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试笔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元旦试笔原文

苍龙金虎运璿杓,䌽笔花笺又颂椒。

首祚元阳新岁旦,重熙累洽大清朝。

纪年恰是卅五始,数日还欣廿四饶。

诘晓炷香拜天地,虔衷惟祝雨旸调。

上章引达泰符臻,农谚登秋卯值辰。

仙木骈罗朱户灿,春幡旖旎䌽屏新。

倏过五十临六十,益励心寅抚岁寅。

履庆延洪俞众吁,行将翟辂奉时巡。

诗词问答

问:元旦试笔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元旦试笔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五

2. 农谚一日得卯十分秋今岁元旦适建己卯

参考注释

苍龙

(1)

(2) 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的合称

(3) 太岁星,古时以为凶神,今比喻极其凶恶的人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 * 《清平乐·六盘山》

金虎

(1).指西面方向。语出《淮南子·天文训》:“西方金也……其神为 太白 ,有兽 * 。” 唐 吕温 《凌烟阁勋臣颂·刘夔公宏基》:“ 夔公 峥嶸,金虎之精。”

(2).西方七宿的通称。《文选·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诗》:“ 望舒 离金虎, 屏翳 吐重阴。” 李善 注:“《汉书》曰:西方,金也……然西方七星,毕昴之属,俱 * 也。” 刘良 注:“毕星,西方宿,故云金虎也。”

(3).指金星和昴星。古人以为金星与昴宿相近系兵乱之象。《文选·陆机<答贾长渊>诗》:“大辰匿耀,金虎习质。” 李善 注:“《石氏星经》曰:昴者,西方 * 之宿也。太白者,金之精。太白入昴,金虎相薄,主有兵乱也。” 唐 李嘉祐 《润州杨别驾宅送蒋九侍御收兵归扬州》诗:“冷气清金虎,兵威壮铁冠。”

(4).指太阳。 南朝 梁 刘孝绰 《望月有所思》诗:“玉羊东北上,金虎西南昃。” 五代 谭用之 《江边秋夕》诗:“吟期汗漫驱金虎,坐约丹青跨玉鱼。” 明 何景明 《后白菊赋》:“金虎兮屏舍,白帝兮徂驾。”

(5).比喻国君所亲厚的小人。《文选·张衡<东京赋>》:“始於宫邻,卒於金虎。” 李善 注:“ 应劭 《汉官仪》曰:不制之臣,相与比周。比周者,宫隣金虎。宫隣金虎,言小人在位,比周相进,与君为隣,贪求之德坚若金,谗谤之言恶若虎也。”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金虎知难动,毛釐亦耻言。” 清 钱谦益 《癸未元日》诗:“禁城云护铜龙晓,阁道风迴金虎清。”

(6).器物上的虎形金属装饰。 唐 韩湘 《言志》诗:“寳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 宋 米芾 《书史》:“研滴须琉璃,镇纸须金虎。”

(7).指虎。 元 张可久 《人月圆·吴门怀古》曲:“山藏金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一本作“ * ”。

(8).见“金虎臺。”

(9).见“ 金虎符 ”。

笔花

见“ 笔生花 ”。

颂椒

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 唐 杜甫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诗:“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仇兆鳌 注:“颂椒,属正月。”

首祚

一年的开头。祚,年。 晋 王羲之 《月仪》:“日往月来,元正首祚。”

元阳

中医谓人体阳气的根本。 宋 范成大 《问天医赋》:“元阳之气,可斤可两。”俗亦谓男子的精气。《西游记》第三二回:“ 唐僧 乃 金蝉长老 临凡。十世修行的好人,一点元阳未泄。”

新岁

犹新年。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义》:“郊因于新岁之初。” 前蜀 韦庄 《岁除对王秀才作》诗:“岂知新岁酒,犹作异乡身。”《初刻拍案惊奇》卷八:“不觉的残冬将尽,新岁又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为辩解起见,只好说自信未曾偷懒于旧年,所以也无从振作于新岁而已。”

重熙累洽

谓前后功绩相继,累世升平。《文选·班固<东都赋>》:“至于 永平 之际,重熙而累洽。” 张铣 注:“熙,光明也;洽,合也;言 光武 既明,而 明帝 继之,故曰重熙累洽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二年》:“ 太宗 、 真宗 ,二圣继统,重熙累洽,可谓有德矣。” 明 高启 《送黄省掾之钱塘序》:“迨我朝……列圣相承,重熙累洽,涵养安息,以至於今。” 黄远庸 《囍日日记》:“﹝ 民国 ﹞已由蓽路蓝缕之时期,入於重熙累洽之时期,此后庄严 民国 之现象亦当若此耳。”

清朝

清晨。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七八:“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岗。” 宋 苏辙 《僧伽塔》诗:“方丈近闻延老宿,清朝留客语逡巡。” 明 唐寅 《白发》诗:“清朝揽明镜,元首有华丝。”

清明的朝廷。《后汉书·列女传·班昭》:“吾性疏顽,教道无素,恒恐 子穀 负辱清朝。” 唐 罗隐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诗之二:“敢恨甲兵为弃物,所嗟流品误清朝。” 宋 苏轼 《故李承之待制之六丈挽词》:“清朝竟不用,白首仍忧时。”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八:“舞法之吏,不乐清朝。”

纪年

(1) 记年代的方法,如用干支纪年,用皇帝年号纪年或用公元纪年等

(2) 按照年月先后排列史实的一种史书体裁

《竹书纪年》

五始

(1).《春秋》纪事,始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等五事,谓之“五始”。《汉书·王褒传》:“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 颜师古 注:“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正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是为五始。” 隋 牛弘 《请开献书之路表》:“ 孔子 以大圣之才……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宏《易》道。”《旧唐书·肃宗纪》:“《春秋》五始,义在体元,惟以纪年,更无润色。”

(2).指物质构成的五种变化过程。 辽 希麟 《续一切经音义》卷五引《三五历记》:“气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太初也。气象之端,谓之太始;形变有质,谓之太素也。质形已具,谓之太极也。斯为五始也。”

诘晓

犹诘旦。 隋 江总 《侍宴玄武观》诗:“詰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 康有为 《京师晋阳寺下车伤足陈简持庶常黄湜生孝廉为吾裹药赋谢》:“詰晓步履可归来,嗟我故人情谊篤。”

拜天地

新郎新娘叩拜天地。旧时结婚仪式程序之一。《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掌礼人在槛外喝礼,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绿野仙踪》第二一回:“北方娶亲,总要拜拜天地。 许寡妇 为自己孀居,家中又无长亲,众客委派 尹鹅头 领 不换 夫妇拜天地主礼,烧化香纸。” 侯宝林 《婚姻与迷信》:“里边供好了天地码儿(神纸),上好了香,两个人磕头,拜天地;拜完了天地, * 对脸儿一坐。”

雨旸

语本《书·洪范》:“曰雨,曰暘。”谓雨天和晴天。《魏书·天象志三》:“皆雨暘失节,万物不成候也。” 宋 陆游 《乞祠禄札子》:“今春以来,雨暘尤为调适,二麦继熟,民间亦以为所收倍於常年。” 清 赵翼 《出郭》诗:“自惭游惰无营业,高柳阴中话雨暘。”

上章

十干中“庚”的别称,用以纪年。《尔雅·释天》:“﹝ 太岁 ﹞在庚曰上章。” 隋 许善心 《神雀颂》:“岁次上章,律谐大吕,玄枵会节,玄英统时。” 清 钱谦益 《闻母邹太君七十序》:“谨书之以为序。时上章困敦十一月初五日。” 鲁迅 《祭书神文》序:“上章困敦之岁, 贾子 祭诗之夕, 会稽 戛剑生 等谨以寒泉冷华,祀书神长恩,而缀之以俚词。”

(1).向皇帝上书。《后汉书·百官志二》:“﹝公车司马令﹞掌宫南闕门,凡吏民上章,四方贡献,及徵诣公车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赵伯美》:“ 伯美 为 湖南 宪, 牟濚 叔清 知 衡阳 ,行移之间,微有牴牾, 伯美 遂上章劾 叔清 。”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四:“时丞相 朮虎高琪 擅权,变乱祖宗法度,公上章劾之。”

(2).道士上表求神。《晋书·王献之传》:“ 献之 遇疾,家人为上章,道家法应首过,问其有何得失。”《隋书·经籍志四》:“又有诸消灾度厄之法,依阴阳五行数术,推人年命书之,如章表之仪,并具贄币,烧香陈读。云奏上天曹,请为除厄,谓之上章。”

农谚

1.有关农业生产的谚语。是农民生产经验的概括和形象的反映,对于农业生产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登秋

(1).秋收。 三国 魏 曹植 《喜雨》诗:“嘉种盈膏壤,登秋必有成。” 南朝 齐 谢朓 《赛敬亭山庙喜雨》诗:“登秋虽未献,望岁佇年祥。”

(2).入秋,进入秋凉。 唐 孟浩然 《他乡七夕》诗:“绪风初减热,新月始登秋。”

仙木

古代风俗,元旦用桃木板悬挂门上,以辟邪鬼,称仙木。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隋 杜臺卿 《玉烛宝典·正月孟春》引《典术》:“桃者,五行之精,厌伏邪气,剬百鬼,故作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骈罗

骈比罗列。 汉 王逸 《九思·哀岁》:“羣行兮上下,駢罗兮列陈。” 南朝 宋 鲍照 《河清颂》:“景云蔚岳,秀星駢罗。” 宋 司马光 《枢密院开启圣节道场排当散念作语》:“肴羞交错,笙磬駢罗。” 清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至若於各行省中,择其人物之駢罗,土产之丰阜,山川之险要者,命将军都统之,而 汉 人不得居其职。”

朱户

(1).古代帝王赏赐诸侯或有功大臣的朱红色的大门,古为“九锡”之一种。《韩诗外传》卷八:“诸侯之有德,天子锡之。一锡车马,再锡衣服……六锡朱户。”《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稽首再拜,受緑韍袞冕衣裳……九命青玉珪二,朱户、纳陛。”

(2).泛指朱红色大门。 宋 柳永 《西江月》词:“凤头绣帘高卷,兽鐶朱户频摇。” 明 刘基 《小重山》词:“娟娟斜倚凤凰楼,窥朱户,应自半含羞。”

(3).指富贵人家。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怡颜丰柯之下,而朱户变为绳枢。” 唐 李绅 《过吴门二十四韵》:“朱户千家室,丹楹百处楼。” 南唐 冯延巳 《虞美人》词:“碧波朱户垂帘暮,帘下鸎鸎语。”

春幡

春旗。旧俗于立春日或挂春幡于树梢,或剪缯绢成小幡,连缀簪之于首,以示迎春之意。 南朝 陈 徐陵 《杂曲》:“立春历日自当新,正月春幡底须故。” 前蜀 牛峤 《菩萨蛮》词之三:“玉釵风动春幡急,交枝红杏笼烟泣。”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立春日》词:“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裊裊春幡。”

旖旎

柔美的样子

旖旎从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顾青翠之茂叶,繁旖旎之弱条。——成公绥《木兰赋》

说不尽软玉温香,娇柔旖旎。——《梼杌闲评——明珠缘》

庆延

谓福泽绵延。《后汉书·郭躬传》:“法家之能庆延於世,盖由此也。” 唐 岑参 《感旧赋》:“庆延自远,祐洽无疆。”《旧唐书·音乐志四》:“翦 商 德厚,封 唐 庆延。”

行将

不久就要;将要

行将为人所并。——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行将就道

翟辂

即翟车。《隋书·礼仪志五》:“皇后之车亦十二等……三曰翟輅,以採桑。”《宋史·乐志十四》:“驾厥翟輅,被以褘衣。”参见“ 翟车 ”。

奉时

遵循天时。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南朝 齐 王俭 《褚渊碑文》:“深达先天之运,匡赞奉时之业。”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