兮,孰知余力之不任。”

(2).犹不胜,表示程度极深。 南朝 梁 沉约 《谢赐甘露启》:“慈旨曲洽,颁此祥賚,不任欣荷,谨以啟事谢以闻。”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即日 愈 蒙免,蒙恩改职事,不任感惧。”

野言

隐者之语;村野人的话。 唐 鲍溶 《秋晚铜山道中宿隐者》诗:“野言得真风,山貌宜古服。” 清 郑文焯 《鹤道人论词书》:“前以謣见,举似野言,冀賛名章,効壤流之助,奚足补三语掾,敢遽当一字师邪?”

自禁

控制自己的感情

情不自禁

不自禁地沉入回忆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