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巡抚毕沅奏报得雨诗以志事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原文

正缱豫郊望雨时,雩斋清晓奏书披。

龙湫取水精诚假,太白垂恩渥泽施。

省以南称润以透,河之北待膏之滋。

却怜歉后方苏地,一切绸缪勖勉为。

诗词问答

问:《河南巡抚毕沅奏报得雨诗以志事》的作者是谁?答:乾隆
问:该诗写于哪个朝代?答:清代
问:该诗是什么体裁?答:七律
问: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三十九

2. 毕沅前为陜抚时曾因旱祷于省太白山龙湫著有灵应兹奏以豫雨泽未沾差官虔往陕省取水嗣于三月廿八日适龙湫取水之员回豫果即于是日戌时起至廿九日辰时沾畅酣濡入土极为深透感荷神庥实难言喻

参考注释

郊望

古帝王祭天与日月星辰山川之礼。《淮南子·人间训》:“圣王布德施惠,非求其报於百姓也;郊望禘尝,非求福於鬼神也。” 高诱 注:“郊,祭天;望,祭日月星辰山川也。”《汉书·王莽传上》:“ 成王 之於 周公 也……赐以附庸 殷 民六族,大路大旂, 封父 之繁弱, 夏后 之璜,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白牡之牲,郊望之礼。” 颜师古 注:“郊即祀上帝於郊也。望谓望山川而祭之也。”

清晓

清晨;天刚亮的时候

清晓的微风,略带凉意

奏书

(1). 汉 时在诸侯王国中,臣下向王公陈述意见的文书称“奏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战国 以前,君臣同书; 秦 汉 立仪,始有表奏,王公国内,亦称奏书。”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奏之为言进也,於天子曰奏,於王公曰奏书,於公府曰奏记。”

(2).泛指奏章。 宋 王安石 《王中甫学士挽词》:“同学 金陵 最少年,奏书曾用牘三千。”

(3).臣下向君主进呈文书。 唐 元稹 《沂国公魏博德政碑》:“臣拜稽首,退而奏书於陛下。”

(4).丛辰名。为岁之贵神,主奏记与伺察。一说为水神,是岁君的谏臣。《协纪辨方书·义例一·奏书》:“《广圣历》曰:‘奏书者,岁之贵神也,掌奏记,主伺察。’…… 曹震圭 曰:‘奏书者,水神也,为岁君之諫臣。’”

龙湫

雁荡山著名的大瀑布

取水

(1).古代一种祭祀的礼仪。在月下用铜镜收取露水,以示明洁之义。语本《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燧取明火於日,以鉴取明水於月,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烛共明水” 汉 郑玄 注:“取水者,世谓之方诸。取日之火月之水,欲得阴阳之洁气也。” 唐 韩愈 《明水赋》:“聊设鉴以取水,伊不注而能盈。”

(2).壮族斋祭死者的一种礼仪。《中国民间故事选·老三与土司》:“三个儿子将老人一生剩下的钱买了副棺材,做了一天斋,取了水,就出殡了。”原注:“壮族习惯,死了人便请道公老来和死人家属到河边去,敲锣念符,装些水来做佛水。”

精诚

真心诚意;至诚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父》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太白

(1) 星名,即金星,又称“长庚”、“启明”

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史记·天官书》

(2) 山名,位于陕西省眉县东南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巅。—— 李白《蜀道难》

(3)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钟

垂恩

施予恩泽。《三国志·蜀志·先主甘后传》:“大行皇帝存时,篤义垂恩,念 皇思夫人 神柩在远飘颻,特遣使者奉迎。”《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臣是小人,虚沾大造,蒙王收録,早是分外垂恩。”

渥泽

指恩惠。《后汉书·邓骘传》:“託日月之末光,被云雨之渥泽,并统列位,光昭当世。” 唐 李白 《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云滂洋,雨汪濊,澡渥泽,除瑕纇。” 清 沉初 《西清笔记·纪恩遇》一:“仰渥泽之再叨,詔糈逾格;顾微长之莫效,食粟多慙。”

后方

(1)

(2) 战时,前线和敌占区以外的全部国土。有时也指军队的后方地域和所设的机构

(3) 远离敌人的部队或区域

一切

所有

一切不事事。——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岂可一切拘以定月哉?——宋·沈括《梦溪笔谈》

常觉一切事。——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绸缪

(1) 紧密缠缚

绸缪束薪。——《诗·唐风·绸缪》

(2) * ;情意深厚

发函伸纸,是何文采之巨丽,而慰喻之绸缪乎!——吴质《答东阿王书》

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卢湛《赠刘琨一首并书》

勖勉

亦作“勗勉”。勉励。《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閒作《女诫》七章,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勗勉之。” 清 黄钧宰 《金壶浪墨·学可斋诗》:“每日课餘,侍先生论列古今得失,并杂举忠孝节义,以相勖勉。” 叶圣陶 《遗腹子》:“ 文卿先生 又去买了绍酒和火腿来,勖勉着,期望着。”

公众号
0
纠错

诗词推荐

名句推荐

古诗文大全 词典网
m.CiDianWang.com