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古堂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韵古堂原文

堂贮古鏄钟,因之名韵古。

古韵犹可闻,古道安能睹。

斯民三代民,谁欤司相辅。

自讼实艰行,行之捍格贾。

知然而哓哓,空言其奚补。

诗词问答

问:韵古堂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韵古堂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押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七

参考注释

古韵

(1).指先 秦 汉语音韵。 东汉 时 郑玄 言古今音异。 北周 沉重 作《毛诗音义》,书佚,仅见于 唐 陆德明 《经典释文·诗·邶风下》。 宋 吴棫 发明叶韵之说, 元 戴侗 、 明 焦竑 陈第 等人力辨其非。 宋 郑庠 辨析古韵为六部,嗣后研究不断深入,分部日趋精密。如 章炳麟 分古韵为二十三部, 黄侃 分为二十八部。 王力 考定《诗经》时代古韵为二十九部,《楚辞》时代为三十部。参阅 王力 《汉语音韵学》和《音韵学初步》。

(2).泛指古汉语(上古、中古)音韵。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今韵,有古韵。如 退之 ‘此日足可惜’诗,用古韵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古韵》:“今所用韵与《唐韵》不同,以今音叶 唐 诗者悮矣。而昧於学者,以《唐韵》叶三百篇尤悮。要知古今言语各殊,声音递变, 汉 魏 以还,已不同於《诗》《骚》,况 唐 宋 乎?且一方有一方之音,岂能以今韵叶古韵乎?”

犹可

(1).尚可;还可以。《孟子·万章下》:“腊较犹可,而况受其赐乎?”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言犹可也,至于以貌取人,虽愚夫知其不可,而谓圣人为之乎?” 叶圣陶 《四三集·一个练习生》:“啊,那张‘进局须知’,不看犹可,一看之后,我的兴奋的心脏,简直停止了跳动!”

(2).谓也可以。《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既整齐,王可试下观之,唯王所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也。”

古道

(1) 传统的正道。今通称不趋附流俗,守正不阿为古道

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能安,乱不能治,邮里逐鸡难,亦无党也。——汉· 桓宽《盐铁论·殊路》

(2) 古朴

古道热肠

忠厚古道

(3) 古旧的路径

踏上石子铺的古道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唐· 李白《忆秦娥》

斯民

指老百姓。《孟子·万章上》:“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管子·侈靡》:“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斯民之良也。” 晋 陆机 《答贾长渊》诗:“乃眷三哲,俾乂斯民。” 宋 曾巩 《福州上执政书》:“寇旱之餘,曾未朞岁,既安且富,至於如此, 巩 与斯民与蒙其幸!” 鲁迅 《悼杨铨》诗:“何期泪洒 江 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

三代

指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个朝代

相辅

相辅助;相配合。 汉 焦赣 《易林·中孚之兑》:“百足俱行,相辅为强,三圣翼事,国富民康。” 清 曾国藩 《周荇农南归序》:“ 迁 ( 司马迁 )之文,其积句也皆奇,而义必相辅,气不孤伸。”

宰辅;宰相。 宋 范仲淹 《与李宗易向约堪任清要状》:“臣伏见知 絳州 职方员外郎 向约 ,生相辅之家,而能专儒学,谨官业,廉贫苦节,慎静寡过。” 宋 乐史 《广卓异记·白衣人告拜相》:“有白衣丈夫,乃鬼也,呼 顗 ( 姚顗 )为中夏之相辅也。”

自讼

(1) 自己责备自己

(2) 为自己讼诉

捍格

互相抵触,格格不入

发然后禁,则捍格不胜。——《礼记·学记》

然而

从另一方面来说——表示转折关系

乐曲终止了,然而无人离席

然而汝亦不在人间。——清· 袁枚《祭妹文》

哓哓

吵嚷;唠叨

哓哓不休

空言

(1).谓不切实际的话。《吕氏春秋·知度》:“至治之世,其民不好空言虚辞,不好淫学流説。” 晋 卢谌 《览古》诗:“ 秦 人来求市,厥价徒空言。” 鲁迅 《花边文学·安贫乐道法》:“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2).谓只起褒贬作用而不见用于当世的言论主张。《史记·太史公自序》:“子曰:‘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司马贞 索隐:“空言,谓褒贬是非也。空立此文,而乱臣贼子惧也。” 唐 韩愈 《与孟尚书书》:“ 孟子 虽贤圣,不得位,空言无施,虽切何补。” 明 梅之熉 《<古今谭概>叙》:“士君子得志则见诸行事,不得志则託诸空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