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井

作者:杨维桢 朝代:元代

胭脂井原文

井无水,荒龙倚。
不知如,巴马子。
仰天夜见黄姑星,水底喽喽话红鬼,长绳卷起天河水。
井中人,不殉死,宫人斜在雷塘趾。

诗词问答

问:胭脂井的作者是谁?答:杨维桢
问:胭脂井写于哪个朝代?答:元代
问:杨维桢的名句有哪些?答:杨维桢名句大全

参考注释

不知

是指对于某种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和知道的意思相反。

巴马子

梁 末童谣中对 南朝 梁 将 王僧辩 的称呼。《南史·陈纪下论》:“始 梁 末古謡云:‘可怜 巴马子 ,一日行千里。不见 马上郎 ,但见黄尘起……’及 僧辩 灭,群臣以謡言奏闻曰:‘ 僧辩 本乘 巴 马以击 侯景 。 马上郎 , 王 字也。’”

仰天

仰面向天

仰天大笑

黄姑

(1).牵牛星。《玉台新咏·歌辞之一》:“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吴兆宜 注引《岁时记》:“河鼓、黄姑,牵牛也。皆语之转。” 唐 元稹 《决绝词》之二:“已焉哉,织女别黄姑,一年一度暂相见,彼此隔河何事无。” 清 吴伟业 《无题》诗之一:“天边恰有黄姑恨,吹入萧郎此夜吟。”

(2).指腊梅。 宋 杨万里 《次东坡先生蜡梅韵》:“梅花已自不是花,冰块謫堕玉皇家。不餐烟火更餐蜡,化作黄姑瞒造物。”

喽喽

(1).形容狭小;狭窄。 晋 葛洪 《抱朴子·自叙》:“ 唐尧 公旦 仲尼 季札 皆有不全得之恨,无以近人信其嘍嘍管见荧烛之明,而轻评人物,是皆卖彼上圣大贤乎!”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然而嘍嘍守于局隘,聦不经 旷 ,明不彻 离 ,而欲企踵以包三光,皷腹以奋雷灵,不亦蔽乎!”

(2).犹历历。《敦煌变文集·燕子赋》:“不言我早悉,事状见嘍嘍。”

(3).象声词。 唐 韦应物 《燕衔泥》诗:“衔泥燕,声嘍嘍。”《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卖水烟的把那水烟袋吹的忒儿嘍嘍的山响。”

天河

银河

中人

(1) 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监织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汉· 贾谊《过秦论》

殉死

陪同死亡

宫人斜

古代宫人的墓地。 唐 陆龟蒙 有《宫人斜》诗。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 唐 内人墓谓之宫人斜,四仲遣使者祭之。” 元 杨维桢 《钱塘怀古率堵无傲同赋》诗:“惟有宫人斜畔月,多情还自照吹簫。” 清 吴伟业 《银泉山》诗:“宫人斜畔伯劳啼,声声怨为 驪姬 诉。”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二:“古葬宫人之所谓之宫人斜。”

雷塘

(1).地名。在 江苏 扬州 城北。 隋 唐 时为风景胜地。 隋炀帝 葬此。 唐 罗隐 《炀帝陵》诗:“君王忍把平 陈 业,只博 雷塘 数亩田。” 明 夏完淳 《大哀赋》:“ 扬州 歌舞之场, 雷塘 罗綺之地。” 清 郑燮 《扬州》诗之二:“ 廿四桥 边草径荒,新开小港透 雷塘 。”

(2).池名。又名 大龙潭 。在 广西 马平 南 雷山 下。 唐 柳宗元 《雷塘祷雨文》 孙汝听 题解:“ 柳州 雷山 ,两崖皆东西, 雷水 出焉。蓄崖中曰 雷塘 ,能出云气,作雷雨…… 元和 十年十月,公至 柳州 数日,同其弟 宗直 謁雨 雷塘 ,故有此文。”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